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5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900篇
安全科学   253篇
废物处理   169篇
环保管理   237篇
综合类   1704篇
基础理论   461篇
污染及防治   648篇
评价与监测   180篇
社会与环境   210篇
灾害及防治   16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243篇
  2013年   236篇
  2012年   223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云南地处亚欧大陆.受印度洋板块和横断山脉石灰岩层挤压.地震灾害十分频繁。据有关资料记载,仅清朝至民国三百多年间.就曾发生各种大、小地震100多次。由于震后没得到及时抢救,老百姓家破人亡,有的一个村子震后仅幸存几人.其景十分悲惨。  相似文献   
152.
肖华 《防灾博览》2007,(3):44-44
雷电是自然界中一种异常激烈的声、光、电现象。它产生于雷雨云中荷电中心与大地之间的放电过程,也可产生于云中或云际正负荷电中心之间的放电过程。前者是地闪,后者是云闪。雷电放电过程形成强大的闪电电流,其峰值通常为上万安培,有时高达20万安培,同时辐射强烈的电磁波和强光,震荡冲击波发出雷声。雷击,每年导致世界上成千上万人丧命,电力、建筑、森林、航空航天、电信通讯遭受严重破坏,导致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53.
身体一旦酸碱不平衡,也就是说偏酸性时,会感到周身乏累、腰酸腿疼、头晕耳鸣、失眠健忘、便秘或腹泻等,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疾病。  相似文献   
154.
鲁实  郭冰  晓萍 《防灾博览》2007,(5):40-43
2007年是历史上的灾难年。由于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我国多个省市发生了各种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水、泥石流、滑坡、飓风等,尤其是洪涝灾害,经济损失惨重。另有朝鲜、缅甸以及南亚的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也成了一片泽国;就连美国也未幸免于洪灾。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5.
PH3液相催化氧化净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Mn2 和Pd2 为催化剂的吸收液对含低浓度PH3的混合气进行了液相催化氧化净化研究.考察了催化剂配比、混合气中O2浓度、PH3初始浓度、反应温度、气体流量和吸收液pH与PH3净化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催化剂中Pd2 与Mn2 的质量比为1:4时可获得较佳的净化效果;随着混合气中O2浓度的增加,吸收液对PH3的净化效率有所提高;在20~75℃内,低温对PH3净化有利,较适宜的反应温度为20℃;较低的PH3初始浓度和低气体流量均有利于PH3的净化;较高的pH有利于吸收液中催化剂催化效能的发挥.吸收液对PH3的净化效率可达100%,但因吸收液中的金属离子易与催化氧化PH3产生的PO3-4形成沉淀,使金属离子脱离液相催化氧化系统,吸收液失效较快.  相似文献   
156.
针对目前国内污泥处理处置存在的问题,为实现污泥浓缩消化一体化,开发了污泥一体化强化渗滤浓缩自然干化与消化新工艺反应器,并进行了城市水厂污泥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有机负荷为0.8 kg VSS/(m3·d)、平均水力停留时间为8.3 d、污泥停留时间为120 d的条件下,污泥有机物去除率可达到44.4%,排泥含水率达到79.1%,污泥消化与浓缩过程起到了相互促进的作用.渗滤液须抽回至污水处理厂处理.  相似文献   
157.
肖荔人 《环境工程学报》2008,2(12):1724-1728
以硬脂酸共生稀土(RESt3)和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镍(NiDBC)为复合光敏剂研制可环境消纳聚乙烯(PE)地膜,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表征了NiDBC晶体结构,对其光敏调节机理作了初步探讨。将研制的PE地膜进行人工加速老化实验、户外曝晒实验及自然环境土壤填埋试验,以断裂伸长率保留率(F)和羰基指数(CI)作为评价PE地膜的光降解性能指标。结果表明:改变RESt3/NiDBC的用量能生产出不同光降解诱导期的PE地膜,可实现PE地膜降解的可控性;将经生物活性剂表面处理过的白云石粉,N、P、K肥料和RESt3/NiDBC复合光敏剂按一定比例添加到PE地膜中,既能有效提高其降解的彻底性,又可适当改良酸性土壤。  相似文献   
158.
滑坡勘查中的高密度电阻率法异常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某滑坡区为例,使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对滑坡区的异常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获取的视电阻率断面进行了地形校正.结果表明,对于沉积岩地区滑坡,滑坡体与滑床间存在明显的电性差异,根据经过地形改正的滑坡区视电阻率异常特征和断面,更清晰和直观显示了滑坡体的纵横向展布、主滑动面的位置与埋深,进而可圈定滑坡体的规模,从而为滑坡治理提供可靠的地球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159.
肖宏跃  雷行健  雷宛 《灾害学》2008,23(2):37-40
将高密度电阻率法延时性技术应用于地质灾害(堤坝渗漏及岩土体稳定性)监控与预警中是一种创新。结果表明,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延时性勘探能有效地划分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段及位置;同时,还能为灾害治理提供区域性和地下结构方面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0.
In this paper, continuous production of hydrogen through fermentation with liquid swine manure as substrate was researched using a semi-continuously fed fermenter (8 L in total volume and 4 L in working volume). The pH and temperature for the fermenter were controlled at 5.3 +/- 0.1 and 35 +/- 1 degrees C, respectively, throughout the experiment. Three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s (16, 20, and 24 h) were investigated for their impact on the efficiency and performance of the fermenter in terms of hydrogen yield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HRT) has a strong influence on the fermenter performance. An increasing HRT would increase the variation in hydrogen concentration in the offgas. To produce hydrogen with a fairly consistent concentration, the HRT of the fermenter should not exceed 16 h, which, however, did not appear to be short enough to control methanogenesis because the offgas still contained about 5% methane. When methane content in the offgas exceeded 2%, an inverse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hydrogen and methane was observed with a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0.9699. To increase hydrogen content in the offgas, methane production has to be limited to below 2%. Also, keeping oxygen content in the fermenter below 1.5% would increase the hydrogen concentration to over 15%. The product to substrate ratio was found to be around 50% for the fermenter system studied, evidenced by the observation that for every 6 liters of manure fermented, 3 liters of pure hydrogen were produced, which was significant and encourag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