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09篇 |
免费 | 411篇 |
国内免费 | 100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12篇 |
废物处理 | 72篇 |
环保管理 | 77篇 |
综合类 | 651篇 |
基础理论 | 169篇 |
污染及防治 | 294篇 |
评价与监测 | 42篇 |
社会与环境 | 44篇 |
灾害及防治 | 5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8篇 |
2024年 | 32篇 |
2023年 | 45篇 |
2022年 | 88篇 |
2021年 | 84篇 |
2020年 | 68篇 |
2019年 | 55篇 |
2018年 | 53篇 |
2017年 | 72篇 |
2016年 | 71篇 |
2015年 | 71篇 |
2014年 | 58篇 |
2013年 | 69篇 |
2012年 | 64篇 |
2011年 | 78篇 |
2010年 | 69篇 |
2009年 | 68篇 |
2008年 | 67篇 |
2007年 | 42篇 |
2006年 | 48篇 |
2005年 | 49篇 |
2004年 | 46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17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30篇 |
1999年 | 23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25篇 |
1996年 | 17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122.
Gas/particle partitioning of atmospheric PCDD/Fs in a satellite town in Eastern Chin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eng-xia Xu Jian-hua Yan Sheng-yong Lu Xiao-dong Li Tong Chen Ming-jiang Ni Hui-fen Dai Fei Wang Ke-fa Cen 《Chemosphere》2009,76(11):1540-1549
Gas/particle partitioning of 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s and dibenzofurans (PCDD/Fs) in ambient air was investigated in a satellite town in Eastern China from April 2007 to January 2008 comprehending large temperature variations (from 3 to 34 °C, daily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molecular structure and ambient temperatures are the three major factors that govern the gas/particle partitioning of atmospheric PCDD/Fs throughout the year. Generally, good agreements were obtained (except for winter) between measured particulate fractions and theoretical estimates of both the Junge–Pankow adsorption model and Harner Bidleman absorption model using different sets of subcooled liquid vapor pressure and octanol–air partition coefficient (Koa), respectively. Models utilizing estimates, derived from gas chromatographic retention indices (GC-RIs), are more accurate than that of entropy-based. Moreover, during winter, the Koa-based model using the GC-RIs approach performs better on lower chlorinated PCDD/Fs than that of -based. Furthermore, possible sources of mismatch between measured and predicted values in winter (3–7 °C) were discussed. Gas adsorption artifact was demonstrated to be of minor importance for the phenomena observed. On the other hand, large deviations of slopes (mr) and intercepts (br) in logKp vs. plots from theoretical values are observed in the literature data and these are found to be linearly correlated with ambient temperatures (P<0.001) in this study.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non-equilibrium partitioning of PCDD/Fs in winter may b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the colder temperatures that may have slowed down the exchange between gaseous and particulate fractions. 相似文献
123.
重庆城区大气颗粒物的元素、离子及物相组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X-射线能谱(EDX),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I)对重庆市区大气颗粒污染物的元素组成,离子,物相组成进行顾研究,EDX检出了S,Cl,K,Ca,Ti,Cr,Mn,Fe,Cu,Se,Sr,Zr,Rb,Ga,Hg,Zn,Ni元素,FT-IR光谱发现主要存在SO4^2-,NH4^ 和NO3^-,XRD结果表明存在CaSO4.2H2O,α-SiO2,(NH4)2Ca(SO4)2.2H2O,(NH4)2SO4等4个主要物相以及Fe3O4,CaCO3等物相,初步讨论了重庆大气颗粒物的污染来源及其时间,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24.
对2016年、2017年采暖季太行山沿线传输通道城市大气中PM2.5的OC、EC和水溶性离子进行分析,并利用特征组分比值和元素富集因子变化研究该传输通道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2017年采暖季通道整体较2016年同期空气质量改善良好,PM2.5浓度由2016年的171.86μg/m3下降为123.90μg/m3.太行山中部城市2017年采暖季较2016年同期PM2.5浓度下降显著,2a采暖季SNA离子(SO2-,NO3-,NH4+ 3种离子总称)浓度与占比呈现\"北低南高\",加之SNA/EC比值\"北低南高\",表明南部城市二次无机生成较为严重.而OC、EC浓度与占比呈现\"北高南低\",Cl-/K+比值和元素Zn、Ba的富集因子北部均高于南部,表明北部城市可能受燃煤和机动车源等一次排放影响较大;各城市2017年采暖季SO2、NO2、CO浓度有所下降,且均呈现\"北高南低\"趋势,进一步表明北部城市一次排放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25.
实际垃圾焚烧系统中飞灰会在尾部烟道堆积并在受热后发生二噁英的再生成、热降解及向烟气解析等协同作用.本文研究了半干法脱硫塔前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在受热过程中二噁英的质量变化及其气固相分布情况,重点研究了反应温度、含氧量及硫胺基复合阻滞剂的添加等对飞灰中二噁英热解析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50 ℃时飞灰析出的气相二噁英很少,而450 ℃时气相二噁英的比例高达99.7%;氧含量对飞灰中二噁英的热解析特性影响较大,当氧含量为6%时,气相二噁英的析出量最大,达到2.87 ng · g-1;350 ℃时添加硫胺基复合阻滞剂后二噁英总量明显下降,表明阻滞剂能够抑制二噁英再合成,但气相中二噁英的比例从47.69%上升到87.50%. 相似文献
126.
127.
采用发光细菌试验和umu试验,分别考察了二氧化氯投加量和反应时间对污水二氧化氯消毒后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二氧化氯消毒剂投加量的增加,消毒后水样的急性毒性不断增大,但遗传毒性逐渐减小后趋于稳定.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二氧化氯的消耗量不断增大,消毒后水样的急性毒性先增大后减小,遗传毒性逐渐减小后趋于稳定.由于消毒条件对污水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有着不同的影响,说明污水中产生急性毒性和产生遗传毒性的物质不同,对于某一种污水,通过控制消毒条件可以使消毒后污水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都较低. 相似文献
128.
西南酸雨区为我国主要酸雨沉降区,且是全球三大喀斯特集中分布区之一.本文将该区9个地点的降雨资料进行了总结、整理和分析,数据包括pH值和主离子成分(Cl~-、SO_4~(2-)、NO_3~-、Ca~(2+)、NH_4~+、Mg~(2+)、K~+、Na~+).该地区降雨中的主要阴离子为SO_4~(2-)和NO_3~-,主要阳离子为Ca~(2+)和NH_4~+.与我国其它地区相比,其酸性离子、碱性离子和总离子浓度均普遍高于东南地区、而低于我国北方地区.西南酸雨区主要以pH值为4.5~5.6的弱酸性降雨为主,占总降雨频次的58%左右.根据酸、碱性离子的相关性、中和因子等分析结果,该区雨水中的酸性物质可能受到了碱性离子的中和作用,其中起主要中和作用的离子为Ca~(2+)和NH_4~+.将该区雨水pH值和酸、碱性离子浓度与我国其它地区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西南酸雨区降雨受到的中和作用要强于东南地区,但弱于北方地区的降雨.通过对西南酸雨区降雨中主要离子来源的分析和估算,降雨中的酸性离子SO_4~(2-)和NO_3~-主要来自于人为污染;99.7%的Ca~(2+)和84.0%的Mg~(2+)为陆源贡献,这可能与西南地区碳酸盐岩广泛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129.
以硝酸钙和硅酸钠为原料,采用模板法制备了介孔硅酸钙.探讨了不同模板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十六烷基三甲溴化铵、P123和十六烷基三甲溴化铵-四甲基氢氧化胺)对介孔硅酸钙孔径和表面形貌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BET表面分析和红外光谱(FT-IR)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其对含Pb2+和Cu2+模拟废水的吸附性能和解吸再生性能,并与活性炭的吸附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十六烷基三甲溴化铵模板剂为模板合成的硅酸钙具有介孔结构,为狭缝孔,孔径主要介于4-50 nm之间,比表面积达158.13 m2·g-1;在298 K下,对Pb2+和Cu2+的吸附容量分别为1.833 mmol·g-1和6.557 mmol·g-1,远比在相同吸附条件下活性炭的吸附容量高.介孔硅酸钙吸附重金属离子为放热反应,主要是表面羟基与重金属离子间配位化学作用.经过5次洗脱再生,对Pb2+的平衡吸附量和吸附率仅分别降低了0.102 mmol·g-1和4.2%,表明其具有优良的吸附/再生性能,有望成为优良的重金属离子吸附材料. 相似文献
130.
大气颗粒物致机体损伤的OH自由基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可吸入大气颗粒物浓度上升与人群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上升密切相关.毒理学实验和人体暴露研究显示可吸入大气颗粒物可导致机体广泛的损伤,但其致毒机制尚未明确.大量体内和体外研究表明了活性氧在颗粒物致毒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中OH自由基具有极高的反应活性,是可吸入颗粒物致毒的重要机制.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综述了OH自由基可能造成的大分子损伤、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暴露引发机体产生OH自由基的分子机制以及生物体系中OH自由基的检测手段,并对该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