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17篇
  免费   232篇
  国内免费   1222篇
安全科学   575篇
废物处理   855篇
环保管理   2151篇
综合类   7032篇
基础理论   4097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5271篇
评价与监测   975篇
社会与环境   717篇
灾害及防治   196篇
  2022年   276篇
  2021年   210篇
  2020年   160篇
  2019年   181篇
  2018年   314篇
  2017年   336篇
  2016年   435篇
  2015年   380篇
  2014年   615篇
  2013年   1478篇
  2012年   629篇
  2011年   811篇
  2010年   716篇
  2009年   765篇
  2008年   852篇
  2007年   791篇
  2006年   700篇
  2005年   586篇
  2004年   573篇
  2003年   550篇
  2002年   516篇
  2001年   693篇
  2000年   484篇
  1999年   352篇
  1998年   287篇
  1997年   263篇
  1996年   256篇
  1995年   285篇
  1994年   270篇
  1993年   242篇
  1992年   254篇
  1991年   247篇
  1990年   266篇
  1989年   244篇
  1988年   190篇
  1987年   191篇
  1986年   185篇
  1985年   182篇
  1984年   203篇
  1983年   190篇
  1982年   196篇
  1981年   210篇
  1980年   169篇
  1979年   180篇
  1974年   147篇
  1968年   156篇
  1967年   184篇
  1966年   154篇
  1965年   148篇
  1964年   15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基于生态功能考虑的西北干旱地区生态需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生态需水研究的基础上,选取植被盖度作为衡量绿洲生态功能的主要指标,根据植被盖度和侵蚀率之间的关系,从生态系统的需水机理出发,提出了基于生态功能考虑的西北干旱地区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以额济纳绿洲为例,计算了2000年额济纳绿洲生态需水,并与额济纳绿洲不同时期的生态需水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42.
孙蕾  彭翔 《上海环境科学》2001,20(9):455-456
以某铝厂环境空气氟化物污染纠纷的技术仲裁监测为实例,总结出了一套环境污染纠纷技术仲裁监测的工作程序和方法,从法律程序、技术路线、质量保证,监测指标体系等方面对环境污染纠纷技术仲裁监测工作如何开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3.
分析了水域面源污染的现状,指出其治理上的难点,认为从解决点源污染着手,把握客观规律,才能有效解决面源污染.最后就面源污染的控制治理,提出了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144.
针对近几年来连续发生的石化企业重大火灾后污染水源的恶性事故,在此从消防部队的角度对消防污水的产生与特点进行了探讨,阐述了灭火战斗中注意的问题以及消防污水紧急处置的措施,对石化企业的防火设计及消防监管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消防工作者在致力于消防事业时,同时树立强烈的环保意识,将保护环境作为消防工作的又一目标,力求避免因火灾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造成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5.
146.
147.
西部开发环境保护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就西部大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工作提出十个方面的想法:认为应当明确环境保护是西部大开发的基本目标之一;弄清“家底,搞好区划,心快进入西部大开发的前沿阵地;编制西部大开发的环境保护规划;建立综合决策机制;重视资源型产业结构的污染问题;完善法规制度,强化环境管理;加强城镇环境建设与管理;研究包括农村环境保护、水环境保护、生态补偿机制环境投入等环境保护政策;重视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48.
因土质肥沃盛产粮食而闻名世界的“北大仓”,如今正因大量水土流失变得沟壑纵横,黑龙江这一“全国最大粮仓”的生产能力正在受到来自土壤恶化的威胁。专家呼吁,如不从根本上改变现状,“北大仓”在数十年后很可能会变成第二个黄土高原。  相似文献   
149.
Recent drinking water regulations have lowered the disinfection by-product standards as well as added new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for regulation. Natural organic matter (NOM) plays a major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undesirable organic by-products following disinfection/oxidation of drinking water. It is suspected that most precursors to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are humic, although nonhumic substances are also suspected of contributing to these by-products. Many of the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have adverse health effects in humans (i.e., carcinogenic or mutagenic effects). The primary chlorinated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of concern include trihalomethanes, haloacetic acids, and haloacetonitrile.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was used to study humic and fulvic acids. The two fractions of humic substances, humic and fulvic acids, were characterized by a double-peak phenomena in an overlapping fluorescing region. Disinfection by-product formation potentials of humic and fulvic acids have been correlated with total organic carbon, UV absorbance at 254 nm, specific absorbance and fluorescence. River humic and fulvic acid was found to have the highest reactivity to disinfection by-product formation as compared to soil and peat humic and fulvic acid.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has shown to be a rapid and predictive tool for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formation potential of humic and fulvic acids.  相似文献   
1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