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6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70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35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固定化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石油污染土壤修复,利用实验室已筛选的高效石油降解单菌SM-3,以天然有机材料为载体,吸附法制备固定化微生物。将游离与固定化微生物应用于室内花盆模拟修复石油污染土壤,对C/N/P、微生物投加量、石油含量、氧化剂和表面活性剂设计5因素4水平正交实验,探讨不同修复时期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顺序,最佳条件下各菌株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微生物在不同降解时期,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会发生变化;经过21 d的修复,固定化单菌SM-3石油降解率为22.77%,修复过程中,接种量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营养元素N、P投加影响较大,表面活性剂和氧化剂影响次之。  相似文献   
22.
巢湖蓝藻异味成分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受测水体异味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成分进行研究。结合样点的风速、温度等气象条件及异味情况,将最终记录所得数据汇总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绘制回归曲线。结果表明:(1)二甲基三硫为夏季巢湖蓝藻暴发时的主要异味物质,其次有β-紫罗兰酮、甲硫醇、二甲基二硫及2-甲基异茨醇等物质。(2)较高的温度是水体异味的主要诱因。3个样点(距巢湖1410m、820m、0m处)在低于一定温度(依次分别为31.5、29、26℃)的时候显示无味或者微臭。(3)蓝藻异味和距巢湖距离显著相关,据线性回归计算,当离湖边距离约为2133m时,几乎不会有异味情况的发生。(4)蓝藻异味和无雨天数呈显著正相关,持续无雨天数越久,异味情况越严重。异味程度与空气湿度呈负相关,空气湿度越大,异味情况越轻。异味程度与风速呈正相关,风速越大,异味情况越严重。  相似文献   
23.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Adequately choosing the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dsorbent is crucial in improving its adsorption performance. This work investigated the...  相似文献   
24.
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絮凝效果与絮凝剂分子结构的关系,实验中制备了聚丙烯酰胺(PAM)、阳离子化聚丙烯酰胺(CPAM)和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PHP),将其分别与FeCl3复配后处理钻井废水。实验探讨了絮凝剂的分子量、PHP的水解度及阳离子度对絮凝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AM、CPAM、PHP与无机混凝剂复配使用处理钻井废水时,最佳分子量是500万,处理效果依次为PHP>PAM>CPAM。  相似文献   
25.
唐翀鹏  冯健  王水 《环境科技》2010,23(3):40-42,45
邵州城北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规模4×104m3/d,分2期实施,采用A2/O活性污泥工艺对污水进行二级生化处理.介绍了该工程的工艺流程、设计参数和主要构筑物,并通过对工艺调试和试生产运行过程的分析,提出今后生产运行的优化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26.
气提-厌氧-接触氧化-气浮工艺处理聚酯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爱军  王水  刘伟  柏立森  高鸣 《环境科技》2010,23(1):40-42,45
介绍了气提-厌氧-接触氧化-气浮处理工艺在聚酯废水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分析并总结了工程设计及运行的经验。实践表明,运用气提塔先对高浓度聚酯废水进行预处理,可以去除废水中对生化有毒性的醛类物质,保证后续生化处理的稳定运行。经气提-厌氧-接触氧化-气浮处理工艺处理后,废水中COD总的去除效率可达到98.7%以上,能够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并可实现部分回用至生产过程。该工艺具有运行稳定和处理效率高等优点,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7.
生物因子控制反冲洗对BEAC滤池优势菌稳定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用于生物增强活性炭工艺(BEAC)中的6株优势菌,利用生物因子研究反冲洗对优势菌群在活性炭表面稳定性的影响,确定适合的反冲洗方式及强度.中试试验表明,气冲强度对BEAC生物膜的影响作用要比水冲洗大,通过比较反冲洗前后优势菌群生物量,确定BEAC滤池启动期采用单独水反冲洗,稳定期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优势菌群在活性炭表面的平均生物损失量为15.47%;利用生物量和生物活性的乘积(生物需氧量,BRP)确定最佳反冲洗气强度为8~10 L/(m~2·s),反冲洗前后的生物量和生物活性变化最小;扫描电镜和PCR-DGGE图片结果表明,启动期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导致优势菌数量减少,稳定期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可保持优势菌的稳定性,反冲洗前后优势菌在活性炭表面数量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28.
为研究三元锂离子电池在空运低压环境中的安全性,通过自主设计搭建的封闭式变压实验舱开展相关实验,对不同荷电状态(SOC)下的三元锂离子电池在不同压力环境(101,80,60,40 kPa)下的热失控特性进行研究,采集电池热失控过程中的温度以及实验舱内的压力变化,并对热失控后实验舱内的气体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元锂离子电池热稳定性随着SOC的升高而下降,常压下100%SOC的电池热失控温度可达650.8 ℃,初始环境压力越低,相同SOC的电池热失控最高温度越低。随着环境压力的降低,相同SOC的电池在热失控后会生成更多CO,且电解液占比升高。研究结果可为锂离子电池空运安全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9.
雌酮的氯化产物及其内分泌干扰作用活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固相萃取-LC/ESI-MS分析测定雌酮及其在氯气消毒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结果表明,雌酮容易和次氯酸发生反应,并检出了包括一氯雌酮、二氯雌酮在内的4种副产物.用酵母双杂交方法对副产物的内分泌干扰活性进行了测试,发现副产物也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30.
北京大学及周边地区非取暖期植物叶片中的多环芳烃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15  
采集了北京大学校园内及周边交通干线附近6种植物叶片样品,分别测定了叶蜡和叶组织中的多环芳烃含量,同步测定了叶蜡、叶脂、气孔密度等参数,藉以探讨机动车尾气排放对植物叶蜡和叶组织中多环芳烃含量的影响.结果证实:交通干线附近样品叶蜡和叶组织中多环芳烃含量显著高于校园对照.叶蜡中多环芳烃含量较叶组织高1~2个量级.叶蜡和叶组织中16种多环芳烃化合物分布谱相似,但高环化合物更多在叶蜡中聚集,而低环多环芳烃在叶组织中占优.叶蜡多环芳烃含量与单位叶面积中的叶蜡含量成反比,叶组织多环芳烃含量与气孔密度成反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