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12篇
  免费   4876篇
  国内免费   28380篇
安全科学   2006篇
废物处理   917篇
环保管理   1824篇
综合类   34027篇
基础理论   3804篇
环境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7813篇
评价与监测   1750篇
社会与环境   528篇
灾害及防治   79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233篇
  2022年   640篇
  2021年   549篇
  2020年   1039篇
  2019年   2197篇
  2018年   2406篇
  2017年   2528篇
  2016年   2224篇
  2015年   2748篇
  2014年   3475篇
  2013年   3846篇
  2012年   3629篇
  2011年   3223篇
  2010年   2860篇
  2009年   2859篇
  2008年   2605篇
  2007年   2436篇
  2006年   1889篇
  2005年   1435篇
  2004年   1232篇
  2003年   1042篇
  2002年   867篇
  2001年   840篇
  2000年   939篇
  1999年   838篇
  1998年   670篇
  1997年   634篇
  1996年   640篇
  1995年   551篇
  1994年   366篇
  1993年   302篇
  1992年   349篇
  1991年   314篇
  1990年   254篇
  1989年   209篇
  1988年   151篇
  1987年   77篇
  1986年   81篇
  1985年   56篇
  1984年   59篇
  1983年   43篇
  1982年   46篇
  1981年   35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7篇
  1971年   6篇
  196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21.
编制企业事故应急预案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编制事故应急预案是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新任务,也是《安全生产法》赋予企业的责任。通过介绍编制《事故应急预案与急救措施》的具体实践,探索了一些编制事故应急预案的程序和原则。  相似文献   
922.
关于污水处理厂质量监理工作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污水处理已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以此为契机,通过对阳江市第一净水厂工程监理工作的回顾,初步探讨了污水处理厂质量监理工作。  相似文献   
923.
小型炭素焙烧炉沥青烟气净化技术初探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阐述了颗粒层吸附技术在小型炭素焙烧沥青烟气净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24.
刘辉 《工业安全与环保》2003,29(11):40-41,31
从技术手段和制度规范上,综合提出了企业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925.
员工工作情绪对安全生产有着相当的影响,表现在工作投入和注意心理等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采用科学的工作岗位设计方法和管理方法,藉以改善员工工作投入和工作中的注意心理,必将有利于改善员工对工作本身的态度,以及改善员工对安全生产的直接和间接参与程度,最终促进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926.
自动化技术在能源、电力、机械、环境等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促使了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由于Synall2000强大的网络化功能,为将来系统在子网级和企业级实施基于Synall2000网络化数据监控系统打下了坚实、可靠的基础。在全面实施单个站点自动化监控的基础上,可方便地实现子网级的网络化数据自动采集与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927.
钢厂热锯机噪声控制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某钢厂热锯机的工作噪声问题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急需解决。根据其发声机理,通过采取对圆盘锯边缘开槽,安装吸隔声罩,对锯片增加阻尼材料,夹紧工件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的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928.
开展企业安全评价势在必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全评价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判断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从而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从六个方面阐述了企业开展安全评价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29.
氨基淀粉絮凝剂合成工艺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相波  李义久  倪亚明 《化工环保》2003,23(5):300-303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以环氧氯丙烷(ECH)作交联剂,合成高交联淀粉(CS);以HC1O4作引发剂,以ECH作醚化剂,合成中间产物3-氯-2-羟基丙烯基交联淀粉(CHCS),在碱性条件下再与乙二胺反应,得到对重金属离子具有螯合能力的氨基淀粉(CAS)。最佳醚化条件:CS含水质量分数为7.0%,ECH与CS的摩尔比为2.5:1,HC104与CS的摩尔比为0.03:1,反应时间为8h,反应温度为95℃。以该法制得的CAS对废水中铜离子的去除能力为78.5mg/g。  相似文献   
930.
By using observational data and MM5, an observational analysisand numerical study was conducted on the synoptic condition of a severe dust storm that was caused by a Mongolian cyclone whichoccurred from 6 to 8 April 2001. Results illustrated thatthe cyclogenesis was due to the isentropic potential vorticity (IPV) advection in the upper troposphere and the terrain modifiedbaroclinicity in the mid-lower troposphere. The Altai-Sayan complex of mountains blocked the lower level cold air and made the isentropic surface sharply steep. When the air slid down along the isentropic surface the increasing of baroclinicity anddecreasing of stability blew up the vertical vorticity development.The formation of the dust storm was a result of a cyclonic cold front passing across the area. The occurrence of this dust storm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trong surface wind, which was accompanied by a cold front passing, rather than the cyclogenesis, itself. Hence, the reason for the pre-front dust storm formulation was the formation of heating convection. Reasons behind the formation of a black storm (visibilitylower than 50 m), which occurred in the mid-north part ofInner Mongolia, lay in several aspects. Firstly, in thisarea the surface wind was strong, a direct result of thedownward transport in mid-lower troposphere. Secondly,the cold front passed over the effected area near sunsetso the air obtained much more surface heating to form adeeper mixed layer (ML). Thirdly, cooperation between thelower level wind and the terrain made the atmosphere inthis area and acquired the maximum advective contributionnecessary to form a deep post-front ML. The sensitivityexperiment revealed that surface heat flux was important to the frontal lifting. In addition, the forcing of surface heating wasalso seen as the primary forcing mechanism of frontogenesis. Meanwhile, removal of the surface heat flux made the atmosphericstratification became stable and the pre-storm ML very shallow,which weakened the strength of the dust stor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