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6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70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35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研制的室内模型箱中,进行不同筋材配筋率和铺筋层数下加筋土挡墙模型试验,不同拉拔速度筋-土界面原位拉拔试验,分析了配筋率和铺筋层数对加筋土挡墙变形及土压力的影响及拉拔速度对筋-土界面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挡墙顶部沉降在筋材与面板连接处及挡墙后部较大,挡墙中间部位沉降较小。随着配筋率和铺筋层数的增加,挡墙顶部沉降和刚性面板倾角变小,面板受到的土压力减小。加筋土挡墙最优配筋率为60%~70%。拉拔速度对筋-土界面黏聚力几乎没有影响,但筋-土界面摩擦角随着拉拔速度的增加有增大趋势,从而导致筋-土界面的抗剪强度增大。  相似文献   
42.
抗生素对微生物的联合与低剂量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抗生素已成为一类不可忽视的环境污染物,它在环境中呈"混合-持久-低剂量"的暴露特征。因此,研究抗生素毒性效应,特别是它的联合毒性以及低剂量下毒性兴奋效应,对抗生素污染物生态风险的评价极其重要。以抗生素联合毒性的研究进展为主线,重点概述了抗生素二元混合物的急性和慢性联合毒性研究,指出了抗生素混合物间存在相互作用,它们的联合毒性并非表现为简单的加和或独立效应,且抗生素急性-慢性联合表现出的毒性效应也存在差异;发现了不仅单一抗生素具有Hormesis效应,低剂量抗生素二元混合物也具有Hormesis作用。但目前低剂量抗生素二元混合物对微生物的毒性兴奋效应研究较少,其毒性兴奋效应的预测和评价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以期为环境中抗生素的联合生态研究和风险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3.
针对航空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释放气体安全性研究不足的问题,采用气体拉曼光谱技术、气相色谱仪(Gas Chromatography,GC)和质谱(Mass Spectroscopy,MS)耦合来探究压力和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对锂离子电池早期故障气体类型、气体动态演变及气体潜在危险性等特征的影响规律,同时综合考虑压力、电压和电池温度等多种因素分析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危害。研究结果表明:电池SOC越高且环境压力越低,电池越早触发热失控,爆炸极限越宽,其中30 kPa下100%SOC电池热解气体爆炸极限为8.01%~53.35%;SOC和环境压力越高,电池热失控越危险,释放的气体体积越多;CO,CO2,PF3,C2H4及电解液(C3H6O2、C3H6O3、C4H8O2)等气体可作为航空锂离子电池早期故障诊断特征。研究结果对保障锂离子电池在航空领域的安全运输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4.
依据1949~2005年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的实测数据和前人的研究成果,筛选出对上海地区造成严重影响的84个台风,对这84个成灾台风的最大风速、过程雨量以及吴淞口、黄埔公园潮位站数据分析,结合收集到的其中57个台风的完整灾情数据计算灾情指数。综合研究得出:近50年来,成灾台风生成频数的年际变化比较明显;台风造成的人员伤亡、农田受淹面积和房屋倒损3个灾情参数在这50年里有一定的起伏变化,但综合灾情指数变化的幅度不大,从1980年代开始灾情指数有上升趋势。成灾台风灾情指数与上海市郊吕泗站最大风速和过程雨量成正相关。吴淞口、黄埔公园的潮位站数据与成灾台风直接经济损失对应性较好。  相似文献   
45.
优势菌在活性炭表面固定中生物量的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5 株在松花江水中筛选驯化的优势工程菌,研究其在生物活性炭滤池固定化过程中菌种活性、固定方式、空床停留时间(EBCT)、pH 值、菌液浓度以及温度对活性炭表面生物量的影响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固定化生物量与优势菌的特性有一定相关性,即菌种活性较高、环境温度较低、菌液pH 值为酸性条件下,炭表面生物量越高;EBCT 为60min,菌液浓度为1011 个/mL 的优势菌易于附着在活性炭上.采用单株菌依次固定与混合菌固定后,生物量没有明显差别,但菌种之间对活性炭表面栖息空间有一定的竞争作用.  相似文献   
46.
冯国红  白天添  胡智  杨磊 《化工环保》2012,40(3):232-238
热水解可以改善污泥的生物降解性能和脱水性能,提高后续厌氧消化系统中有机物的去除率。本文阐述了热水解对污泥物理特性主要包括流变特性和脱水行为的影响;分析了热水解对污泥中氨氮浓度及对厌氧消化的作用;同时介绍了热水解技术对整个污泥处理系统能量需求的影响。指出:热水解改善了污泥的厌氧消化性能,提高了沼气等再生资源的产量,且厌氧消化产生的沼气量与热水解技术所需的能量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47.
上海与伦敦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及管理对策比较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资料收集及实地采样调查的基础上 ,文章对上海与伦敦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及管理对策进行了比较分析 ,指出了上海城市绿地建设及管理中的一些优点及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48.
污泥加热预处理对中温厌氧消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污泥加热预处理给中温厌氧混合消化和污泥单独消化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污泥加热预处理有利于提高混合消化对 COD 的去除率,尤其是 SCOD 的去除率由 77%增长到 93%,但不利于 TS 和 VS 的去除;而对污泥单独消化,预处理则不利于有机物的去除.采用加热预处理后的污泥进样,混合消化和污泥单独消化的甲烷产气量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9.
建设项目环评中的清洁生产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水  陈雁  朱忠湛 《环境科技》2002,15(1):13-15
对清洁生产分析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作用进行评论述,提出七项清洁生产分析的内容、清洁生产评价的指标体系和定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50.
伊水 《环境》2006,(9):62-65
在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的今天,公众自我保护意识在食品安全事件的屡屡冲击中,不断增强。食品安全部门的有关数据表明:目前,中国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大大增强,传统的“价格优先”消费观念正在向“价格与质量并重”转变,自觉购买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人数不断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