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3篇 |
废物处理 | 3篇 |
环保管理 | 4篇 |
综合类 | 19篇 |
基础理论 | 6篇 |
污染及防治 | 8篇 |
评价与监测 | 1篇 |
灾害及防治 | 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1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1篇 |
2004年 | 1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应用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吸收光谱分析,研究了2019年夏季天津市大清河-独流减河水系和河北省黄骅市捷地减河及其河口区水体中溶解有机物(DOM)的空间分布特征、来源及其影响因素。紫外-可见光谱结果表明,研究区水体的SUVA254与盐度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两条河流的下游水体中S275-295均值均大于上游和中游。平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两条河流均检测到两种类腐殖质组分C1(240,300/390 nm)和C3(260,335/477 nm)以及一种类蛋白质组分C2(225,275/339 nm)。在大清河-独流减河水系及其近岸海域水体中,这三种组分与盐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其中由于人为输入(TN和TP含量高,工业排污)影响导致C2与盐度的相关性弱于C1和C3。该水系水体在低盐度时C2的占比高于捷地减河,主要受到工农业废水输入与其支流子牙河汇入的共同影响,而捷地减河主要受农业废污水输入的影响。此外,自然因素(盐度、海水混合)和人为因素(人为输入、筑坝拦截)的不同导致渤海湾两条入海河流中有色溶解有机质(CDOM)的光学特性和混合行为出现显著差异。其中筑坝拦截导致独流减河坝前水体的CDOM平均分子量低于下游水体,并且增强了河口区陆源类腐殖质的去除作用。综上,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能判别河流局部条件的差异对整体CDOM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渤海湾地区河流及河口水体CDOM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2.
Guangxu ZHU Qingjun GUO Junxing YANG Hanzhi ZHANG Rongfei WEI Chunyu WANG Marc PETERS Xiaoyong ZHOU Jun YANG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2015,9(4):634
Washing is a promising method for separating contaminants bound to the particles of soil ex-situ by chemical mobilization. Laboratory batch washing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using deionized water and varying concentrations of oxalic acid, citric acid, tartaric acid, acetic acid, hydrochloric acid and ethylenediaminetetra acetic acid (EDTA) to assess the efficiency of using these chemicals as washing agents and to clean up heavy metals from two heavily polluted soils from an iron and streel smelting site. The toxicity reduction index and remediation costs were analyzed,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ils were polluted with Cd, Pb and Zn. Hydrochloric acid and EDTA were more efficient than the other washing agents in the remediation of the test soils. The maximum total toxicity reduction index showed that 0.5 mol·L-1 hydrochloric acid could achieve the remediation with the lowest costs. 相似文献
23.
介绍了兰州石化公司助剂厂水污染应急防控体系的基本情况和工艺流程,对照中国石油《事故状态下水体污染的预防与控制技术要求》(Q/SY1109—2009)和中国石化《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对助剂厂水污染应急防控体系的合规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存在问题提出了整改建议。 相似文献
24.
25.
在静态通气条件下,以养殖场鸡粪、猪粪、牛粪为材料,小麦秸秆作为调节物质,研究了堆肥过程中纤维素酶活性变化特性及其与堆肥温度的关系,旨在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添加微生物菌剂后堆体升温迅速,堆肥1~2d后进入高温期,且高温腐解持续16~20d;对照处理在堆肥4~5d后进入高温期,持续时间仅为7~8d;整个堆肥过程中加菌剂处理的堆体温度高于对照.加菌剂处理在堆肥10~12d时纤维素酶活性达最高,依次为牛粪(0.642mg·g-1·d-1)>鸡粪(0.457mg·g-1·d-1)>猪粪(0.380mg·g-1·d-1);对照处理推迟2d达纤维素酶活性高峰,且酶活性高峰值低于同等物料的加菌剂处理,依次为牛粪(0.491mg·g-1·d-1)>猪粪(0.335mg·g-1·d-1)>鸡粪(0.258mg·g-1·d-1),整个堆肥过程中加菌剂处理平均纤维素酶活性较对照提高了33.17%(牛粪)、20.17%(鸡粪)和12.4%(猪粪).堆肥初期堆肥温度过高不利于微生物的活动,纤维素酶活性在堆肥开始的3~4d低于初始水平,而后迅速上升.当堆肥温度等于或者低于60℃后,纤维素酶活性与有机物料温度变化间有显著正效应,对照处理两者间为线性关系,加菌剂处理两者间呈显著指数递增关系. 相似文献
26.
为揭示内蒙古雷电灾害分布规律和成灾原因,基于内蒙古2009—2018年雷电灾害资料和2013—2018年地闪定位系统资料,运用数理统计、熵权法分析内蒙古地区雷击人员伤亡特征及其致灾因素的影响权重。结果表明:内蒙古近10 a平均每年发生雷击伤亡事故6.20起,全区每年每百万人中约有0.36个人因雷击伤亡;乌兰察布市和锡林郭勒盟每年每百万人的雷击伤亡人数最多,呼和浩特市每1 000 km2人员雷击伤亡率最高;每年雷击伤亡事故的86.58%集中在6—8月份;1 d中雷击死亡主要集中在下午13∶00—18∶00时段,占83.33%;雷击伤亡事故主要发生在农村牧区;雷击伤亡的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40~69岁;雷击伤亡中男性所占比例高达70.73%;全区大约每7万个地闪中会有1次导致雷击伤亡事件,雷击伤亡与地闪频次在时间上有较好的相关性,雷电灾害致灾因子熵权显示高程、地闪强度较地闪密度和地形起伏度更易造成雷击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27.
28.
采用过硫酸钾(KSP)氧化法对有序介孔碳FDU-15进行了改性处理,制备了羧基化改性有序介孔碳FDU-15-KSP,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典型难降解染料罗丹明B的吸附。表征结果显示:KSP氧化处理可提高介孔碳上的羧基含量,但并未破坏其二维六方有序结构。实验结果表明:与FDU-15相比,FDU-15-KSP对罗丹明B的吸附性能显著提高,常温下的饱和吸附量由136.99 mg/g提高到196.08 mg/g;吸附p H为7时吸附效果最好,经60 min吸附后吸附过程基本达到平衡,温度升高有利于吸附的进行;FDU-15-KSP对罗丹明B的吸附过程较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是一个自发的、吸热的熵驱动过程;FDU-15-KSP对罗丹明B的吸附行为遵循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