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12篇
安全科学   47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46篇
综合类   350篇
基础理论   42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49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卤代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顶空加盐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饮用水中的消毒副产物氯乙腈、二氯乙腈和三氯乙腈,并对样品前处理方法及GC/MS仪器条件进行优化,使得3种卤代腈在5.00μg/L ~80.0μg/L 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分别为2.52μg/L、1.02μg/L和1.57μg/L。空白水样的加标回收率为75.9%~94.1%, RSD为3.6%~6.2%。  相似文献   
52.
高效率颗粒物微物理模型简介与重污染过程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国细颗粒物(PM2.5)导致的空气污染和雾霾天气问题越来越突出,在低层对流层中很多地方都有显著的二次颗粒物生成过程,因此对颗粒物物理化学转化过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其转化过程对空气质量模式模拟和预报的准确性有重要影响。高效率颗粒物微物理(APM)模型经过近20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在全球化学传输模型(GEOS-Chem)、区域性气象和化学预报模型(WRF-Chem)通用地球系统模型(CESM-CAM5)等气象及环境空气质量预报模型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验证,能够在全球/区域等不同尺度对粒子生成、长大、凝聚、消除等微物理过程以及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直接/间接辐射强迫等进行模拟。应用GEOS-Chem-APM模式模拟了2014年2月京津冀区域的重污染过程。结果显示,湿度模拟的准确性对其他物理和污染物浓度等模拟结果有重要作用;2月20—26日的重污染过程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较为吻合,主要污染特点是较高的湿度(90%以上),同时,二次颗粒物和包裹了二次物种的一次颗粒物(黑碳/有机碳)是低能见度的最大贡献者。  相似文献   
53.
西宁市典型开放源颗粒物粒径组成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BT-9300S激光粒度仪分析了西宁市道路尘、扬尘、土壤尘、建筑尘4种典型开放源的粒径组成。结果表明,4种类型尘中大粒径颗粒物占主导地位,粒径大于10 μm颗粒占到全部颗粒的73.80%以上,可吸入颗粒物的含量仅占7.06%~26.20%;建筑尘的细颗粒物含量最高,粒径小于2.5、1 μm的颗粒含量分别为8.36%±4.25%、2.42%±1.02%;道路尘的细颗粒物含量最低,粒径小于2.5、1 μm的颗粒含量分别为2.30%±0.94%、0.73%±0.28%;4种类型尘的体积平均直径、面积平均直径、中位直径分别在37.70~87.99 μm、8.50~23.53 μm、28.95~74.98 μm之间,其中道路尘的3种粒径参数最大,建筑尘最小;开放源颗粒物的粒度分布曲线主要呈头长尾短的不对称单峰分布,累积频率曲线为两段式,存在较为明显的拐点。  相似文献   
54.
对2005年北京大气中异戊二烯进行了一年的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异戊二烯体积分数年平均值为0.58×10-9,月平均值为0.1×10-9~1.8×10-9,7月最高,1月最低。春、秋、冬三季,异戊二烯日变化形式呈三峰形,分别在14:00、18:00、02:00;18:00、02:00、08:00;02:00、10:00、16:00出现峰值;夏季异戊二烯体积分数日变化呈现白天高夜晚低且在14:00出现峰值。夏季异戊二烯源排放主要由生物排放控制,其日变化形式受温度、辐射影响大;春季和秋季异戊二烯源排放受汽车尾气和生物排放共同控制,其日变化形式受汽车尾气影响大,温度、辐射也有一定影响;冬季异戊二烯源排放主要由汽车尾气控制,其日变化形式主要受汽车尾气影响。不同季节北京大气中的异戊二烯体积分数日变化形式与PM2.5浓度日变化形式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55.
试点城市O3浓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利用2009年O3试点城市的03监测数据,分析了北京、天津、上海、青岛、沈阳和广东的03浓度变化特征,统计了年超标情况,并结合气象要素数据分析了其对03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城市各点位间03浓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因点位类型不同,浓度存在差异;O3浓度呈单峰型日变化,在13:00-15:00出现最大值,6:00-7:00出现最小值;O3超标主要集中在4-8月份,广州和北京超标现象较多;O3浓度受温度、降水、风速和风向等气象要素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6.
综述了空气微生物的采样方法和群落解析方法,并着重从时空变化规律、特殊事件的影响、来源和环境因子的关系这4个方面对空气细菌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展望了空气微生物研究的方向,以期为空气微生物领域相关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7.
袋式除尘器用覆膜滤袋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特殊的工艺来保证表层覆膜不被破坏。本文从细节上探讨了如何保证覆膜滤袋的缝制质量,包括合理选择与制作滤袋的配件、缝制技术,以及如何正确选择缝线、针法、缝纫机和接缝,并注意同步输送等方面。  相似文献   
58.
张丹  程小艳 《四川环境》2010,29(4):43-46
在一起污染源应急事故中,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确定污染源类型,并快速做出准确定性定量分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首先确定可能污染物类型为三嗪类化合物;之后,通过液相色谱-串连质谱全扫描,推断可能为三嗪类除草剂——甲磺隆。正、负ESI子离子全扫描后图谱与甲磺隆标准物质图谱相对照,完全吻合。最后,通过SRM模式下对380.0→139.0的母、子离子选择反应监测,测定了农田灌溉水源和土壤中甲磺隆的含量。  相似文献   
59.
Liu JL  Li XY 《Chemosphere》2010,81(9):1075-1083
Laboratory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wastewater organics as the precursors of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DBPs) in drinking water supply. The focus was on the change in wastewater DBP precursors during biological degradation under simulated natural conditions. The wastewater and its treated secondary effluent were characterized for DBP formation potential (DBPFP) and DBP speciation profile, including trihalomethanes, haloacetic acids, chloral hydrate, and nitrogen-containing DBPs. Several model organic compounds, including humic acid, tannic acid, glucose, starch, glycine, and bovine serum albumin (BSA), were used to represent the different types of organic pollutants in wastewater discharg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BPFP of wastewater decreased after biodegradation, but the remaining organic matter had a greater DBPFP yield with chlorine. Different model organics displayed different changes in DBPFP during biodegradation. The DBPFP remained largely unchanged for the glycine solution, decreased greatly for the tannic acid and BSA solutions, and increased nearly 3-fold for the glucose and starch solutions after 10d of biodegradation. Meanwhile, the DBPFP yield increased from 3 for glycine to 51μg DBP mg(-1) C for its degradation residue, and from 1 for glucose and starch to 87 and 38μg DBP mg(-1) C for their organic residues, respectively. Although biodegradation may effectively remove some DBP precursors, biotransformation during the process produces new DBP precursors in the form of 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s (SMP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reveal that SMPs may be an important source of wastewater-derived DBP precursors in natural waters.  相似文献   
60.
城镇景观水体水质控制技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上海城镇小型景观水体水质污染特征,分析了充氧曝气、人工湿地、曝气生物滤池等工艺技术在小型景观水体水质净化中的应用,提出各种小型景观水体水质控制技术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内景观水体水质控制方法提供参考,也为其他小型景观水体的建设和运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