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64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为理解植物—土壤之间的养分联系,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研究季节性降雨期间常绿阔叶林区最具代表性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红椿(Toona ciliata)、麻栎(Quercus acutissima)等6种凋落叶第一年不同雨热季节分解中氮(N)、磷(P)动态及释放与富集特征.结果显示,凋落叶的N浓度随雨季的变化动态取决于树种,但除红椿以外的其它5种凋落叶在分解初期N浓度变化不明显,在雨季时期显著升高(P<0.05);6种凋落叶P浓度动态比较一致,表现为分解初期P浓度稍微下降,在雨季时期显著升高(P<0.05).历经一年的分解,红椿N、P释放率最大(分别为81.79%、54.19%),香樟N富集率最大(131.45%),马尾松的P富集率最高(268.75%),且6种凋落叶N、P释放/富集率动态均在雨季最明显.凋落叶分解过程中C/N、C/P呈现下降趋势,而N/P变化规律不一致.这些结果均表明,季节性降雨显著(P<0.05)影响凋落叶N、P动态,雨季温湿度的改变可影响N、P释放过程.  相似文献   
82.
镉污染条件下香樟和油樟对镉的吸收能力和耐性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速生乡土木本植物修复Cd污染土壤日益受到重视。利用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和油樟(C.longepaniculatum)作为实验材料,研究镉(Cd)污染(对照(CK)0.12 mg·kg-1;处理1(T1)2.5 mg·kg-1;处理2(T2)5mg·kg-1)对2种树种形态生长、Cd积累与分配和生理生化特征的效应,旨在比较2种树种的重金属耐受性及修复能力差异。T1和T2均没有显著影响香樟的生物量积累,但T2条件下油樟叶片和根部的生物量显著下降,仅为CK的86%和65%;T1和T2均显著增加了2种树种细根及叶片的Cd含量,油樟在T1时总积累量达最大(与香樟相当,均为0.37 mg),T2条件下油樟的生物量和耐性指数显著降低,仅为CK的85%和76%,香樟的Cd总积累量(0.48 mg)高于油樟(0.36 mg),因此认为T2条件下香樟具有更强的修复能力;油樟叶片在T1和T2时均受到氧化胁迫,但香樟叶片却并没有受到活性氧分子的显著伤害;香樟在2个污染处理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T1和T2分别为CK的1.3和1.2倍)和过氧化物酶(POD)(T1和T2分别为CK的6.3和4.0倍)的活性均显著上升,但油樟的这些抗氧化酶活性却没有显著变化。这些结果说明,香樟幼苗比油樟幼苗具有更强的Cd耐受能力和脱毒能力;从土壤修复角度讲,低水平污染土壤条件下2种树种的修复能力差异不大,但香樟更适合修复污染程度更高的土壤。  相似文献   
83.
CeO2-La2O3/γ-Al2O3稀土氧化物混合物催化还原SO2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La2O3 中加入变价稀土氧化物CeO2,组成一种稀土氧化物的混合物,以这种混合物作为CO还原SO2的催化剂.采用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器,在反应气体SO2和CO按SO2∶CO = 1∶3,载流气体为N2,气体流量为1000 mL/min的条件下,实验研究了该催化剂的活化过程以及温度和反应物浓度配比对活化反应的影响,用XRD和XPS对反应前后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分析了相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CeO2和La2O3 2种稀土氧化物的混合物,在CO还原SO2的催化反应中,活化温度比单个的CeO2或La2O3氧化物下降了50℃~100℃,而且具有更高的活性.这可能是CeO2和La2O3氧化物之间存在着某种协同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84.
罗得河积水区地表径流中铝形态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东部地区的罗得河流域遭受严重的酸沉降侵蚀,对流域和内湖生态系统产生致毒影响。监测地表水和土壤水中的铝形态及浓度变化是问题关键。该文应用自行设计的改进MINQL微机模型对该地区地表径流中铝 动力学变化规律了分析,得出有价值的论述。  相似文献   
85.
由于跨界和跨部门等原因导致的流域水环境数据信息标准不一,无法有效共享、综合利用等问题,是目前水环境信息使用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基于信息资源规划理论,充分调研水环境监测管理、政府规划与决策、科学技术研究和社会公众使用等对水环境监测信息的需求,以太湖流域为例,分析与水环境相关各种数据资源,研究流域水环境信息的数据体系及数据库体系,设计并建立流域水环境数据中心,初步完成太湖流域水环境数据的管理、分析及共享服务平台设计,为流域水环境监测信息综合管理做出了示范.  相似文献   
86.
2013年6月江苏一次大气污染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2013年6月在江苏范围内的一次污染天气过程。6月10—22日期间,江苏省13个省辖城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轻度污染以上天气,个别城市甚至达到重度或严重污染,根据后向轨迹模型、颗粒物离子浓度的分析可见,这是一次局地秸秆焚烧所引起,加之不利的气象条件所形成的区域污染过程,根据监测结果详细阐述此次污染的变化特征及成因机制,并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87.
唐顺  杨琦  尚海涛 《环境工程学报》2011,5(8):1907-1911
为了更好地去除地下水中常见的共同存在且难降解的有机物苯与1,1-二氯乙烯(DCE),研究了从苯与DCE驯化的活性污泥中筛选获得的菌株DB-TS对苯与DCE的降解特性。当苯初始浓度相同时,随着DCE初始浓度的增加,苯的降解率不断减少;而DCE的去除率先增加后降低。苯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DCE的降解符合Monod动力...  相似文献   
88.
1,1-二氯乙烯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好氧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一株能以1,1-二氯乙烯(1,1-DCE)作为惟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革兰氏阴性菌株D-B,经鉴定属于产碱杆菌属(Alcaligenessp.)。当维持菌株D-B浓度一定时,1,1-DCE的去除率随着1,1-DCE浓度的增大先增加后降低,且降解过程主要发生在加入1,1-DCE后的3~5 h内。当1,1-DCE的初始浓度为300μg/L时去除率达到最大值85.32%。菌株D-B对1,1-DCE的降解符合Monod方程,饱和常数Ks=21.96 mg/L,1,1-DCE的最大比基质降解速率Vmax=50.76 mg/(L.h)。  相似文献   
89.
为了客观地评价生态承载力及其时空演化规律,通过构建以价值量为单位的生态足迹-服务价值法的生态承载力分析框架,选取2000~2015年陕西省97个区县的面板数据,运用全局Moran’s I、LISA集聚图和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分析了陕西省生态承载力指数的分布特征、演化路径及驱动因素。研究表明:(1)陕西省及三大地区生态承载力指数先快速升高后缓慢降低,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和空间异质性,低值集聚现象明显,且向关中地区集中。(2)林地面积和当量因子价值是促进生态承载力指数提高的主要因素,人均消费价值是抑制生态承载力指数提升的主要因素。(3)影响陕北、关中和陕南地区生态承载力指数的驱动因素存在差异。因此,陕西省需要加大生态修复工程投入力度,减缓人均消费价值增长速度,实施差异化的生态承载力政策,以达到改善生态承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90.
2013年大连市区大气中臭氧日最大8小时平均值第90百分位为0.099毫克/立方米,符合二级标准(GB3095-2012)日最大8小时平均。点日最大8小时平均超标率为1.0%。春、秋两季的日最大8小时平均较大,但都符合二级标准,从月份变化看,5月的日最大8小时平均最高,12月最低,从24小时变化看,14时、15时和16时的臭氧均值最高,7时臭氧均值最低。从各点位变化看,傅家庄点位臭氧日最大8小时平均的第90百分位最高,双D港点位最低。大连市区臭氧与PM2.5和PM10的负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均达到0.86以上,与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也呈较好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