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3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711篇
安全科学   170篇
废物处理   104篇
环保管理   173篇
综合类   1102篇
基础理论   314篇
污染及防治   642篇
评价与监测   68篇
社会与环境   59篇
灾害及防治   9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酸浸条件的选择是资源化利用和安全处置电镀污泥中重金属元素的关键。以盐城市某企业含铜镍电镀污泥为研究对象,考察了酸浸条件对重金属铜镍的浸出率的影响。结果发现:硫酸浸出效果优于盐酸和硝酸,其最佳浓度为1.5 mol/L;污泥粒径越小,其重金属浸出率越高;升高浸取温度可以显著提高浸出率。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固液比为1∶15及45℃条件下,1.5 mol/L的硫酸溶液对粒径为100目的电镀污泥中铜、镍2 h后的浸出率分别达到97.59%和91.60%。  相似文献   
932.
Abstract

Methane, which is an important greenhouse gas, has received less attention regarding its flux in ponds. Small ponds, whose area only occupies approximately 8.6%, comprise the bulk of CH4 efflux from lakes and ponds on a global scale. However,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bility, as well as consequences of CH4 fluxes from ponds, remains unknown.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using 4 field experiments diel methane (CH4) fluxes from a subtropic eutrophic pond in different seasons. For the eutrophic pond, the mean CH4 efflux for all seasons was 1.772?mg/m2/h, and CH4 emissions in summer were approximately three-fold higher than total of winter, spring, and autumn. Methane diffusive emission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water temperature, dissolved oxygen (DO) and air temperature but negatively related to pH and t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water temperature and air temperature. The diel diffusive CH4 flux among different seasons varied significantly. The CH4 bubble flux did not differ markedly in winter, spring and autumn, but the quantity in summer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all other seasons. Bubble is the main pathway for CH4 emissions. The CH4 ebullition flux accounts for 66, 71, 97 and 98% of the total in winter, spring, summer and autumn, respectively. On an annual scale, the CH4 ebullition flux accounts for 77% of the total fluxes (diffusive?+?ebullitive). Our results show that further investigations need to be carried out to probe temporal variability of CH4 fluxes in ponds located in different climate zones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global carbon budget, which is critical to predict future climate changes.  相似文献   
933.
城市环境污染是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造成,而不断的城市扩展势必导致环境污染物浓度的空间变化。乌鲁木齐市作为中国西部的内陆城市,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能源结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大气环境污染,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为了治理污染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分析了2004-2009年城市3个不同区域(市南区、市中区和市北区)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点位的数据,研究了在城市不断扩展的前提下,污染物浓度在空间上的迁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PM10、SO2和NO2污染最严重的时段均出现在冬季采暖期(12月至来年1月),主要是因为采暖消耗大量原煤和高逆温频率所致。其峰值分别达到0.379、0.510、0.120 mg·m-3。随着城市空间结构的不断北扩,PM10和SO2的浓度呈现出向北迁徙的趋势,原本污染最严重的市南区浓度逐步下降,而市北区呈现出不断增加的态势。NO2浓度则表现出不断南迁的趋势,即原本 NO2浓度高的市北区变化不大,而市南区和市中区则呈现出快速增加的态势。说明大气环境中的污染物浓度随着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和人类活动频率的不断增加,正发生着空间上迁徙变化。由于污染排放源的差异性,导致大气污染物浓度在空间上的不同。通过分析得出,乌鲁木齐市的大气环境污染主要是“煤烟型”污染,随着产业的空间分布和城市的扩展,污染物浓度在空间上呈现出了不同的迁徙变化特征,是今后城市发展和环境治理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34.
不同浓度的五氯酚对斑马鱼运动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突发性水源污染频发,建立一种实时的风险监测评估系统十分迫切。本研究通过在线生物监测仪实时记录斑马鱼在五氯酚(PCP)中暴露前后的3D行为响应数据,分别从运动轨迹、游动速度(中值)、浮出水面频率及熵值4个指标分析斑马鱼的行为响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暴露于低浓度(0.25、0.5 mg·L-1)的PCP中的斑马鱼,其游动速度(中值)和熵值呈递减趋势,但趋势不明显,其浮出水面频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暴露于较高浓度(1.0、2.0 mg·L-1)的PCP中的斑马鱼,其游动速度(中值)、浮出水面频率、熵值约有10 min的急速升高之后降低;暴露于高浓度(4.0 mg·L-1)的PCP中的斑马鱼,所有指标均呈明显下降趋势。这表明斑马鱼的毒性行为响应随PCP的浓度变化而变化,所以可以通过监测鱼类的行为变化来反映水体的污染状况。因此,鱼类行为学研究在高浓度突发性水源污染的实时监测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35.
苯并芘(B[a]P)已广泛分布于海洋环境中,低等海洋无脊椎动物从受精卵开始整个生长发育过程都面临着B[a]P等多环芳烃类污染物(PAHs)的威胁。本实验以热带海洋优势贝类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etensii)作为材料,研究B[a]P对马氏珠母贝D型面盘幼虫发育的影响。将幼虫暴露于不同浓度(1、2、4、10和15μg·L-1)B[a]P中,在暴露后第12、24、36、48、72、84小时,分别测定其D型面盘幼虫的死亡率和畸形数。结果表明:B[a]P对D型面盘幼虫死亡率的影响明显,死亡率与时间呈正相关,其中4和10μg·L-1浓度组的响应最敏感。在1~10μg·L-1浓度范围内,死亡率与浓度呈正相关;B[a]P暴露对马氏珠母贝D型面盘幼虫的形态也有显著影响,且随着浓度的增大产生畸形个体的时间越短。另外,B[a]P对马氏珠母贝D型面盘幼虫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后趋于稳定,48h时LC50趋于稳定,为21.56μg·L-1。研究表明,B[a]P对马氏珠母贝D形幼虫的发育具有不利影响,并可能影响其种群结构。  相似文献   
936.
为了简化多环芳烃(PAHs)的Koc、Kow和BCF等活性参数的测定和预测工作,通过对PAHs的活性参数与气相色谱保留指数(I)、苯环个数(N)的相关关系分析,分别建立了I与lgKoc、lgKow和lgBCF,N与lgKoc、lgKow和lgBCF间的2类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方程,以及I、N与lgKoc、lgKow和lgBCF间的二元线性回归预测方程。结果表明,PAHs类化合物的I值或N值分别与lgKoc、lgKow和lgBCF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性,均能对上述3种活性参数进行准确预测,其中,用I值建立的一元回归方程的预测精度更好;而利用I值和N值共同建立的二元预测方程经t检验发现,方程中变量N的偏回归系数的统计检验没有显著意义。本研究利用I值建立的一元线性预测模型能较好地预测PAHs类化合物的Koc、Kow和BCF等活性参数,从而为PAHs的活性参数预测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37.
研究了不同浓度铀(0.1、1.0、10.0和30.0mg·L-1)胁迫对满江红鱼腥藻(Anabaena azollae)和爪哇伪枝藻(Scytonemaj avanicum)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铀(0.1和1.0mg·L-1)条件下,两种蓝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均无明显变化;叶绿素a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较对照上升,表明低浓度铀对A.azollae和S.javanicum均未形成明显胁迫,对生长表现为刺激和促进作用。10.0mg·L-1浓度的铀对A. azollae的生长影响不大,对S. javanicum却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30.0mg·L-1铀胁迫下,两种蓝藻中的MDA显著增加,抗氧化酶系统受到破坏,生长严重受阻。实验结果显示,A. azollae和S. javanicum的耐铀极限分别在10.0~30.0mg·L-1和1.0~10.0mg·L-1之间,A. azollae的抗铀性比S. javanicum强。  相似文献   
938.
针对制革综合废水有机污染浓度高的特点,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曝气生物滤池(BAF)新工艺处理,试验研究了ABR和BAF的启动以及水力停留时间(HRT)、有机负荷及其他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ABR在HRT为12 h、水温25~37℃,BAF在HRT为2.5 h、DO≥2.0 mg/L的条件下,组合工艺对制革综合废水的COD平均去除率达88%,出水COD、SS、色度、总铬等指标达DB 44/26—2001《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939.
我国港口安全管理机制研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港口体制改革带来的港口管理主体的重大变化对港口安全管理产生了较大影响,港口安全管理机制面临一些突出的问题,表现在安全管理队伍不健全、安全检查不够系统化和标准化、应急预案机制不完善等方面,这些问题直接制约着港口企业安全管理的效果。本文提出建立港口企业健全的教育培训体系和职责分明的港口安全管理机制,建立符合港口实际的系统化和标准化的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以及港口企业安全管理资质准入制度,完善港口应急预案与响应机制等一整套措施,健全完善港口安全管理机制,实现港口的长效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940.
为了提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绩效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有必要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绩效进行评价。在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主客观权重,再运用乘法集成法确定组合权重,作为评价指标的最终权重。运用梯形模糊数的运算法则和集结算子,计算OHSMS绩效评价指标的评价值,取得最终的评价结果。研究表明,基于梯形模糊数的OHSMS绩效评价方法能够较好地评价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绩效,确定不符合项和改进措施,进而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