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91篇
  免费   688篇
  国内免费   2423篇
安全科学   749篇
废物处理   332篇
环保管理   605篇
综合类   4831篇
基础理论   1167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718篇
评价与监测   476篇
社会与环境   602篇
灾害及防治   321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460篇
  2021年   492篇
  2020年   455篇
  2019年   366篇
  2018年   352篇
  2017年   426篇
  2016年   420篇
  2015年   511篇
  2014年   586篇
  2013年   677篇
  2012年   651篇
  2011年   648篇
  2010年   519篇
  2009年   489篇
  2008年   553篇
  2007年   419篇
  2006年   433篇
  2005年   304篇
  2004年   232篇
  2003年   244篇
  2002年   223篇
  2001年   197篇
  2000年   195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123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6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2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长江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库区的经济发展问题与相关生态环境问题同样引人关注。三峡库区经济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整个长江上游地区的全面发展,而且关系到库区百万移民的生计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基于区域经济理论,运用SWOT方法对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通过库区经济发展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因素的客观分析,结果发现,特色生态农业、沿江旅游、物流业将成为库区产业的优先发展方向,与民生相关的移民安稳致富、城乡统筹发展等政策则成为库区经济战略的重要选择。旨在进一步整合库区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提升整体经济实力,为库区制定具针对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72.
磷酸三(1,3-二氯-2-丙基)酯(TDCPP)在环境介质及生物样本中被广泛检出,为探究TDCPP的潜在神经毒性以及作用机制,以C57BL/6小鼠为动物模型,考察经300 mg·kg-1·d-1的TDCPP持续染毒35 d后,小鼠大脑皮层神经功能相关因子及血清代谢组学的变化.结果显示,小鼠在TDCPP染毒35 d后,大...  相似文献   
973.
TiO2薄膜光催化效果的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溶胶,将其涂覆在普通钠钙玻璃上,以TiO2对甲基橙的光分解率探讨TiO2薄膜最佳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当PEG400的加入量为7%时,TiO2薄膜的光催化性能最强;用锐钛型TiO2粉末二次引发的溶胶提拉制成的薄膜对甲基橙的光催化分解效果有很大的提高;经滴加操作后薄膜的光催化性能有明显改善;各个影响因素最好的组合效果为滴加操作 锐钛型粉体引发 H2SO4超强酸化 La3 掺杂.  相似文献   
974.
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些地方的支柱产业.但由于经验缺乏和人们的一些错误观念,致使我国旅游业在扩展过程中带来了很多环境问题.在分析了这些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用环境管理学中的冲突协同理论来指导旅游业的环境管理工作,并对具体环境管理对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75.
身体一旦酸碱不平衡,也就是说偏酸性时,会感到周身乏累、腰酸腿疼、头晕耳鸣、失眠健忘、便秘或腹泻等,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疾病。  相似文献   
976.
根据一真实火灾调查报告设定了真实大空间建筑物开口情况和材料燃烧性能参数,建立了FDS(Fire Dy-namics Simulator)物理模型。计算了火灾释热速率以及着火大空间烟气的温度场和一氧化碳浓度场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火灾短时间发生轰燃,随后发生回燃。轰燃是导致大量人员死亡的1个重要原因;回燃没有引起各点烟气的温度和一氧化碳浓度显著的提高,但对各点烟气的温度和一氧化碳浓度的保持起到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977.
余强  李元东  余鹏  严磊  王亮 《四川环境》2021,(1):198-202
车载环境γ能谱测量系统探测器是环境γ能谱测量技术领域研究热点.为提高探测效率,缩短测量时间,针对车载环境γ能谱测量系统设计了双Nal(T1)晶体探测器,并测试了探测器主要性能指标.研究表明,探测器能量分辨率为6.73%,计数稳定性优于4.2%,可识别238U、232Th、40K等核素,可清晰分辨152Eu各能量峰,温度...  相似文献   
978.
为适应风险因素不确定性、随机性及动态反馈性等特点,建立新型富水岩溶隧道涌水风险评价体系,提出1种基于云模型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选取5个1级指标、29个2级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层次分析、熵权与加权平均计算法合理分配各指标权重;利用云生成算法计算出云数字特征参数并生成足够数量的云滴;将方法应用于贵州省某隧道涌水风险评...  相似文献   
979.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and Health - Based on 1625 data collected from the published literature, the geochemistry of tin (Sn) in Chinese coals, including the abundance, distribution, modes of...  相似文献   
980.
Zhang  Fan  Xu  Nuohan  Zhang  Zhenyan  Zhang  Qi  Yang  Yaohui  Yu  Zhitao  Sun  Liwei  Lu  Tao  Qian  Haifeng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23,30(13):35972-35984

The rhizosphere microbiome plays critical roles in plant growth and is an important interface for resource exchange between plants and the soil environment. Crops at various growing stages, especially the seedling stage, have strong shaping effects on the rhizosphere microbial community, and such community reconstruction will positively feed back to the plant growth.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analyzed the variations of bacterial and fungal communities in the rhizosphere of four crop species: rice, soybean, maize, and wheat during successive cultivations (three repeats for the seedling stages) using 16S rRNA gene and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We found that the relative abundances of specific microorganisms decreased after different cultivation times, e.g., Sphingomonas, Pseudomonas, Rhodanobacter, and Caulobacter, which have been reported as plant-growth beneficial bacteria. The relative abundances of potential plant pathogenic fungi Myrothecium and Ascochyta increased with the successive cultivation times. The co-occurrence network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bacterial and fungal communities under maize were much more stable than those under rice, soybean, and wheat. The present study explor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acteria and fungi in crop seedling rhizosphere and indicated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digenous soil flora might determine the plant growth status. Further study will focus on the use of the critical microorganisms to control the growth and yield of specific cro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