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01篇 |
免费 | 326篇 |
国内免费 | 5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15篇 |
废物处理 | 21篇 |
环保管理 | 64篇 |
综合类 | 530篇 |
基础理论 | 148篇 |
环境理论 | 1篇 |
污染及防治 | 228篇 |
评价与监测 | 72篇 |
社会与环境 | 67篇 |
灾害及防治 | 3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28篇 |
2022年 | 29篇 |
2021年 | 44篇 |
2020年 | 30篇 |
2019年 | 35篇 |
2018年 | 33篇 |
2017年 | 31篇 |
2016年 | 25篇 |
2015年 | 42篇 |
2014年 | 61篇 |
2013年 | 86篇 |
2012年 | 59篇 |
2011年 | 63篇 |
2010年 | 40篇 |
2009年 | 48篇 |
2008年 | 61篇 |
2007年 | 56篇 |
2006年 | 52篇 |
2005年 | 45篇 |
2004年 | 45篇 |
2003年 | 52篇 |
2002年 | 58篇 |
2001年 | 54篇 |
2000年 | 56篇 |
1999年 | 32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22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通过气象数据分析、实地调查、野外采样及室内分析、DEM计算、遥感解译等,建立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区典型小流域地理数据库,确定了计算USLE因子指标的方法。在ArcGIS支持下,模拟了小流域土壤侵蚀强度的空间分布。将模拟结果分为微度、低度、中度、强度、剧烈侵蚀5级,建立土壤侵蚀与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类型及坡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年均土壤侵蚀量2414 t/hm2,远超该地区容许土壤流失量5 t/(hm2·a)。96%的侵蚀区及95%的土壤侵蚀总量位于<25°区域。就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类型而言,陡坡耕作区是主要的土壤流失区。研究结果为水源区的土壤侵蚀治理提供参考意见,同时为USLE在无土壤类型图地区的应用提供一种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62.
根据甲蓝法测定地表水中阴离子洗涤剂的工作经验,对其分析过程中的标准曲线制作、PH调节、萃取等操作进行适当的简化,不但满足分析质量的要求,而且提高了监测工作效率,降低分析成本. 相似文献
163.
以天津地区六六六(HCH)各介质浓度的实测数据和文献中相关参数为基础资料 ,采用多介质暴露模型,估算了天津地区人群对环境中HCH的暴露水平 .计算结果说明 ,该地区人群的终身日均暴露量为0.05μg·(kg·d)-1,儿童、青少年和成人亚群的暴露水平分别为 0.10、0.06和0.04 μg·(kg·d)-1.膳食摄入占总暴露量的 87%以上 ,是最主要的途径 ;其次是呼吸暴露 ,对总暴露的贡献达5%~10%.各项参数中,膳食结构和食品、气相HCH残留水平是影响暴露的重要因素 . 相似文献
164.
165.
用过滤、XAD树胎吸附和阴离子树脂吸附等方法将引滦水中的天然有机物分离为悬浮态、憎水化合物、腐殖酸类化合物、非腐殖酸类阴离子化合物和其它亲水化合物等。分别对不同形态有机物进行氯化处理, 测定了产物中的挥发性卤代烃。结果表明, 引滦水中天然有机物的主要气化产物是氯仿和一溴二氯甲烷, 此外还生成少量二溴一氯甲烷。悬浮态有机物和溶解态腐殖酸是生成氯仿的最重要母体。一溴二氯甲烷和二溴一氯甲烷则大多来源于溶解态腐殖酸。 相似文献
166.
随着滇池治理的进展,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恢复滇池饮用水环境功能,成为滇池治理的首要目标和任务。围绕滇池流域水资源供求平衡,采用水资源全要素配置框架下的三次平衡分析理论,从整体上分析了滇池流域水资源供求平衡关系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以需求为导向,建立滇池流域水资源综合平衡管理目标和措施。分析表明:在滇池治理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滇池流域水资源综合平衡管理体系,落实管理措施,从总量平衡的理论上能够充分发挥引水工程的作用,恢复滇池饮用水环境功能,实现水量、水质供求的综合平衡。建议进一步开展量化分析和模拟实验研究,为在滇池流域实施综合平衡管理提供可靠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7.
根据第二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凋查数据,确定黄海近岸底栖贝类体内典型有机污染物的含量、分布及其潜在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在35%以上的站点,物种体内石油烃含量超过国家海洋生物质量第一类标准(15 000 ng/g),大连湾附近海域贝类体内含量甚至高出第二类标准(50 000 ng/g).在威海、大连湾和胶州湾出现多环芳烃和酞酸酯少数相对高值站点(300 ng/g左右),而其它大多数站点贝类体内多环芳烃和酞酸酯的含量都较低.中、高环组分占优指示近岸海区的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热解过程;二丁基酞酸酯和2-乙基己基酞酸酯是酞酸酯的主要组分.在所有站点,底栖贝类体内PCBs的含量普遍很低(<10 ng/g).贝类体内DDTs含量超过第一类标准(10 ng/g)的站点大部分集中在南黄海沿岸,海州湾内一站点已超出第二类标准(100 ng/g),而组分以代谢产物DDD和DDE为主.在所有站点的贝类体内都有p,p'-DDT检出,尤其在北黄海的大连湾和蓬莱附近海区(比例高于50%),指示周边地区存在潜在的DDT输入源.据此,大连湾、威海、胶州湾沿岸贝类体内石油烃和多环芳烃含量较高,胶州湾、海州湾附近海域贝类体内DDTs含量较高,这些属于较高生态风险区,而大连湾、蓬莱近岸可能的DDT新输入对底栖环境构成一定威胁. 相似文献
168.
169.
采用自行设计的反应器,通过调节培养液的配比对载体进行挂膜,得到蛋白质和多糖含量比分别为7:1、5:1和10:1的3种生物膜作为吸附剂,用其对Cu2+进行吸附试验,同时对吸附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培养8d后,生物膜可挂膜成熟,在C/N=12时,生物膜上的菌落数较C/N=4和C/N=37条件下多.PN/PS值越小,生物膜对铜的吸附量越高,EPS3对Cu2+的吸附量分别高出EPS1 7.37 %, EPS2 7.62%.在生物膜吸附Cu2+后,溶液中Ca2+、Mg2+、K+含量明显升高,表明离子交换对生物膜吸附Cu2+起主要作用,且Cu2+更易与Ca2+和Mg2+产生离子交换作用.当KNO3浓度在0.1~0.6mol/L之间,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加,生物膜吸附Cu2+的量迅速减少,当KNO3浓度大于0.6mol/L时,生物膜对Cu2+吸附量的变化趋于平缓,说明生物膜对Cu2+的吸附同时包括离子交换吸附和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170.
B. Yang W.S. Shu Z.H. Ye R.L. Qiu G.X. Cui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Barking, Essex : 1987)》2010,158(2):551-408
It is observed that ramie (Boehmeria nivea), an economic fiber crop, can establish and colonize metal-contaminated sites in China. Metal tolerance and accumulation by ramie originating from 13 metal-contaminated and 4 “clean” sites in China were compared under field and hydroponic conditions. All selected populations and germplasms displayed good growth performance under diverse metal-contaminated habitats; while growth responses, metal accumulation and tolerance were similar among the 8 populations and 2 germplasms when exposed to solutions containing elevated As, Cd, Pb, or Zn in the laboratory. These revealed that ramie possesses a certain degree of constitutional metal tolerance. To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constitutional metal tolerance possessed by a fiber crop. Ramie can be considered as a good candidate for both fiber production and phytoremediation of sites contaminated by multi-metals, as it accumulates relative low metal concentrations, but possesses both high biomass and high economic valu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