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综合类   16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对大庆测井公司放射源库及周围环境的放射性水平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分为环境空气气溶胶辐射水平、水环境辐射水平、环境地表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及土壤环境辐射水平四个方面.监测调查结果表明:源库内和源库外总α、总β监测值与对照点比较,均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空气中的环境是安全的;放射源库周围水环境总α、总β监测值符合相应标准规定,说明水环境未受到放射性污染;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监测值范围均在黑龙江省室外天然本底值21.6×10-9~196.9×10-9 Cy/h范围内,说明放射源库室外地区未受到放射性污染;土壤监测值与黑龙江省土壤放射性水平进行了对比,也未发现放射源库周围土壤环境受到放射性污染.总之,大庆石油管理局测井公司放射源库未形成对周围环境及人群健康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针对城镇污水处理升级改造技术需求,建立一套中试规模"厌氧/缺氧/短时好氧-曝气生物滤池(A2/O-BAF)工艺",重点研究了反冲洗对BAF单元出水水质的影响。BAF池反冲洗周期为5~7 d,反冲洗方式为"气冲-气水联冲-水冲",其中,气冲10 min,气水联冲3 min,水冲3 min;该模式具有反冲洗时间短、反冲洗用水量少、操作简单等特点。在反冲洗过程中,反冲洗水的SS、COD、氨氮、总磷浓度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说明滤料层截留的悬浮物和老化生物膜得到充分冲洗。在反冲洗1~2 d后,BAF单元出水水质恢复正常。实验表明:在该设计反冲洗模式下,可保持A2/O-BAF工艺处理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现行国标《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GB16488-1996)方法中的萃取、吸附预处理过程进行改进,通过对比实验得出萃取过程采用一次萃取,前处理吸附过程采用分液漏斗代替玻璃层析柱制备硅酸镁层析柱,并辅助真空泵加速,处理效果对测定结果无影响,采取改进方法可大大节约分析时间;四氯化碳(CCl4)毒性较大,大量使用对实验室人员和环境影响较大,实验证明用氯化四氟乙烯(S-316)替代四氯化碳(CCl4)作为萃取剂,实验室前期处理过程以及实际萃取效果与用四氯化碳作为萃取剂无差别,测定结果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氯化四氟乙烯(S-316)的应用可以减少对臭氧层的破坏,可以作为该方法较理性的萃取剂。  相似文献   
14.
采用比较分子场分析(Co MFA)法和比较分子相似性分析(Co MSIA)法,对19种N-取代氟乙酰胺的小鼠急性毒性进行三维定量结构活性关系(3D-QSAR)的研究,模拟计算不同基团在立体场和静电场中对化合物急性毒性的影响,采用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非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表征模型的优劣。结果表明,Co MFA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Q2为0.563,非交叉验证系数R2为0.992,优于二维构效关系,且其急性毒性主要由其立体场决定;单独采用立体场的Co MSIA模型预测能力最强,交叉验证系数Q2为0.767。在不同场组合的Co MSIA模型中,立体场和疏水场的贡献最大,而静电场的贡献最小。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典型林区主要优势树种养分含量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木养分含量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物流和能流的基础,养分分布是揭示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功能过程的一个重要参数,了解养分含量变化是合理计算植物群落内养分储量的有效途径,对合理评价植物生长潜力有重要意义。利用动态取样法重点选择祁连山、小陇山、白龙江林区的优势树种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华山松(Pinus armandii Franch)、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起源、不同林龄、不同部位对各树种的叶、枝、干、根进行动态取样,测定各器官N、P、K含量和土壤理化指标等,共获取24个标准地的数据。结果表明:3种乔木叶的N、P、K质量分数分别为1.26%、0.20%、0.65%;枝的分别为0.46%、0.09%、0.34%;干的分别为0.27%、0.07%、0.20%;根的分别为0.37%、0.10%、0.27%。各器官养分含量顺序为叶根枝。油松幼林龄N、P、K质量分数分别为0.62%、0.22%、1.08%;中幼林分别为1.24%、0.18%、1.62%;近熟林分别为0.85%、0.26%、1.08%;成熟林分别为0.77%、0.15%、1.04%;过熟林分别为0.70%、0.17%、0.70%,不同林龄养分含量顺序表现为中幼林近熟林成熟林幼林龄过熟林。油松天然林叶中含N量最高,为0.39%;根中含P量最低,为0.03%;人工林叶中含K量最高,为0.75%,干中含P量最低,为0.04%。华山松天然林叶中含N量最高,为1.61%;干中含K量最低,为0.10%;人工林叶中含N量最高,为1.83%;干中含K最低,为0.09%。土壤N与林木N差异不显著,具有相关性,枝N和根N较强,系数为0.84和0.97;土壤P、土壤K含量均显著高于林木P、K含量,是林木P、K含量的数倍,也具有相关性,相关性最强的为土壤K与叶K,系数为0.98。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填料表面亲水改性对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处理废水的影响,考察了氧化处理、酸处理和碱处理3种亲水改性方法所得不同聚丙烯K1型填料(水的液面接触角分别为41°、62°和75°,未处理填料为87°)对模拟船舶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亲水性越强,挂膜量越多,膜结构越致密。在亲水性较低的情况下,挂膜量是限制污水处理的主要因素,亲水性越强污水处理效果越好;在亲水性较高的情况下,膜结构成为污水处理的限制因素,亲水性增强对水处理有不利影响。比较不同亲水性填料的污水处理结果可知,表面酸处理所得接触角为62°的填料污水处理效果相对最好,COD和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7%和61%;其次依次为液面接触角41°、75°和87°的填料。  相似文献   
17.
基于SWMM水量模拟的人工雨水湿地规模确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雨水湿地在控制地表径流污染以及削减地表径流总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雨水湿地规模确定往往需要经过复杂的计算;本研究以北京市未来科技城雨水湿地设计为例,研究了基于SWMM(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模型的人工雨水湿地规模确定方法;研究表明通过SWMM模型能够较为简便的计算出雨水湿地的规模和形态。  相似文献   
18.
辽河水质中CODMn与TOC的相关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锰酸盐指数(CODMn)常被作为水体受有机物质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总有机碳(TOC)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质总量的综合指标,也常被用来评价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的程度。同样都是作为水体中有机物污染指标,TOC与CODMn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但不同的水体有不同的相关关系,同一水体在不同时期,相关关系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9.
曝气生态浮床-渗透性反应墙组合工艺水质净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中试研究,考察了EAFB-PRB组合工艺的动态水质净化特性。结果表明,在3种对比实验工况条件下,组合工艺在HRT为4.2 d时比较适宜,此时TN、TP和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2.15%、90.48%和61.71%;组合工艺对COD、TP的去除主要发生在浮床区,而PRB区是脱氮的主要单元,组合工艺弥补了单项技术的不足,提高了对污水水质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20.
壬基酚和双酚A降解菌株的分离、鉴定和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深圳某污水处理厂反硝化除磷活性污泥进行驯化,分离筛选得到一株能同时降解壬基酚(NP)和双酚A (BPA)的菌株NB-1.根据对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合菌落和菌体形态以及生理生化特征,初步鉴定菌株NB-1为Serratia marcescens(粘质沙雷菌).通过摇瓶试验进行了菌株降解条件的优化和降解特性的探索.结果表明,菌株NB-1降解NP和BPA的最佳条件为:醋酸钠投加量为20 mg·L-1,温度为32q℃,pH值为8,接种量为2%,在该条件下,对菌株降解不同初始浓度NP和BPA的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降解反应前36 h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NP和BPA降解的最适初始浓度为10~20 mg·L-1,当底物浓度均为10 mg·L-1时,NP和BPA的去除率分别为54.2%、44.7%,BPA的去除率达到最大值;当底物浓度均为20 mg·L-1时,NP和BPA的去除率分别为56.4%、40.2%,此时NP的去除率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