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4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86篇
安全科学   114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102篇
综合类   400篇
基础理论   43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39篇
社会与环境   85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31.
通过对2020年位于洱海湖区周边4个站点大气降水的实地监测,定量揭示了大气湿沉降不同形态氮素(TN、DTN、AN、NN、NIT、PN)的浓度和时空分布规律,探讨了氮素沉降通量的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子,进而明确了大气氮湿沉降对湖区外源性氮素输入的贡献程度,评估了氮素湿沉降入湖负荷对湖区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监测点降水中氮素浓度年内总体呈先升后降再升的趋势,总氮浓度为0.18~8.73 mg/L,平均浓度为1.34±0.686 mg/L,氮素浓度呈现干季高湿季低的变化规律;氮素湿沉降通量月际变化大致呈M双峰型,沉降通量峰值出现在浓度最低但降雨量最大的8月,最小值出现在12月,沉降通量与降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沉降通量AN/NN为1.97,农业生产活动的氮素排放是湿沉降的主要来源;2020年洱海湖面湿沉降总氮直接输入负荷量约为170.11 t,其中铵态氮86.86 t,硝态氮51.58 t,总氮直接入湖负荷约占流域农业面源排放量的6.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