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66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61.
混凝絮凝法去除腐质酸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进行了混凝絮凝法去除水中腐殖酸的研究,结果表明,同传统的絮凝剂相比,微生物絮凝剂不仅用量少,去除效果好(去除率可达60%),而且不产生二次污染,可应用于废水特别是给水中腐殖酸的去除工艺中,对絮凝剂的絮凝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表明,微生物絮凝剂去除腐殖酸主要是通过架桥完成的,不同于A12(SO4)3的电中和机理。  相似文献   
62.
采用“酶—底物”荧光反应检测地面水中总大肠菌群的MPN值,是一种新方法。该方法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制备有利于总大肠杆菌群生长的LC培养基;选用能与总大肠菌群生成的β-半乳糖甙酶起反应的底物,4-甲基伞形酮-β-D-半乳糖甙。4-甲基伞形酮在3600A紫外线照射下具有强烈的蓝色荧光,根据荧光即可判别水样中是否含有总大肠杆菌群。此法与现行的标准“多管发酵法”进行平行实测比较,经t检验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但在检测周期上,前者较后者可缩短2/3以上时间。  相似文献   
63.
以实验室模拟试验探讨含Cr~(6+)的铬渣与生活垃圾、建筑弃料混合堆置时,Cr~(6+)的迁移转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铬渣与生活垃圾或建筑弃料进行混合堆置时,生活垃圾和建筑弃料均具有截留Cr~(6+)的能力。而生活垃圾的截留能力强于建筑弃料;生活垃圾等废弃物对Cr~(6+)还原、吸附后,转化为难以再溶出的结合态铬,吸附态铬所占比例<1.0%。  相似文献   
64.
通过对上海市郊十个工厂附近的大气、降尘、水、土壤、蔬菜和人尿等生态因素含氟量的调查研究,证明各厂排放的氟化物对附近的蔬菜生产和人体健康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污染的严重程度与各厂的排放强度以及与厂外的距离有密切关系,并对污染源的治理、减少蔬菜的损失和保障人体的健康提山一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65.
桥墩病害的正确分析处理,事关桥梁的安危。介绍了某桥墩承台病害,分析了产生病害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据碱骨料反应产生的条件,提出了桥墩承台病害采用优料加大截面隔绝法的处理方案,经由实施,使桥梁重获新生。所提桥墩承台病害处理方案正确,处理效果良好,对类似桥墩的分析处理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6.
人工神经网络在沿海区域环境复杂系统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复杂系统的非线性特征,分析了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复杂系统预测的可能性,并以上海市和崇明县为例建立沿海区域预测模型,取得了较好的预测结果,为可持续发展复杂系统的预测研究探索了一种新的可能方法。  相似文献   
67.
典型铜尾矿库周边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应用了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相关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对德兴铜矿尾砂库周边土壤Cu、Zn、Ni、Pb、Cr和Cd复合污染特征进行研究,定量确定了铜尾矿库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主要污染因子和潜在生态风险因子。结果表明:铜矿尾矿库周边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该地区平均潜在生态风险污染指数超过600,具有极高的潜在生态风险;各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参数由高至低顺序为Cd、Cu、Pb、Ni、Cr、Zn,其中Cd为主要潜在生态风险因子。进一步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重金属的污染特性,发现前3个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65.033%、18.825%、6.243%,第一主成分反映了Zn、Ni、cr的信息,第二主成分反映了Cu和Cd的信息,第三主成分反映Pb的信息。  相似文献   
68.
本文对用于双金属零件制造的冷焊工艺进行了介绍,同时例举了一些冷焊工艺在工业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9.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16S rRNA基因技术被逐渐应用到环境科学领域中。目前在环境保护和治理中,该技术主要被用于鉴定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菌和分析环境样品中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由于它不必将微生物培养分离出来,也就避免了在培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微生物去失的情况。本文对16S rRNA基因技术及其在环境科学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作了一简要介绍,并对16S rRNA基因技术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0.
梁超  常春 《环境技术》2003,21(5):31-35
介绍了目前环境治理与保护中工程菌,特别是基因工程菌的研制方法、应用情况以及各国生物安全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