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7篇
安全科学   20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55篇
基础理论   29篇
污染及防治   30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重庆市不同材质路面径流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采集和监测2010年雨季重庆市同一区域的2条不同材质公路的3次降雨径流过程水样,研究了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径流的污染特征和差异.结果表明,2种材质路面径流中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和总磷(TP)的次降雨平均浓度(EMC)均超过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V类水质标准(GB 3838—2002);沥青路面径流中总悬浮物(TSS)、COD和TP的浓度明显高于水泥路面,分别为水泥路面的2.05、1.35和1.27倍;沥青路面污染物的初始浓度普遍高于水泥路面,TSS和TP浓度最大值的出现时间滞后于水泥路面.在2010年6月19日、7月4日和7月9日的3场降雨事件中,沥青路面30%径流量与此时径流污染物浓度之比的平均值(FF30)分别为水泥路面的1.26、1.07和1.32倍.沥青路面坑槽较多和成分复杂是导致其表现出不同于水泥路面的径流污染特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2.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factors influencing rural-urban labor migration in China, particularly the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insurance (RCMI) in the year 2003. With the support of data analysis from the year 2000, 2004 and 2006, clear linear correlations are found between gender, income, health condition and rural-urban labor flow, whereas the impact of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status are more complicated. More importantly, results from regression show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RCMI in countryside of China not only inhibits rural residents from seeking employment outside the village, but also pulls back rural people who have already worked in cities. When regional dimension is concerned, the pure composite effect of RCMI on rural labor flow is less significant in coastal areas with better economic performance and medical service.  相似文献   
53.
在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下,国家层面与各省份均在积极推动碳减排。电力行业作为我国最大的排放部门成为减排重点之一,然而电力行业存在的隐含碳排放造成实际排放低估,省际间碳转移导致省级碳减排不公平问题突出。因此识别电力行业全周期碳足迹,尤其是不同省份的隐含碳足迹以及省际间的转移碳足迹特征,有助于正确评估电力行业碳排放,科学界定不同省份的碳减排责任并合理分配。通过构建电力行业全周期点-流模型以揭示电力产业链中存在的能源活动,进而明确基于用电侧考虑的2018年全周期碳足迹,并刻画碳隐含度与碳转移依赖度指标来分析电力行业的隐含碳排放与省间转移碳排放。研究表明:(1)我国电力行业全周期碳排放系数为689 g/(kW·h),排放量为4.747×109t,其中北方大部分地区排放系数偏高,山东最高达891 g/(kW·h),南方地区偏低,云南最低仅101 g/(kW·h)。(2)全国电力行业全周期碳隐含度为8.95%,东南沿海贫煤省与煤炭生产高排放省的碳隐含度偏高,贵州最高达14.63%,西北、华北富煤省的碳隐含度偏低,新疆最低仅4.94%;全国隐含碳排放量为4.25×108t,广东隐含碳排放量最高达5.0×107t,青海最低仅1.17×106t。(3)全国电力行业全周期碳转移量为9.26×108t,约占排放总量的19.5%,电力与煤炭自给率越低的省区对外碳转移依赖度越高,其中北京最高达71.24%;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安徽、新疆、贵州是主要碳转入省,总转入7.11×108t,其中内蒙古最高达2.64×108t;江苏、浙江、广东、山东、河北、北京、辽宁、河南、上海是主要碳转出省,总转出6.92×108t,其中江苏最高达1.12×108t;全国共有240对省存在碳转移,其中有102对的转移量超过1.0×106t。在研究基础上,提出相应建议推动省级电力行业公平合理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54.
江苏鼎豪再生资源设备有限公司2012年成功开发了大型废钢破碎线,采用PLC并基于Profibus-DP总线构成监督控制与采集(SCADA)系统。用模糊控制思想实现了破碎机的自动加料控制,并采用组态软件WINCC开发了操作、监控界面,在控制室实现了对整条破碎生产线进行控制与监控。  相似文献   
55.
高水分蔬菜废物和花卉、鸡舍废物联合堆肥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以滇池流域的典型农业废物蔬菜、花卉废物和鸡舍废物为原料,进行了不同配比的联合堆肥中试研究.一次发酵采用温度反馈通气量控制的静态好氧堆肥系统,二次发酵采用周期性翻堆自然腐熟.在一次发酵阶段,堆体温度在55℃以上保持至少3d,最高温度达73.3℃,可有效杀灭致病菌;堆体含水率从75%降低到56%,多余水分得到快速去除;有机质从65%降低到50%,pH值稳定在8.二次发酵后堆肥产物的腐熟度和养分分析结果表明,产物稳定性好,养分含量高.通过堆肥工艺的优化控制,蔬菜废物、花卉废物和鸡舍废物联合堆肥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堆肥产品,废物还田能有效减少固体废物非点源污染、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56.
农业区氨氮流失模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定量分析了农田降水、产流,下渗,排水,蒸散发,灌溉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数学方程式,采用Langmuir等温线动态描述土壤中氨氮吸附与两相平衡状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模拟随农业排水和产沙的充失数学模型,并以江苏省锡澄农业区为例说明了这一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57.
好氧颗粒污泥是一项极具潜力的新型污水生物处理技术,但颗粒结构易失稳是瓶颈问题.本文围绕反应体系水力条件与颗粒污泥稳定性的相互关系,以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运行过程接种污泥(0d)、形成初期颗粒污泥(30d)和稳定颗粒污泥(90d)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水力条件下颗粒污泥聚集形式和表面性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接种絮体污...  相似文献   
58.
单克隆抗体间接竞争ELISA测定水体中氟虫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制备了氟虫腈单克隆抗体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水体中氟虫腈测定的间接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法 .在优化条件下 ,氟虫腈测定的线性浓度范围为 1 0 -1 μg·L-1 ~ 1 0 3μg·L-1 ,最低检出浓度 (I1 0 )为 0 0 8μg·L-1 ,检测灵敏度 (I50 )为6 6 8μg·L-1 ;常见的几种与氟虫腈结构类似的农药的交叉反应率均低于 1 % ,不干扰氟虫腈的检测 ;2 0 %丙酮、5 %甲醇、2 %二甲基甲酰胺、2 %乙腈和 2 %乙酸乙酯基本不影响免疫测定 .利用建立的间接竞争性ELISA方法检测不同水样中氟虫腈 ,结果表明不同水样均可直接进行测定 ,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符合残留测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59.
湖水源热泵系统尾水排放对湖泊富营养化进程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向阳  周健 《环境工程学报》2010,4(9):1945-1949
以重庆市开县人民医院湖水源热泵工程为例,通过对该工程运行期间尾水受纳湖泊水域水温、氮、磷和浮游植物的长期监测,研究了湖水源热泵系统尾水对湖泊富营养化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系统的长期运行导致了排放口附近水域水温的升高;当系统温排水水温在30℃以下时,温排水造成的温升使得排放口附近氮、磷含量升高,蓝、绿藻数量大幅增加,加速了湖泊的富营养化进程;当温排水水温达到33℃以上时,过高的温度会抑制藻类的生长。冷排水使湖泊排放口近水域浮游植物总量降低,且硅藻占总藻的比例增大,冷排水同时抑制了蓝藻和其他一些藻类的生长,对湖泊富营养化有一定缓解作用。但另一方面,由于温差较小,且冷排水的扰动作用加速了湖泊沉积物中营养盐的释放,因而冷排水对湖泊富营养化进程又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0.
Ni L  Acharya K  Hao X  Li S 《Chemosphere》2012,88(9):1051-1057
The goals of this work were to isolate and identify an anti-algal compound from extracts of Artemisia annua and study its mode of action on Microcystis aeruginosa. The anti-algal compound was isolated from the extracts using column chromatography and activity-guided fractionation methods. Artemisinin with strong anti-algal activity was identified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and 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The EC50 of artemisinin on M. aeruginosa was 3.2 mg L−1. Artemisinin decreased the soluble protein content and increased the superoxide dismutase activity and ascorbic acid content of M. aeruginosa, but exerted no effect on soluble sugar content.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e mode of action of artemisinin on algae may primarily be the increasing level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in algae cells. The results of our research could aid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anti-algal substances and lead to further study of mechanisms of inhibitory effect on alga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