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89篇
安全科学   30篇
废物处理   25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265篇
基础理论   109篇
污染及防治   128篇
评价与监测   38篇
社会与环境   25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利用ArcIMS提供的地图服务功能,实现切片式WebGIS,从而可以获得更稳定、更快速的系统应用,以及更友好的用户体验。文章提出了以ArcIMS为基础实现切片式WebGIS的基本原理与思路,实现了所涉及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地图切片与实际地理坐标间的转换、地图切片的生成、地图切片的存储管理策略及网络发布与应用等。文章就基于切片式WebGIS实现地震应急指挥系统进行了简单的讨论,并且利用本文讨论的原理和方法,实现了地震应急日常运维管理系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22.
The characteristic ratios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 to i-pentane, the indicator of vehicular emissions, were employed to apportion the vehicular and non-vehicular contributions to reactive species in urban Shanghai. Two kinds of tunnel experiments, one tunnel with more than 90% light duty gasoline vehicles and the other with more than 60% light duty diesel vehicles, were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 ratios of vehicle-related emissions from December 2009 to January 2010. Based on the experiments, the characteristic ratios of C6–C8aromatics to i-pentane of vehicular emissions were 0.53 ± 0.08(benzene), 0.70 ± 0.12(toluene),0.41 ± 0.09(m,p-xylenes), 0.16 ± 0.04(o-xylene), 0.023 ± 0.011(styrene), and 0.15 ± 0.02(ethylbenzene), respectively. The source apportion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around 23.3% of C6–C8 aromatics in urban Shanghai were from vehicular emissions, which meant that the non-vehicular emissions had more importance. These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emission control of non-vehicular sources, i.e. industrial emissions, should also receive attention in addition to the control of vehicle-related emissions in Shanghai. The chemical removal of VOCs during the transport from emissions to the receptor site had a large impact on the apportionment results. Generally, the overestimation of vehicular contributions would occur when the VOC reaction rate constant with OH radicals(k OH) wa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vehicular indicator, while for species with smaller k OH than the vehicular indicator, the vehicular contribution would be underestimated by the method of characteristic ratios.  相似文献   
23.
上海滨岸潮滩不同粒径沉积物中无机形态磷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地理环境独特的上海滨岸带为研究对象,根据对冬季潮滩悬浮层、表层沉积物的研究,初步探讨了潮滩不同粒径沉积物中各无机形态磷的地球化学特征:DP、(Fe Al)-P在靠近排污口的采样点含量高,同时随粒径变化复杂;沉积物中(Fe Al)-P含量随粒径变大而升高,悬浮层沉积物中(Fe Al)-P更能指示环境的污染状况;一般细粉砂质沉积物中Ca-P含量高。  相似文献   
24.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绿脉规划作为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正逐步融入到城市规划中。城市绿脉规划不但对自然资源起到保护作用,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的需要,恢复并保存了有价值的文化资源,还对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具有引导作用。文章列举了美国、欧洲和亚洲的部分特大型城市绿脉规划的实践经验,以及我国城市在绿脉规划方面的尝试。最后,对绿脉规划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5.
磷酸微波活化多孔生物质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蔗渣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H3PO4活化法制备富含含氧酸官能团的中孔生物质炭。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技术对生物质炭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征,并通过静态实验法,探讨炭样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行为及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H3PO4活化制备蔗渣生物质炭的适宜条件为浸渍比1:1,烘干时间10h,活化功率900W,活化时间22min,在此条件下制得的生物质炭得率为39.2%,碘值为817mg/g,亚甲基蓝值为229mg/g,为国家一级品标准的1.7倍。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炭样表面以羟基、羰基、羧基等酸性官能团为主。静态吸附实验表明,Freundlich方程与Redlich—Peterson方程能较好地描述等温吸附行为,表现为优惠吸附。热力学研究表明,吸附吉布斯自由能(△G0)〈0,说明吸附反应是自发过程,而吸附标准焓变(△H0)〉70KJ/mol,表明亚甲基蓝在制备炭样上的吸附是吸热反应,升温有利于吸附,且化学反应在吸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6.
27.
快速的城市化导致不透水性下垫面急剧增加,进而加剧了径流污染,尤其是屋面径流污染。生物滞留池作为低影响开发理念的核心措施之一,对径流的净化效果显著。以屋面径流为控制对象,设计了3个生物滞留池用于探究不同土壤层厚度和不同进水方式对生物滞留池出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收集的屋面径流污染严重,COD和TN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劣Ⅴ类。经生物滞留池处理后发现,3个生物滞留池对悬浮物(SS)的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为92.2%~98.7%,装填20cm土壤的表层进水生物滞留池较装填15cm土壤的生物滞留池出水污染物浓度低。装填20cm土壤的表层进水和侧向进水的生物滞留池对COD、TN和TP的去除能力总体相当,表层进水和侧向进水的生物滞留池对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1.7%、90.4%,对TN的去除率分别为93.8%、86.5%,对TP的去除率分别为70.1%和72.7%。  相似文献   
28.
采用振荡平衡法对富里酸(FA)吸附TNT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以及其热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H值的升高,FA对TNT的吸附量先减少后增加,pH=7.0时吸附量最小;随着离子强度(IS)的增大,FA对TNT的吸附量逐渐增加;随着温度的升高,FA对TNT的吸附量逐渐减少;ΔH0=-5.62 kJ/mol、ΔG0 S0 < 0,表明FA对TNT的吸附为自发的放热反应,且吸附过程中系统的无序性降低。FA对TNT的吸附机制主要包括范德华力、疏水作用、偶极作用力以及氢键力,并且范德华力和疏水作用会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29.
以传统缺氧-好氧(AO) 工艺为参照,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分析技术研究了缺氧-好氧-沉淀-厌氧(A+OSA)污泥减量工艺微生物生物量变化及群落结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参照工艺及减量工艺PLFAs组成以饱和脂肪酸、支链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并含有少量环丙烷脂肪酸和羟基脂肪酸。减量工艺污泥减量主要是源于贮泥池中污泥衰减,好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G-菌)为与污泥衰减相关的微生物类群。真菌含量变化表明,减量工艺有抑制真菌生长的作用。减量工艺由于贮泥池的插入造成其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参照工艺有显著不同,减量工艺缺氧池与好氧池微生物群落结构相似度提高。  相似文献   
30.
针对取芯过程瓦斯解吸受煤芯的温度影响不明,造成煤层瓦斯含量测不准的问题,开展对取芯过程煤芯温度分布特征研究。采用自主研制的取芯管自动测温装置在赵固二矿原生结构煤层(f=1.71)进行深度20 m的取芯试验,获得取芯管管壁温升变化规律,变化曲线分为4个阶段:缓慢上升、加速上升、减速上升、缓慢下降阶段;应用COMSOL建立含瓦斯煤传热模型,将管壁的温度变化设置为边界条件,模拟取芯过程煤芯与管壁之间的热交换。结果表明:在取芯时间30 min内,煤芯平均温度快速上升,之后上升速度趋于平稳;在煤芯内,相同时刻,等间距的轴向与径向距离,径向较轴向的温度梯度较大,径向传导快于轴向传导;取芯过程煤芯径向温度Ta与径向距离d、时间t满足指数函数关系。研究结果可为测定取芯过程煤芯的瓦斯损失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