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57篇
安全科学   80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43篇
综合类   265篇
基础理论   60篇
污染及防治   87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81.
研究竖井结构内有毒烟气的运动规律的特点,对于发展烟气控制技术,制定合理的人员安全疏散预案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高层竖井小尺寸实验,较为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典型竖井结构内CO浓度场分布以及迁移运动规律.发现相同实验条件下,竖井内CO浓度变化过程随着竖井结构的不同而不同.同时结合FDS模拟及数值分析,讨论了竖井结构形式对毒性烟气迁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82.
在分析黄河流域1980-2015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的基础上,基于水资源二级分区,采用土地利用变化重要性指数(Ci)、土地利用变化面积比例(D)、林草植被变化指数(R)三个指标分析8个子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方向和程度;然后针对1980-1990年、1990-2000年、2000-2010年、2010-2015年四个时期,采用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及土地利用程度研究各分区的土地利用变化速度与程度。结果表明:与1980年相比,城乡工矿居民用地与水域面积变化最为显著。8个分区的土地利用变化面积比例均在20%左右,相互之间差异不大。在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方面,沙漠及未利用地、水域和城市及工矿用地变化速度明显,其余三种土地利用类型由于面积基数较大,变化速度相对较小,但是变化面积很大。从各时期看,2010-2015年变化速度最大,并且大致呈现随时间推移变化速度逐渐增大的特征。在综合土地利用变化的速度方面,8个分区基本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上游龙羊峡以上增加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583.
添加剂对牛粪堆肥不同阶段真菌群落演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物理添加剂对牛粪堆肥过程中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以牛粪和小麦秸秆为原料,以生物炭、火山石作为添加剂,进行了为期30d的堆肥实验.结果表明,好氧发酵基本实现牛粪无害化和稳定化的要求.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堆肥原料中Wallemia占主导地位,相对丰度达到86.85%;堆肥高温阶段,空白处理和火山石处理中Wallemia、Aspergillus为优势菌属,而生物炭处理中Scedosporium、Acremonium相对丰度较高;降温阶段,Mycothermus和Thermomyces占优势,添加生物炭的处理中Thermomyces的相对丰度较其他两个处理高.腐熟阶段,3个处理中Mycothermus的相对丰度均为最高,而火山石的添加增加了Remersonia及Trichosporon的相对丰度.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牛粪堆肥过程中Mycothermus与GI、TN、TP、NH4+-N、含水率、pH值、VS、脲酶显著相关(P<0.05).本研究从真菌变化的角度,为牛粪好氧发酵机理研究与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4.
吴舒祺  么嘉棋  杨冉  张鐥文  赵文吉 《环境科学》2023,44(10):5325-5334
为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区,基于PM2.5浓度和气象数据,分析PM2.5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并利用小波相干(WTC)、偏小波相干(PWC)和多小波相干(MWC),评估PM2.5与气象因子在时频域中的多尺度耦合振荡.结果表明:①②③④⑥⑤⑦⑧⑨⑩长三角城市群PM2.5浓度年均值由西北向东南梯度递减,高值区域空间范围逐年缩小.PM2.5浓度季节均值与年均值的空间分布特征相似,并且具有冬季最高,夏季最低,春秋过渡的特点.② PM2.5浓度从2015~2021年逐年下降,达标率逐年上升.PM2.5浓度差异逐年缩小,具有动态收敛性特征.PM2.5浓度在夏季的收敛性大于冬季.PM2.5浓度日均值具有U型振荡特征,整个研究期间PM2.5浓度等级为优和良的天数占比分别为49.72%和41.45%.③ PM2.5与气象因子的相干性在不同时频域上存在差异.时频尺度不同,影响PM2.5的主控因子也不尽相同.在所有时频尺度上,WTC结果表明风速可作为解释PM2.5变化的最佳变量,PWC结果表明温度可作为解释PM2.5变化的最佳变量.④时频尺度越大,多变量组合解释PM2.5变化的相互作用越强,而温度和风速的协同作用可以更好地解释PM2.5变化.结果可为长三角城市群空气污染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5.
Li  Danping  Qiu  Ran  Li  Cunfang  Song  Yazhi  Zhang  Bo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and health》2022,44(9):3081-3100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and Health - The environmental stressors associated with the cross-provincial transfer of coal resource-based enterprises (CREs) have become a critical concern for the...  相似文献   
586.
近年来,随着茂名经济迅猛发展及涉海工程建设,其近海海域遭到日益严重的污染,海域环境日趋恶化。为更好地了解茂名近岸海域中小型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摸清中小型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及其空间分布状况,保护近岸海域生物多样性,分别于2019年夏季(6月)和秋季(9月)对茂名近海浮游动物进行调查。调查共发现浮游动物52种,以桡足类为主(达到40种,占比76.92%)。秋季浮游动物平均丰度和平均生物量(分别为29.82 ind·m-3和282.08 mg·m-3)均高于夏季(分别为15.71×103 ind·m-3和110.23 mg·m-3)。短角长腹剑水蚤(Oithona brevicornis)、小长腹剑水蚤(Oithona nana)、强额拟哲水蚤(Paracalanus crassirostris)和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为茂名近岸海域春、夏季优势种。夏季和秋季浮游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平均值分别为3.06和2.69,丰富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3.65和3.38,均匀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71和0.66。运用BIO-ENV方法分析了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以及与浮游植物丰度、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浮游植物丰度、溶解氧、盐度、水温、水深是影响夏季浮游动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水深、浮游植物丰度是影响秋季浮游动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587.
为准确评价高密度聚乙烯(HDPE)粉尘爆炸敏感性和开展有效的粉尘防爆工作,采用Godbert-Greenwald恒温炉标准实验装置研究了典型HDPE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的分布特性,着重探讨了粉尘云浓度对不同喷尘压力条件下HDPE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测试条件下HDPE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的变化处于360~445 ℃范围,随粉尘云浓度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总体趋势,粉尘云浓度为1.111 kg/m3时出现拐点,且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随喷尘压力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588.
有机磷酸酯(OPEs)作为阻燃剂和添加剂,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在环境中普遍检出. 为探究其环境行为,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UPLC-MS/MS)测定洞庭湖的表层水和沉积物样品中13种OPEs,共检出11种,检出率分别为5.26%~100%和58.3%~100%, ∑OPEs 含量范围分别为2.06~2 028 ng·L-1和19.6~ 2 232 ng·g-1. 从整体上看,表层水中 ∑OPEs 浓度呈现入湖河流>湖区>出口的趋势,而沉积物中浓度的空间分布与水动力呈相反趋势. 和国内外湖泊相比,洞庭湖OPEs污染浓度处于较高水平. 在检出的11种OPEs中,磷酸三正丁酯(TnBP)和磷酸三异丁酯(TiBP)是水中主要的污染物,占 ∑OPEs 的52.3%和22.4%;沉积物中主要为磷酸三苯酯(TPhP),占总量的31.2%. 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洞庭湖OPEs污染主要受工业生产排放、渔业养殖业和大气沉降的影响. 风险熵评估结果显示,水体中检出的多数OPEs的生态风险相对较低,但在部分采样点由2-乙基己基二苯基磷酸酯(EHDPP)引起的生态风险需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589.
论文收集了102篇沙漠化、79篇水土流失和64篇盐渍化的案例研究(共245篇),运用总体分析方法,把造成3种生态环境问题的因素归结为四类原因(农业扩张、资源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和自然因素)和五类驱动因子(经济、制度、技术、文化和人口)。分析结果表明,生态环境问题绝大多数由多因子所引起;在原因层面上,对沙漠化、水土流失和盐渍化案例影响最频繁的因子分别是农业扩张因子(92%)、资源利用因子(90%)和自然因素(86%);从驱动因子的层面上看,对沙漠化、水土流失和盐渍化案例影响最频繁的都是经济因素,影响频率分别为86%、81%和89%;总体来看,在发生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中,往往以经济因素的影响最为常见(85%),其次为技术(69%)和人口因素(62%)。因此,不适当地发展经济是造成我国沙漠化、水土流失和盐渍化日益严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90.
磷与四价硒的共存对小白菜磷、硒吸收及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土培盆栽试验和化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磷酸盐与四价硒共存对小白菜生长、磷和硒吸收及转运的影响,旨在为安全有效地进行补硒和硒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供试硒浓度范围内(≤5.0 mg·kg-1),施磷均显著促进了小白菜的生长,表现为地上、地下部生物量的增大(p<0.01).与单施磷相比,硒与磷共存能抑制小白菜根系生长,且抑制其对磷的吸收.磷对小白菜硒吸收的影响与硒、磷浓度有关,表现为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并存,当硒浓度较高时(≥2.5 mg·kg-1),与无磷对照相比施磷可促进小白菜根系对硒的吸收;但高磷处理却导致小白菜地下部硒浓度较低磷处理显著下降.小白菜对磷酸盐的选择性吸收要强于亚硒酸盐,且高浓度磷能抑制硒由小白菜地下部向地上部的转运.故在进行补硒或硒污染土壤修复时,应特别注意合理施磷,以免过量施磷对作物硒吸收和转运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