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47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3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为实现矿井通风阻变型故障智能诊断,解决风速传感器优化布置与诊断模型不匹配的问题,提出基于决策树的矿井通风故障位置分类判断、故障量回归预测及嵌入式风速传感器优化布置一体化方法;以唐安矿为例对上述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矿井通风空间数据集无量纲化能提高故障诊断准确率、提升模型收敛速度,剪枝能提高模型泛化能力;以基尼系数为嵌入式传感器优化布置选择标准,其模型故障诊断准确率更高,当风速传感器数量为15时,故障诊断准确率为84.5%,继续增加风速传感器数量故障诊断准确率提升较小。人工智能诊断技术的应用具有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智慧矿山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02.
水刺法相对于针刺法除尘滤料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具有更高的过滤效率和较低的排放浓度,可满足更加严格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通过使用PPS纤维预先制成的预针刺毡作为样品,利用不同的水刺工艺进行试验,对其常规性能(厚度、透气量、断裂强度、表面效果)做对比分析,讨论了不同水刺工艺参数设置对水刺PPS滤料产品性能的影响,得出相关结论,有助于实际高压水刺滤料生产中工艺参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3.
动态模型可以弥补已有的观测的时间序列资料的不足,以及用拟森林及湖泊生态系统过去和未来化学变化的静态临界负荷计算的缺陷.  相似文献   
104.
Critical load calculations in the Czech part of 'the Black Triangle' show exceedance of critical load in 75% of the forest area. A comparison with forest damage data shows an insignificant tendency toward more forest damage in areas with high exceedance. We conclude that high exceedance of critical load is a probable contributing factor to forest damage in the area.  相似文献   
105.
利用废弃蛋白质制备氨基酸螯合微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复合氨基酸螯合微肥是一种高效、无公害环境友好的绿色肥料,开发前景广阔,综述了废弃蛋白质水解制备复合氨基酸螯合微肥的研究现状,展望了氨基酸螯合微肥研究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6.
采用UV、H2O2、O3及其联用工艺对自来水本底条件下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的去除效果、特性及降解机理进行了对比和分析.采用单独的UV光照射不能有效去除DMP;而UV-H2O2联用工艺对DMP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在DMP初始浓度约为1.0 mg·L-1,UV光强为133.9μW·cm-2,H2O2投加量为20 mg·L-1的条件下,30 min后DMP的去除效果可以达到73.08%,在降解过程中,监测到DMP氧化产物;当DMP初始浓度约为1.0 mg·L-1,O3投加量为3 mg·L-1时,单独O3氧化DMP的去除率为55.81%;UV-O3联用工艺对DMP的去除效果略优于单独O3氧化,去除效果提高了10%左右.单独O3和UV-O3氧化在初始氧化阶段可形成不同于UV-H2O2工艺的降解产物;UV-H2O2-O3联用工艺能高效氧化水中DMP,O3的投加不但极大的增强了UV-H2O2工艺的氧化性能,同时抑制了UV+H2O2降解过程中DMP氧化产物的生成,并使生成的产物快速降解.几种氧化工艺对DMP去除效果顺序依次为UV<O3<UV-O3<UV-H2O2<UV-H2O2-O3.  相似文献   
107.
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技术,是一种专门针对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技术。对该技术中使用的催化剂进行了分类评述,并详细讨论了非均相催化剂的研究状况,展望了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8.
通过实验对比水刺类与针刺类玻纤复合滤料的机械性能、过滤性能,阐述了针刺玻纤复合滤料存在的缺陷及水刺玻纤复合滤料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09.
We reviewed the current methods for calculatingcritical loads of acidity for forest soils. The consequencesof four sets of assumptions concerning the soil modelstructure, parameter values and the critical loads criterionwere explored by comparing the values of the averageaccumulated exceedance (AAE) calculated for Finland withdeposition values for the year 1995. The AAE index is given inthe unit of deposition and is a measure of how far a region isfrom being protected in terms of fulfilling a certaincriterion,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size of the ecosystem areas.Using a critical limit for the molar ratio of theconcentrations of base cations to aluminium in soil solutiongave the lowest average accumulated exceedance. Assumingorgano-aluminium complexes and leaching of organic anions gaveAAE = 4 eq ha-1 a-1, which was close to the valueobtained with the standard approach used in Finland, assuminggibbsite equilibrium and no leaching of organic anions,yielding AAE = 5 eq ha-1 a-1. With a critical basesaturation limit, instead of the concentrations criterion, theAAE index was 17 eq ha-1 a-1. The highest averageaccumulated exceedance (AAE = 25 eq ha-1 a-1),corresponding to the lowest critical load, was obtained whenthe effects-based criterion (critical concentration or criticalbase saturation) was substituted with one restricting thedeterioration of the neutralizing capacity of the soil, ANC le(crit) = 0. These tests illustrate the variabilityof the critical load values for acidity that can be introducedby changing the criterion or by varying the calculation method,without, however, representing the extreme values of criticalloads that could be derived.  相似文献   
110.
202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目标解读及其评估指标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10年以来,全球开展了讨论和咨询,确定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路线图。2010年10月在日本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生物多样性战略计划》(2011—2020年)。该战略计划确立了202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目标(简称2020年目标),设计了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为制定国家目标提供了灵活的框架。该文剖析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各缔约方对2020年目标的谈判立场,解读了2020年目标的内涵,论述了2020年目标评估指标研究的最新进展,在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研究、建设生物多样性监测标准和网络、开展生物多样性长期监测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