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4篇
  免费   203篇
  国内免费   801篇
安全科学   211篇
废物处理   149篇
环保管理   291篇
综合类   1760篇
基础理论   515篇
污染及防治   788篇
评价与监测   153篇
社会与环境   151篇
灾害及防治   1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232篇
  2013年   291篇
  2012年   288篇
  2011年   283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199篇
  2008年   219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891.
铜绿微囊藻、四尾栅藻和小环藻竞争实验培养基的选择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杨苏文  金相灿  姜霞 《生态环境》2006,15(1):129-133
改变培养基的氮源形态和碳源浓度,研究铜绿微囊藻、小环藻和四尾栅藻的单藻增长行为,筛选适宜的培养基作为混藻竞争实验的共培养基。研究表明,铜绿微囊藻和四尾栅藻在氨氮培养基中的最大生物量K和最大比增长速率r均不及以硝态氮为氮源的培养基;添加高浓度HCO3-(NaHCO3 1.410 mmol/L)能够提高铜绿微囊藻和四尾栅藻藻细胞对氨氮的吸收能力;较低碳源浓度(NaCO3 0.0943 mmol/L)的培养基中,四尾栅藻的初始比增长速率及生物量远高于铜绿微囊藻,但其最大比增长速率r低于铜绿微囊藻,在实验的第10天左右铜绿微囊藻的生物量超过四尾栅藻;小环藻不能在较高浓度碳源(NaHCO3 1.504 mmol/L)下存活;铜绿微囊藻、四尾栅藻与小环藻均可在以氨氮(HA)或硝态氮(HN)为氮源的培养基中单独培养并达到实验所需生物量,因此,HN和HA可以作为实验室内这三种藻共培养适宜的培养基,为今后研究藻类种间资源竞争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92.
泥炭净化含油污水的技术和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泥炭比重小,重量轻,富含有机质,是一种吸附能力很强的吸油。本文通过大量试验论述了泥炭净化含油污水的实验条件和方法。结果表明,泥炭经热加工处理后,由原来的亲水性变成疏水性,在含油污水中实现吸油而不吸水;采用不同的净化方式效果不同,静态方式泥炭可吸附其自身重量的5-10倍的油,动态吸油高达10倍以上。藓类泥炭,草本泥炭及木本泥炭对油的吸附效果不同,分别可吸附油6L/kg-9.5L/kg,4L/kg-8  相似文献   
893.
麦饭石对Pb2+离子吸附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夏畅斌 《环境化学》2000,19(5):436-440
本文研究了水溶液中麦饭石对Pb^2+离子去除的反应动力学,考察了MFS粒度、溶液PH值和铅离子的初始浓度对吸附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MFS对Pb^2离子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PH值是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Pb^2+离子吸附的最初速率与浓度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离子交换和表面络合反应是主要吸附形式。  相似文献   
894.
Six ponds of age 3 were selected 45 km north from Suzhou in the Tailake region, and research conducted 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cycling in P. vannanmei(Penaeus vannanme) ponds and M. nipponense(Macrobrachium nipponense) hatchery ponds under normal management. Two treatments each had three replications. The results confirmed that feed was the major path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put, each accounted for 61.24%(193.81 kg ha–1) and 81.08%(45.20 kg ha–1) of the total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put for P. vannanme ponds; the values for M. nipponense ponds were 43.93%(86.31 kg ha–1) and 57.67%(14.61 kg ha–1), respectively. Water pumped into ponds contributed on average 83.57 kg ha–1 nitrogen and 8.48 kg ha–1 phosphorus for P. vannanmei ponds, and 87.48 kg ha–1 nitrogen and 7.00 kg ha–1 phosphorus for M. nipponense hatchery ponds. Shrimp harvest recovered 102.81 kg ha–1 nitrogen (32.94% of the total nitrogen input) and 7.94 kg ha–1phosphorus (14.23% of the total phosphorus input) for P. vannanme ponds; and 43.94 kg ha–1 nitrogen and 4.46 kg ha–1phosphorus for M. nipponense hatchery ponds. The sum of nitrogen losses through volatilization, denitrification and sedimentation was 173.62 and 122.39 kg ha–1, 54.86% and 62.29% of the total nitrogen input for P. vannanme ponds and M. nipponense hatchery ponds, respectively. Sediment accumulated 41.46 and 14.63 kg ha–1 phosphorus, 74.37% and 64.85% of the total phosphorus input for P. vannanm ponds and M. nipponense hatchery ponds. Draining and seeping caused 40.06 kg ha–1 nitrogen (12.66% of total nitrogen input) and 6.36 kg ha–1 phosphorus (11.40% of total phosphorus input) loss to the surrounding water from P. vannanme ponds in 114 days; 30.14 kg ha–1nitrogen (15.34% of the total input) and 4.45 kg ha–1 phosphorus (17.57% of the total input) to channel water from M. nipponense hatchery ponds in 87 days, respectively. Countermeasures for sustainable pond management include improving feeds and feeding, sediment treatments, machine aerating, chemicals with no pollution, and integrated fish-shrimp cultivation.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for pond and methods to reduc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loading into surrounding water from drainage are elucidated.  相似文献   
895.
自1800s以来,经过2个世纪的发展,针对水体突发污染事件的在线生物监测技术越来越完善,其所采用的分析指标主要包括生物行为变化(1900s至目前)、生物新陈代谢变化(1800s至目前)和生物电变化(1980s至目前)等3种,其中,应用最广泛、发展最完善的为基于生物行为指标的在线生物监测技术。进入21世纪以来,在线生物监测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和普遍应用。中国、美国、德国、韩国和瑞典等国家已经大规模应用基于不同生物指标的在线生物监测技术,以实现对水体突发污染事件的有效监管。随着计算和分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线生物监测技术也会越来越完善,在维持社会稳定、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保障人民饮水安全方面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96.
水环境中耐热大肠菌群的抗生素耐药性与质粒谱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滤膜法、mFC培养基从5种水体中分离出疑似耐热大肠菌162株,用API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到种,以Kirby-Bauer法分析其对人畜常用10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碱裂解法小量制备各菌株质粒DNA做质粒谱分析.结果表明,埃希氏大肠杆菌为优势菌,占分离菌总数的96.3%.除分离自泉水的3株外,其它菌株都对3种及3种以上抗生素耐药,多重耐药率为98.1%.不同水体分离菌株对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链霉素的耐药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5).92株菌(56.8%)提取到大小为0.90~158.83kb、数量为1~6个的质粒,有81种质粒谱型.70株(43.2%)未提取到质粒的细菌中有67株为多重耐药.具有相同质粒谱型的菌株耐药谱都不相同.未发现质粒谱与抗生素耐药性间有明显相关性.图1表3参15  相似文献   
897.
对U型截面弯曲件失稳起皱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板材成形性能实验及起皱模拟实验,对失稳起皱原因进行了分析,为类似的异型截面弯曲件起皱的预防提供了可行的实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98.
基于监测样本信息的水环境系统权重分配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水环境系统权重分配问题,从建筑系统客观背景入手,以环境因子监测样本资料为信息源,通过构造关联信息矩阵,并采用旋转正交转变换的主成分分析法,定量地描述了交五因子在整体系统的贡献,最后依贡献量大小识别对应各个因子的权重值,实例表明,该方法物理意义清晰结果客观合理。  相似文献   
899.
为查明硫酸工业中主要重金属的危害以及不同制酸工艺产生的危害差异,对辽宁省主要生产硫酸企业进行了调研,并应用MEG法,对矿石原料中重金属的含量进行了数学模型分析。  相似文献   
900.
各级环境监测部门通过加强自身监测能力建设和进行实战演练应对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本文通过已制定的环境突发污染事故应急预案,阐述了如何加强能力建设,以及在实施演练过程中取得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