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8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699篇
安全科学   230篇
废物处理   149篇
环保管理   189篇
综合类   1426篇
基础理论   352篇
污染及防治   488篇
评价与监测   168篇
社会与环境   180篇
灾害及防治   15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多环芳烃类化合物(PAHs)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持久性有毒有机污染物,因具有强烈的"三致"作用,业已引起各国环境科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PAHs污染土壤的修复也已成为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以菲为PAHs的代表,研究了黑麦草/苜蓿间作对多环芳烃(菲)污染土壤的修复效应。通过温室盆栽模拟实验,观察到5 mg/kg和50 mg/kg污染水平没有明显抑制黑麦草和苜蓿的生长;黑麦草/苜蓿间作促进了植物对土壤菲的吸收,且间作体系根系富集系数大于单作;土壤中菲的可提取浓度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在菲重度污染土壤上,黑麦草/苜蓿间作修复效果明显优于单作,菲去除率可高达90.53%。因此,对于重度PAHs污染土壤该体系是一种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间作修复体系。  相似文献   
992.
采用超声波-膜生物法(MBR)联合处理垃圾渗滤液,探讨了超声波辐射时间和MBR的水力负荷对COD、NH3-N和TP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1)超声波单独处理时,超声波辐射时间在30~90 s时,COD、NH3-N最大增加率分别34.31%、3.36%,而对TP的去除没有影响;(2)超声波-膜生物(MBR)联合处理时,超声波辐射时间为300 s,MBR的水力负荷为6.4 L/(m2.d)时,COD、NH3-N和TP的最佳去除率分别为92.20%、80.10%和91.12%;MBR的水力负荷为12.8 L/(m2.d),超声波辐射时间在5~20 min时,COD、NH3-N的最佳去除率分别为92.34%、79.93%,TP的浓度低于0.2 mg/L;MBR反应时间为7 h,超声波辐射时间为5~20 min,与未进行超声波辐射处理(超声波辐射时间为0 min)相比,COD、NH3-N的去除率增加了11.37%、15.26%;超声波预处理有助于提高后续MBR对COD、NH3-N的去除作用。  相似文献   
993.
肖友刚  张平 《环境工程学报》2013,7(4):1583-1588
将大涡模拟法与Lighthill-Curle声学比拟理论相结合,计算了高速列车纵向对称面的气动噪声,探明了纵向对称面气动噪声的频谱特性及其变化规律,得出了车辆连接处的优化外形。结果表明,低频时,气动噪声幅值较大,随着频率升高,幅值下降。当列车运行速度一定时,距离气动噪声源越远,声压的衰减幅度越少。随着列车运行速度增加,距离气动噪声源越远,声压的增幅越小。脉动压力是气动噪声的源,在车辆连接处采用平滑的Nurbs曲线过渡,以减少列车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脉动压力,能有效降低气动噪声。  相似文献   
994.
针对沈阳某药厂维生素C生产工艺中凝结水产量大、处理成本高和杂质复杂等问题,提出了采用反渗透技术对工艺凝结水进行处理。在前期确定的最优操作条件基础上持续运行,研究了运行临界通量、清洗时机和清洗方式等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本工艺条件下,反渗透膜系统的临界通量介于1.1 L/(m2.min)到1.2 L/(m2.min)之间,斜率变点分析法确定的可逆膜污染周期为10 d;加强型清洗策略EFM(enhanced flux maintenance)的操作是针对不可逆膜污染的一种有效清洗方式,EFM持续30 min为宜,NaClO和NaOH都是有机污染的有效清洗剂,膜的平均恢复率分别为85.4%和81.6%,显示出实际应用的可行性,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95.
以PCF型湿式脱硫除尘器为物理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包,采用RNGк-ε湍流模型和SIMPLEC算法,对装置内三维流场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发现,原倾斜入口(A)的装置内烟气分布不均匀.提出了水平入口(B)、左入口(C)、右入口(D)3种优化结构,并分别对A、B、C、D入口装置内气流速度、湍流强度与压降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C、D入口使装置内气流速度分布更加均匀,且增强了装置内湍流强度,但C入口会导致压降增加,因此最佳入口为D.最后,针对入口D装置中的低速区,模拟分析了30°、45°与54°3种不同切入角度,得出45 °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96.
采用鼓泡式烟气脱硫反应装置,研究了己二酸、硫酸镁、无机盐A和无机盐B等4种添加剂的脱硫强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4种添加剂均能较明显地提高脱硫浆液的脱硫率,且添加无机盐A和无机盐B的脱硫效果更好;随着添加剂加入量的增加,脱硫率逐渐提高,综合考虑,本实验适宜的添加剂加入量为1.0 g/L。现场实际应用中加入质量比为1∶1的无机盐A和无机盐B作为复合添加剂,在使用2台循环泵、烟气流量约1 020 km3/h、初始SO2质量浓度由2 981 mg/Nm3增加至约3 843 mg/Nm3的条件下,脱硫率仍由81.79%提高到89.92%。  相似文献   
997.
以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炉煤气冷凝水为处理对象,采用强化混凝法进行静态混凝沉淀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聚合氯化铝加入量为20mg/L、高分子纳米除氯剂加入量为2.0mL/L时,处理后出水SS小于10mg/L,浊度小于10NTU,氯离子去除率在80%以上,而且对废水中的其他离子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出水水质基本接近工业冷却循环水回用指标。  相似文献   
998.
王森  李新平  张安龙 《化工环保》2013,33(3):230-234
采用二氧化氯催化氧化法—BAF法深度处理造纸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在二氧化氯加入量为150mg/L,催化氧化时间为40min时,可生化性BOD5/COD最高达到0.316;二氧化氯氧化后出水经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后,BOD5低于20mg/L,COD低于90mg/L,TSS低于30mg/L,处理后水质完全达到国家新的排放标准(GB3544—2008)。  相似文献   
999.
In this study, a novel horizontal rotating soil washing process and equipment were developed and tested for pilot-scale remediation of soils from a site polluted by chromium ore process residue. Operating parameters, including cylinder rotational velocity, cylinder tilt angle, heating temperature and liquid/soil ratio, were investigated. The Taguchi method was used for the experiment design, and the standard L16 orthogonal array with four parameters and four levels was selected for optimising the operating parameters. Optimal removal efficiency was achieved at cylinder rotational velocity of 2.5 rpm, cylinder tilt angle of 2.6°, heating temperature of 200 °C and liquid/soil ratio of 8. The efficiency of citric acid as an extractant in the novel process w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water. The analysis of the residual Cr(VI) concentration of the soil shows that citric acid could efficiently remove 22.89 % more Cr(VI) than water in one-stage washing. The residual Cr(VI) concentration in the soil after the three-stage washing is as low as 26.16 mg/kg, which meets the screening levels for soil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of sites in Beijing City (30 mg/kg). Further study is currently underway to optimise the novel process and equipment for commercial-scale use.  相似文献   
1000.
以处理生活污水的平板膜-生物反应器为依托,通过将进水调配成30、200和500 mg/L 3种不同的钙离子浓度,考察钙离子对短期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钙离子浓度的增加,TMP增长趋势变小,膜污染得到缓解;钙离子浓度为200 mg/L时,膜的渗透性最好,而过高的钙离子浓度并不利于降低膜污染。钙离子的投加强化了生物絮凝作用,可以降低SMP和LB-EPS的含量,主要通过降低外部阻力减缓膜污染;投加钙离子也可以增加絮体的大小,较大的絮体形成的泥饼有更好的过滤性,然而过高的钙离子浓度会使无机颗粒的量增加,造成平均粒径下降,将会加重内部污染,进而加剧膜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