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48篇 |
免费 | 410篇 |
国内免费 | 131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428篇 |
废物处理 | 123篇 |
环保管理 | 295篇 |
综合类 | 2574篇 |
基础理论 | 536篇 |
环境理论 | 1篇 |
污染及防治 | 799篇 |
评价与监测 | 251篇 |
社会与环境 | 226篇 |
灾害及防治 | 1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7篇 |
2023年 | 110篇 |
2022年 | 211篇 |
2021年 | 250篇 |
2020年 | 204篇 |
2019年 | 159篇 |
2018年 | 158篇 |
2017年 | 221篇 |
2016年 | 185篇 |
2015年 | 224篇 |
2014年 | 259篇 |
2013年 | 320篇 |
2012年 | 331篇 |
2011年 | 345篇 |
2010年 | 273篇 |
2009年 | 277篇 |
2008年 | 307篇 |
2007年 | 259篇 |
2006年 | 223篇 |
2005年 | 164篇 |
2004年 | 122篇 |
2003年 | 125篇 |
2002年 | 115篇 |
2001年 | 90篇 |
2000年 | 98篇 |
1999年 | 75篇 |
1998年 | 46篇 |
1997年 | 41篇 |
1996年 | 33篇 |
1995年 | 26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31.
532.
533.
534.
城市复杂环境下涡度相关通量观测的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涡度相关技术,于2008—2009年对北京325 m铁塔47 m、140 m和280 m高度处CO2和能量通量进行了观测.研究了涡度相关技术应用于城市环境通量长期观测中的理论问题和方法适用性.结果表明,平面拟合方法受地面建筑物的影响明显,不同的坐标旋转方法所计算CO2通量差异在15%以内,这种差异随着观测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稳态检验表明,城市环境下低质量的数据分布没有明显的日变化趋势.CO2通量在各自通量贡献区内明显受到平流输送的影响,47~140 m之间的平流约占140 m日累计CO2通量的33%.白天对流混合,污染物浓度梯度很小,垂直平流不大,水平平流占据了平流输送的绝大多数,夜间水平平流和垂直平流则具有相同量级. 相似文献
535.
江苏如东互花米草盐沼湿地重金属分布及其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解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对盐沼湿地环境的影响,于2010年7月在江苏如东潮间带,依据互花米草的有无及其长势设置站点,对表层沉积物的8种重金属含量、粒度组成、总有机碳进行分析,采用地累积指数法(Igeo)和H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如东滩涂表层沉积物中Pb、Cd、As、Hg、Cr、Cu、Ni、Zn的平均含量低于海洋沉积物标准I类,其中Cd、Hg、Ni、Zn的含量高于中国大陆沉积物-浅海粉砂背景值.整体上,8种元素在米草覆盖区平均含量均高于邻近光滩.地累积指数显示该盐沼带重金属为无污染状态,而Hkanson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显示为低污染和中度污染的临界状态,风险指数为低;两方法均显示该区域污染以Cd和Hg最重.由海向陆随米草长势渐好(垂直岸线断面),As、Cu及Hg元素的含量、地累积指数、潜在生态风险系数呈渐增趋势;拓殖1年左右的米草斑块区内(平行岸线断面),8种元素在植被覆盖区的含量、污染程度及潜在生态风险均高于邻近无植被覆盖区.此外,斑块分布区中,Cd、Cu含量显著低于垂直断面的茂盛分布区.互花米草是大部分重金属污染物在沉积物中富集的重要驱动力之一,且互花米草群落可阻滞污染物直接扩散入海,因而降低生态危害.互花米草对重金属分布的影响与米草的拓植年限、金属元素存在形态和来源有关. 相似文献
536.
东亚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时空分布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利用嵌套网格空气质量模式(Nested Air Quality Prediction Model System,NAQPMS)模拟研究了2010年东亚地区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时空演变,并初步评估了其对人群健康的危险度.结果表明,NAQPMS模式能够合理地反映东亚地区PM10的时空分布,不同季节观测值和模拟值的总体相关系数达到0.65~0.85.2010年东亚PM10的地面浓度高值区(100μg·m-3)出现在我国华北、华中和内蒙古中西部等地区.其中,无机盐(硫酸盐、硝酸盐和铵盐)对我国东部PM10的贡献最大(10~70μg·m-3,20%~50%);一次PM10次之(5~50μg·m-3,10%~30%),有机物(5~30μg·m-3,10%~20%)和黑炭(3~20μg·m-3,3%~5%)紧随其后.PM10可以引起我国东部人群急性总死亡率增加2%~5%,对我国居民的健康水平构成了一定威胁. 相似文献
537.
538.
以铬污染地下水为研究对象,用零价铁作为反应介质设计了可渗透反应墙(PRB),对零价铁处理铬污染地下水的处理效果和长期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对不同粒径的铁粉处理效果进行对比,发现铁粉粒径越小,处理效果越好。用铁粉作为PRB反应介质,对PRB处理铬污染地下水的长期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Fe0-PRB原位技术处理铬污染地下水,铁粉粒径越小处理废水的水质越好,但介质粒径越小,反应器渗透系数越小,处理水量显著减少;且铁粉在处理含铬废水时生成了大量的难溶化合物,容易造成填料堵塞,导致铁粉利用效率不高。因此有必要研制铁粉复合填料,增大填料的渗透性,提高填料处理含铬废水时铁粉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539.
540.
航天器材料空间环境适应性评价技术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航天器及其使用的材料在轨服役期间要经受真空、热循环、辐照、原子氧及碎片等空间环境的作用,航天器材料的空间环境适应性是其区别于其它材料的一项重要质量特性,评价其适应性是航天器材料质量保证工作的重要内容。推进评价技术的发展,实现航天器材料质量,可以保证各个环节中对材料空间环境适应性的有效分析、评估与控制,是促进航天器可靠性提升所面临的一项重大问题。针对原材料选用、认定、复验等环节中的应用需求,分析了空间环境适应性评价技术目前存在的差距,并对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