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850篇 |
免费 | 714篇 |
国内免费 | 5945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443篇 |
废物处理 | 1922篇 |
环保管理 | 3563篇 |
综合类 | 10754篇 |
基础理论 | 7835篇 |
环境理论 | 6篇 |
污染及防治 | 11124篇 |
评价与监测 | 2183篇 |
社会与环境 | 1941篇 |
灾害及防治 | 738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15篇 |
2022年 | 886篇 |
2021年 | 758篇 |
2020年 | 546篇 |
2019年 | 603篇 |
2018年 | 848篇 |
2017年 | 971篇 |
2016年 | 1321篇 |
2015年 | 1363篇 |
2014年 | 1728篇 |
2013年 | 3347篇 |
2012年 | 1922篇 |
2011年 | 2191篇 |
2010年 | 1746篇 |
2009年 | 1729篇 |
2008年 | 1891篇 |
2007年 | 1877篇 |
2006年 | 1681篇 |
2005年 | 1313篇 |
2004年 | 1130篇 |
2003年 | 1242篇 |
2002年 | 1140篇 |
2001年 | 1287篇 |
2000年 | 1043篇 |
1999年 | 859篇 |
1998年 | 692篇 |
1997年 | 594篇 |
1996年 | 621篇 |
1995年 | 553篇 |
1994年 | 484篇 |
1993年 | 420篇 |
1992年 | 390篇 |
1991年 | 295篇 |
1990年 | 281篇 |
1989年 | 273篇 |
1988年 | 240篇 |
1987年 | 188篇 |
1986年 | 151篇 |
1985年 | 150篇 |
1984年 | 184篇 |
1983年 | 172篇 |
1982年 | 204篇 |
1981年 | 146篇 |
1980年 | 120篇 |
1979年 | 154篇 |
1978年 | 121篇 |
1977年 | 108篇 |
1976年 | 101篇 |
1975年 | 87篇 |
1974年 | 9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112.
污水集中处理厂污水中金属(重金属)的分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系统地建立集中污水处理装置是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发展方向之一,在工业发达国家已相当普及,本文分析了美国和加拿大污水集中处理厂原污水和常用治理流程各工序中金属(重金属)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由于地理,气候,人口,特别是工业分布的影响,原污水中金属含量会有较大变化,因为变化范围大且超过排放标准2-10倍(按均值计),在设计和评价时应予化重点考虑的几种金属为:Cd,Cu,Cr,Pb,Ni和Zn,经典型的沉淀-活性污泥工艺处理后,金属除去率大于80%,可以满足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13.
王德铭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1993,(4)
本文探讨了江汉平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主导思想。作者强调该问题应从更高层次和更大范围来考虑,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持续性生态系统的研究是重要的,要结合人类生存和发展考虑生态环境战略;分析了这一地区的农业资源发展、水利及农村能源等的优势及问题,并提出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4.
本文用气相色谱仪同步检测霉变玉米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二乙酰氧基镳草镰刀菌烯醇、T-2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四种镰刀菌毒素,并筛选出较理想的衍生化试剂和衍生化条件。确定从玉米中对极性不同的四种毒素都有较高回收率的萃取、净化程序。建立了玉米中四种毒素的系统检测方法。本方法对四种毒素的回收率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15.
<正>恢复灾害影响生计和生活条件社区的恢复重建及设施改善,努力减少灾害造成的后果。评论:紧急状态结束后,恢复和重建任务开始,根据已存在的战略和政策,明确体制上的责任,促进公众参与的复原方案和行动,提高公众参与救灾的意识,这是制订和执行减少灾害风险措施的一个宝贵机会,并适用重建得更好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6.
117.
外循环厌氧处理工艺中布水和三相分离的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水处理中的布水设备和三相分离设备存在很多缺点,通过旋流配水装置和传统配水装置、小间距斜板三相分离装置和传统三相分离装置的比较试验,研究了旋流配水装置和小间距斜板三相分离装置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膨胀率的条件下,旋流配水装置所需的回流量小,能耗相对较少;在水力上升流速为8 m/h时,采用旋流配水装置进水时,污泥分布曲线较平缓,污泥在高度上分布较均匀,而采用传统配水装置进水时,污泥主要分布在反应器底部,污泥浓度分布不均匀;在上升流速相同的情况下,采用小间距三相分离装置的反应器出水携带的颗粒污泥浓度较小;在相同的进水COD浓度时,小间距三相分离装置分离的沼气量较多.改进的布水和三相分离装置的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的布水和三相分离装置. 相似文献
118.
119.
J. Arogo Ogejo R.S. Senger R.H. Zhang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Oxford, England : 1994)》2010,44(30):3621-3629
The development of process-based models to estimate ammonia emissions from animal feeding operations (AFOSs) is sought to replace costly and time-consuming direct measurements. Critical to process-based model development is conducting sensitivity analysis to determine the input parameter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that contribute most to the variance of the model output. Global and relative sensitivity analyses were applied to a process-based model for predicting ammonia emissions from the surface of anaerobic lagoons for treating and storing manure. The objectives were to compare global sensitivity analysis (GSA) to relative (local) sensitivity analysis (RSA) on a process-based model for ammonia emissions. Based on the first-order coefficient, both GSA and RSA showed the model input parameters in order of importance in process model for ammonia emissions from lagoon surfaces were: (i) pH, (ii) lagoon liquid temperature, (iii) wind speed above the lagoon surface, and (iv) the concentration of ammoniacal nitrogen in the lagoon. The GSA revealed that interactions between model parameters accounted for over two-thirds of the model variance, a result that cannot be achieved using traditional RSA. Also, the GSA showed that parameter interactions involving liquid pH had more impact on the model output variance than the single parameters: (i) temperature, (ii) wind speed, or (iii) total ammoniacal nitrogen.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GSA provides a more complete analysis of model input parameter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on the model output compared to RSA. A comprehensive tutorial regarding the application of GSA to a process model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20.
疏水改性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制备及其絮凝性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水溶液共聚合法,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和2-乙烯基吡啶(2-VP)为共聚单体合成了疏水改性阳离子聚丙烯酰胺P(AM-DAC-2VP),并用红外光谱仪和核磁共振光谱仪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w(2-VP)为1.0%、w(DAC)为30%、活性污泥pH为5、P(AM-DAC-2VP)加入量为25mg/L时,P(AM-DAC-2VP)对本实验的活性污泥絮凝能力最强,上清液透光率为92.1%;P(AM-DAC-2VP)比同条件下制备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P(AM-DAC)具有更好的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