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7篇
  免费   202篇
  国内免费   554篇
安全科学   161篇
废物处理   48篇
环保管理   116篇
综合类   1219篇
基础理论   226篇
污染及防治   262篇
评价与监测   95篇
社会与环境   89篇
灾害及防治   4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601.
为提高混凝沉淀藻水分离技术的分离效果,以滇池新鲜蓝藻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超声波处理条件下,超声波对伪空胞、蓝藻群体沉降性能及水体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对伪空胞的破坏效果满足准一级动力学规律,反应速率常数k随着超声波功率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并逐步趋于饱和;短时间低功率(5 s,5.0~16.7 W·L~(-1))的超声波能破坏伪空胞,改善蓝藻群体沉降性能,降低水体pH,且对水体DTN、DTP浓度的影响5%;在保证出水安全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处理效果和经济成本,超声波功率密度16.7 W·L~(-1)、处理时间5 s为超声波处理滇池藻样的最佳条件,该条件下蓝藻伪空胞破坏率、沉降率分别为84%、80%。利用超声波对滇池蓝藻进行处理,确定了超声波对滇池蓝藻的伪空胞有破坏作用,可以改善蓝藻群体的沉降性能,达到大规模、无污染的藻水分离的目的,为蓝藻水华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2.
乌鲁木齐城市土壤与灰尘粒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野外调研的基础,按照四分法采集乌鲁木齐市城市土壤与城市灰尘样品共计306个,利用激光粒度仪和ArcGIS分析了城市土壤与灰尘样品的全粒径(0.02~2 000μm)组成与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城市土壤与灰尘在小粒径范围内空间分布差异不明显,城市土壤粒径主要集中在10~50μm,城市灰尘集中于100~250μm;城市重工业对城市土壤和灰尘小粒径颗粒分布影响更大,而城市商业、居住等为主的人类其他活动行为对大粒径颗粒影响更为显著。乌鲁木齐城市土壤可能对城市灰尘PM_1、PM_(2.5)、PM_(10)粒径分布的贡献比较突出,应从城市土壤、城市灰尘、颗粒物粒径空间分布、气象等因素综合考虑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的防控。  相似文献   
603.
利用"哨兵-3"卫星OLCI影像数据,基于其619,665,681,709,753和885 nm中心波长对应的6个波段构建的最大特征峰高度(MPH)算法,采用SNAP 7. 0遥感专业软件,计算了典型日期太湖MPH算法得到的叶绿素a浓度、浮藻区、藻水混悬区、水草区的分布。结果表明:(1) MPH算法能够精确地识别太湖水草和蓝藻;(2) MPH算法能够提取稠密铺集水表层的"浮藻区",并区分出藻密度较小、水华现象轻微~轻度、蓝藻主要浸没在水面以下的"藻水混悬区"。与MODIS、VIIRS等常用的蓝藻水华遥感传感器相比,OLCI展现了更出色、更精细化的水生态遥感监测能力,可提高蓝藻水华预警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604.
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构建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属性层次-识别模型建立了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属性综合评价体系。以重庆市南岸区为例,运用该模型和方法对重庆市南岸区的城市生态系统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重庆市南岸区的生态系统属于亚健康类。并根据评价的结果,对影响重庆市南岸区生态系统健康属性的指标进行分析,表明南岸区的城市生态系统正处于过渡阶段,正是城市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且其城市生态健康有诸多限制性因素,必须要依靠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实施方法才能引导城市生态系统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为了改善其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状况,从长远的考虑,提出了相应的调控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605.
三峡工程运用后洞庭湖水沙情势变化及其影响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原型资料分析、长河段一维数学模型计算等手段,分析和预测了三峡工程运用对洞庭湖水沙与冲淤影响,研究了三峡工程运用对洞庭湖出口水位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初步分析了三峡工程运用对湖区防洪与生态环境影响。研究成果表明:三峡水库运用后30 a末,荆江三口年均分流量和分沙量比多年平均值分别减少43%和73%,三口分流道的河床相应发生冲淤变化;三峡工程运用后,受荆江三口分流比减少影响,洞庭湖区泥沙淤积显著减少,对增强洞庭湖区调蓄功能、延长洞庭湖寿命有利;受三峡水库调度运用与长江干流河道冲刷影响,洞庭湖出口水位以下降为主,汛期水位的下降将对湖区防洪有利,而枯期水位的下降将对湖区水资源利用及生态环境带来一定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06.
MAP法沉淀回收装置的运行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一种简易的MAP回收装置,研究了间歇运行条件下反应时间和曝气量对MAP法除磷效果的影响,确定出最佳反应时间为90 min,最佳曝气量为1.2 L/min,相应的除磷率可达98.26%,沉淀回收率为74.54%。当增加一个漏斗形隔板分离反应区和沉淀区并连续运行时,除磷率和沉淀回收率分别为92.11%和63.66%。当不投加镁盐和铵盐而仅调控实际污泥脱水滤液的pH值为9.8时,其连续运行的平均除磷率和MAP回收率分别可达95.16%和70%,运行性能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607.
混凝沉淀法处理磷矿浮选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于质量浓度高达268.5mg/L的磷矿浮选废水,在实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出水磷酸盐质量浓度小于0.5mg/L,达到国家综合污水排放一级标准,磷的去除率高达99.85%;同时,磷矿浮选废水中CODcr和SS的去除率也达到了75.3%和81.2%.处理成本低,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608.
罗晓  岳琳  洪纲  刘艳芳 《化工环保》2014,34(1):37-40
采用转鼓铁碳微电解法预处理液晶生产废水,优化了工艺参数,并进行了装置连续运行试验。结果表明:保持转鼓转速2 r/min,在废水pH=2.0、铁碳比(m(铸铁屑)∶m(活性炭))1∶1.5、填料装填率(填料体积与反应器有效容积之比)1∶10、HRT=3 h的优化工艺条件下,废水BOD5/COD由处理前的0.181提高到0.265;电解装置连续运行30 d,COD去除率稳定在40.1%~43.2%之间,且填料未出现板结现象。  相似文献   
609.
Slight changes in climate, such as the rise of temperature or alterations of precipitation and evaporation, will dramatically influence nearly all freshwater and climate-related hydrological behavior on a global scale. The hyporheic zone (HZ), where groundwater (GW) and surface waters (SW) interact, is characterized by permeable sediments, low flow velocities, and gradients of physical,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long the exchange flows. Hyporheic metabolism, that is biogeochemical reactions within the HZ as well as various processes that exchange substances and energy with adjoining systems, is correlated with hyporheic organisms, habitats, and the organic matter (OM) supplied from GW and SW, which will inevitably be influenced by climate-related variation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Z in acting as a transition zone and in filtering and purifying exchanged water will be lost, resulting in a weakening of the self-purification capacity of natural water bodies. Thus, as human disturbances intensify in the future, GW and SW pollution will become a greater challenge for mankind than ever before. Biogeochemical processes in the HZ may favor the release of carbon dioxide (CO2), nitrous oxide (N2O), and methane (CH4) under climate change scenarios. Future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should consider the integrity of aquatic systems as a whole, including the HZ, rather than independently focusing on SW and GW.  相似文献   
610.
针对废水中Mn2+难去除问题,利用经高温焙烧制备的膨润土-粉煤灰复合新型吸附剂对废水中的Mn2+进行吸附处理实验研究。研究了新型吸附剂在不同的吸附时间、pH、初始Mn2+浓度条件下对Mn2+的吸附去除效果影响、Fe2+、Mn2+共存时竞争吸附特性以及吸附Mn2+的吸附性能和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新型吸附剂处理Mn2+浓度为35 mg/L的废水,在温度25℃、转速100 r/min、投加量20 g/L、吸附时间120 min、pH≥7时反应条件最佳,Mn2+的去除率均可达到90%以上;Fe2+、Mn2+共存时,存在竞争吸附,Fe2+会被优先选择吸附去除,Fe2+的存在会影响Mn2+的去除效果;膨润土复合新型吸附剂对Mn2+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新型吸附剂对废水中的Mn2+有很好的去除效果,而且能有效解决膨润土不易固液分离问题,可作为含Mn2+废水高效、廉价、环保的水处理吸附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