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10篇
  免费   1125篇
  国内免费   5914篇
安全科学   1442篇
废物处理   1048篇
环保管理   1417篇
综合类   10371篇
基础理论   2614篇
污染及防治   5013篇
评价与监测   840篇
社会与环境   670篇
灾害及防治   734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301篇
  2022年   906篇
  2021年   812篇
  2020年   689篇
  2019年   587篇
  2018年   724篇
  2017年   821篇
  2016年   780篇
  2015年   993篇
  2014年   1377篇
  2013年   1739篇
  2012年   1487篇
  2011年   1517篇
  2010年   1259篇
  2009年   1222篇
  2008年   1287篇
  2007年   1089篇
  2006年   1084篇
  2005年   701篇
  2004年   512篇
  2003年   557篇
  2002年   518篇
  2001年   391篇
  2000年   460篇
  1999年   395篇
  1998年   311篇
  1997年   334篇
  1996年   290篇
  1995年   227篇
  1994年   177篇
  1993年   141篇
  1992年   132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8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3 毫秒
801.
生物质发电是将废弃生物质变成可再生能源得以充分利用,这些工程将减少来自于生物质自然腐烂和无控燃烧产生的温室效应,这不仅节约了煤炭的同时也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本文中以某生物质项目发电为例,根据CDM方法学ACM0006计算了该项目的减排量。结果表明,该项目10年间共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量2,075,140 t,给我国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802.
以云南省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站质控考核为依据,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如何做好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803.
介绍了太湖流域生态补偿现状,对太湖流域生态补偿的理论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太湖流域生态补偿关键要建立生态补偿法规、实施垂直统一的环境监测体系及对水质自动监测设施监管,为我国环境资源区域补偿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04.
采用SBR工艺分别研究了不同盐度驯化下的活性污泥的生物相和结构,及对COD、NH4+-N、TP的去除率。结果表明,随着盐度的升高,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种类减少,结构变得紧密细小;盐度在1.5%范围内,SBR工艺对COD、NH4+-N的去除率均达到90%以上;盐度为1%时,TP的去除率为76%。  相似文献   
805.
本文通过两实验室针对环境地表γ计量率、工频电磁场和射频电场仪器对比实验,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两者监测数据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06.
采用Sato单次散射模型,利用大柴旦台数字地震资料,研究了大柴旦震群序列尾波Qc值在流逝时间窗长60~90 s时间内的变化特征,计算频率从3 Hz至18 Hz,得到Qc值随频率的变化关系:Qc(f)=(72±19.9)f0.93±0.08。计算结果反映出大柴旦地震余震序列的尾波Qc值较低,说明大柴旦震源区属于构造运动较为活跃的地区,这与大柴旦地质结构特征相符。  相似文献   
807.
灾害风险认知能力是进行减灾教育的基础,受众获取灾害知识与信息的方式是影响减灾教育方法的重要因素,而受众获取灾害知识与信息的途径则会直接影响灾害内容的传递效率和效果。本文针对以上所关心的问题,为了建立合理有效的大学生减灾教育计划,应对大学生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不足的现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和研究了来自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的灾害风险认知水平、获取灾害知识和信息的方式与途径。从自然灾害风险认知的视角,通过寻找不同特性大学生群体获取减灾知识与信息的差异和趋同性,提出了现势条件下针对大学生的减灾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808.
For a successful enhancement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etal matrix nanocomposites, a homogeneous nanoparticle dispersion and distribution in the solidified metal is required. Mechanical mixing can be used for initial break-up of agglomerates, and its study can be simplified with dimensional analysis. Using this technique, mixing time and vortex height were assessed while varying fluid properties, impeller angle, and angular speed. Three relevant dimensionless numbers were recognized: the Reynolds (Re), Froude and Galilei (Ga) numbers. Based on blade and impeller shaft angles, a modified Froude number (Fr*) was defined. These parameters were calculated experimentally, varying angular speed from 200 to 1000 rpm for three different impeller angles: 0°, 15° and 30°. This procedure was performed with three fluids: water, and two aqueous glycerin solutions (25% and 50% by volume). Digital images were taken and processed to measure vortex height. Mixing time was measured for water at 0° impeller angle, angular speed ranging from 200 to 1200 rpm. Results showed an optimal dimensionless mixing time with respect to Re. A linear relationship was found between dimensionless vortex height and Fr*. The first had a second order polynomial relationship with the product ReFr*, regardless of impeller angle. This relationship, together with the Ga, specific for each fluid, allows scaling the results to other fluids such as molten pure aluminum. This study allows experimenting in simpler systems that involve transparent fluids, room temperature and low cost, to then elaborate a prediction of vortex height in fluids where measurements are difficult and costly, such as molten metals.  相似文献   
809.
淀粉接枝改性阳离子化絮凝剂对城市污水以及采用絮凝法处理的废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但是淀粉絮凝剂几乎不溶于水,因此提高淀粉絮凝剂的溶解性,对于提高淀粉絮凝剂的絮凝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α-淀粉酶对玉米淀粉进行水解,接枝共聚合成淀粉絮凝剂,通过改性最终制备得到水解淀粉接枝改性阳离子化絮凝剂,并通过试验对其合成指标进行了考察以及与普通淀粉絮凝剂的溶解性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水解淀粉接枝改性阳离子化絮凝剂在具备良好的絮凝效果的同时,其溶解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810.
史思  王素兰  李瑞  邢传宏 《环境科学》2012,33(6):1923-1929
用次毫米过滤(sub-milliFiltration,SMF)组件将生物处理系统内的污泥分为高浓度区和低浓度区,使高浓度区保持大量污泥,强化对有机物的去除,使低浓度区污泥浓度满足膜分离的要求.主要验证了小回流比(R为0.5、1.0、1.5、2.0)条件下污泥浓度分区的效果,考察了采用SMF组件后,系统对COD的去除效果,并将各小回流比条件下A、B两区污泥浓度的理论值和实测值做比较.结果表明,在小回流比条件下可实现污泥浓度分区,低浓度区的MLSS在9 g.L-1以下,高浓度区的MLSS在20 g.L-1以上;系统的COD平均去除率超过90%;A、B两区MLVSS的理论值与实测值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