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2篇 |
免费 | 44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0篇 |
废物处理 | 8篇 |
环保管理 | 15篇 |
综合类 | 77篇 |
基础理论 | 22篇 |
污染及防治 | 47篇 |
评价与监测 | 4篇 |
灾害及防治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16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5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亚铁催化声化学降解罗丹明B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了不同金属离子对罗丹明B的声化学降解作用,发现超声时加入Fe^2+反应速率常数为单独超声波降解时的1.6倍,反应在前5h内符合假一级动力学。研究了亚铁离子强化声化学对罗丹明B的降解作用,考察了Fe^2+用量,溶液初始pH值,曝气,反应温度和超声功率等因素对脱色速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酸性条件有利于染料的脱色;有曝气时的声化学脱色速率常数是单独超声时的6倍;声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较低,反应在低温就可以进行;超声功率的改变对脱色速率的影响不大。UV-VIS扫描图谱显示,染料在225nm和256nm处的紫外吸收明显降低,初步探讨了罗丹明B的降解机理。 相似文献
72.
湘中矿区塘、水库等灌溉水体及其底泥重金属超标问题日益凸显,研究选取石灰、水稻秸秆生物炭和人造沸石等3种环境友好型土壤重金属阻控材料,通过室内玻璃柱模拟静止水体实验探讨水面缓慢撒施阻控材料对上覆水重金属Cd去除与底泥Cd有效性影响。为期60 d的实验结果显示,1%(0~20 cm表层底泥质量分数)的单一石灰、生物炭、沸石与石灰+生物炭+人造沸石配方(质量比1∶1∶1)4种处理均可明显快速去除上覆水中水溶态Cd质量浓度,其中石灰效果最佳,沸石效果最差,石灰与3种阻控剂组配处理均可使上覆水中水溶态Cd质量浓度由20 μg·L-1以上降至10 μg·L-1,符合我国灌溉水Cd的限定标准。阻控材料自然沉积在底泥表面后对5 cm处底泥水溶液Cd质量浓度具有一定的消减效应,沸石效果优于石灰、生物炭处理,其中\"石灰+生物炭+沸石\"的不同粒径阻控材料组配方式效果最佳。石灰、生物炭、沸石及3种阻控剂组配处理60 d后底泥pH值依然略高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可交换态Cd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结果可为塘库型水体上覆水及底泥Cd等重金属污染的生态风险降低及控制措施研究提供科学参考与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73.
74.
李向东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20,(1):17-21
通过海产品加工生产污水处理站“设计—施工—系统联调联试”的全过程,对其污水性质及特点进行分析,采取以“气浮+ICER生化”为核心的污水处理工艺,结合污水处理系统联调联试,从提温降盐、确定混凝剂投放量及活性污泥培养驯化等方面进行工艺改进,以确保污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75.
催化燃烧法处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生产废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催化燃烧法处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生产过程排放的含乙醛、2-甲基-1,3-二氧戊烷、乙二醇的废气,用进口Pt Pd/Al2O3-CeO2球状催化剂作废气催化燃烧的催化剂。在催化燃烧反应器床层空速为20000h^-1、催化剂用量为935mL、反应器入口温度为250℃、进口废气总烃质量浓度为2555~5099mg/m^3的条件下,处理后废气的总烃质量浓度为1~38mg/m^3,远低于120mg/m^3的国家排放标准,且总烃去除率达到98.6%~100%,乙醛质量浓度小于99mg/m^3,低于125mg/m^3的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6.
77.
为评估海上平台泄漏天然气的爆燃事故后果,应用ANSYS Fluent软件模拟研究平台分离器泄漏天然气爆燃的演化过程。首先,根据海上平台结构和设备设施布置情况,建立平台三维模型;然后,探究天然气爆燃事故的爆燃超压、燃烧温度和燃烧热辐射强度3个关键参数的时空分布特征;最后,分析多种危害情况下的危险区域和影响范围,并从工程角度提出安全防范建议。结果表明:爆燃超压对三相分离器和加热器撬的影响最严重,井口区采油树、实验室和中控室等设备设施受超压影响较小,爆燃超压对人体伤害的最小安全距离为点火源下风侧22.5 m;燃烧产生的高温对设备设施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三相分离器、井口区采油树和平台立柱,对人员的伤害范围会延伸至上层甲板生活楼区域;火灾热辐射会造成下甲板设备设施变形破坏,持续的热辐射作用会造成作业人员烧伤。 相似文献
78.
为完善民航安全绩效体系建设,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其健康发展,参考“空客飞行品质监控项目”和企业QAR监控项目,结合指标重要性分析和一线人员、专家的有关建议,构建飞行安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基于混合型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和TAN模型设计运输航空飞行安全绩效模糊动态评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能够满足航空公司对安全绩效评估的需求。 相似文献
79.
某冶炼厂污染场地抽出-处理技术优化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某冶炼厂实际污染场地为例,建立了水流和溶质运移耦合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的井数、不同的单井抽水量、不同的井间距的组合建立了抽水方案79组,将各抽水方案进行不同权重的加权平均计算,得到的较集中的方案为最佳。此方法得出的方案较其他方法得到的方案优化性强。因此加权平均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可为实际工程提供可行性证据。 相似文献
80.
SBR短程脱氮系统中亚硝酸盐积累对生物除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SBR工艺处理实际生活污水,通过控制好氧段的DO浓度及曝气时间,实现了短程硝化反硝化,并考察了短程硝化引起的亚硝酸盐积累对生物除磷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没有补充外碳源的情况下,好氧阶段NO2--N的积累低于10mg·L-1时,聚磷菌的吸磷及放磷能力没有受到影响,好氧出水磷浓度基本维持在1mg·L-1以下;当NO2--N浓度达到20mg·L-1时,好氧出水磷酸盐浓度升至5mg·L-1左右,聚磷菌的释磷量和吸磷量明显下降,系统除磷性能恶化.向系统中投加碳源(初始COD 200mg·L-1),20d后除磷性能恢复.经分析,好氧阶段高达25~30mg·L-1的亚硝酸盐积累并没有对聚磷菌好氧吸磷产生抑制作用.除磷性能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一定浓度的亚硝酸盐进入厌氧段,反硝化菌与聚磷菌竞争碳源,碳源不足时导致聚磷菌合成聚羟基烷酸(PHA)的量减少,好氧吸磷量随之减少,最终导致系统除磷性能恶化.亚硝酸盐对聚磷菌厌氧代谢影响的静态批次试验表明,作为一种抑制剂,高达30mg·L-1的亚硝态氮没有对聚磷菌的厌氧释磷产生抑制;碳源充足情况下,30mg·L-1的亚硝态氮对聚磷菌合成PHA没有影响,但在碳源不足的情况下,厌氧段反硝化引起的碳源竞争导致聚磷菌PHA合成量和释磷量减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