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95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83篇
基础理论   38篇
污染及防治   77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土壤中铜和镍的不同毒性阈值间量化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污染物的剂量-效应关系是生态毒理学的重要基础。在剂量-效应关系中,EC10 (10%有效抑制浓度) 是建立基于风险的环境质量基准值的基础,但有关污染物生态效应的研究报导中多数采用毒性阈值EC50 (半数抑制浓度),如何将EC50转化为EC10是建立污染物环境质量基准急需解决的问题。利用log-logistic拟合了中国17种代表性土壤中大麦、西红柿、小白菜3种植物的铜和镍剂量—效应曲线,获得了不同土壤中铜、镍剂量—效应曲线中段的斜率(b值),并依据计量—效应曲线获得3种植物在不同土壤中的铜、镍EC10和EC50值。结果表明:铜和镍的剂量—效应曲线 b值受土壤性质显著影响,但不同物种间的变化较小,大麦、西红柿及小白菜的铜、镍剂量—效应曲线b值绝对值的平均值分别接近于6.0和7.0。利用来自中国土壤的毒理学数据建立的铜和镍EC50和EC10单因子量化模型能较为准确地通过铜和镍EC50值预测其EC10值,其量化模型的决定系数 分别为0.704和0.799,当分别考虑土壤pH和有机碳 (OC) 的影响时,铜和镍的EC10量化模型的决定系数分别提高至0.730和0.885。土壤中铜、镍EC10与EC50量化关系的建立可为中国土壤中铜、镍的风险评价及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更多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82.
谢桥采煤塌陷水域氮、磷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谢桥塌陷水域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11年8月和10月进行现场采样,分析研究了不同形态氮、磷空间分布特点及不同季节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靠近农田的塌陷水域水体中氮、磷的含量高.从季节变化上,塌陷水域各监测点的总氮(TN)含量秋季高,夏季低,季节性差异较为明显;氨氮(NH4+-N)秋季含量明显高于夏季,且整体波动性大;塌陷水域中总磷(TP)的含量差异性及波动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3.
本文在物理模型试型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的相互验证,认为“悬浮指标”和“水流挟沙力”可作为泥沙沉积之水力条件的有效判据,且提供了判断方法,并由此得出了深圳妈湾排海工程防止泥沙沉积的临界排放流量,最后提出了防止泥沙沉积的运行管理防范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4.
为研究城市化对河流浮游细菌的影响,选取厦门后溪流域沿城乡梯度采集样品,并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和多元统计方法对浮游细菌群落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和DGGE条带数随着采样站点和城市中心距离的减小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聚类分析(Cluster)和多维尺度分析(Multidimensional scaling,MDS)将12个站点的浮游细菌群落分为4组,测序结果显示β-变形菌(Betaproteobacteria)是优势类群,占40.0%.统计分析表明,pH和总氮(Total nitrogen,TN)是影响后溪浮游细菌群落组成最主要的环境因子,他们共同解释了47.6%的群落组成变化.总之,沿城乡梯度随着水体理化指标的变化,浮游细菌群落也发生明显转变,表明后溪浮游细菌受到城市化的强烈影响.此外,结果也提示DGGE可以作为监测与评价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工具.图6表2参33  相似文献   
185.
MnO2表面结合Fe(Ⅱ)对三氯乙烯的还原脱氯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批量实验研究了Fe(Ⅱ)、MnO2和MnO2表面吸附Fe(Ⅱ)这3种体系对溶液中三氯乙烯的还原脱氯作用。发现Fe(Ⅱ)吸附在MnO2表面时,对三氯乙烯的脱氯作用最强,氯代降解产物为顺-二氯乙烯(cis-DCE),且反应符合准一级动力学。进一步实验表明,保持Fe(Ⅱ)浓度为1 mmol/L,反应速率常数kobs和三氯乙烯去除率随pH升高(5.0~9.0)而增加,最大值分别为1.62×10-1h-1、70.4%;固定pH=7.0,kobs和三氯乙烯去除率随其Fe(Ⅱ)浓度增加(1~3mmol/L)而增大。Fe(Ⅱ)浓度继续增加,kobs和三氯乙烯去除率反而减小。pH=7.0,Fe(Ⅱ)浓度为3 mmol/L时,kobs和三氯乙烯去除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86×10-1h-1和85.7%。  相似文献   
186.
碳中和是节能减排的生态机制及碳均衡的基础,新能源替代是化石能源枯竭前的必须及节能减排的根本,而直接的节能减排是近期、初期、最多中期的过渡手段。因此国内温室气体减排基本框架设计的方向,应该是在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及低碳社会转型中的节能减排、新能源替代和碳中和三方面通盘考虑的基础上,巧妙使用价格杠杆的作用,才能达到"建立起促进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制"的效果。建立带有经济杠杆形式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用"碳源"及"碳汇"的主观价格及市场均衡价格作为灵敏度调节的"手柄"或"砝码",甚至可以"内生性"而不是"外科手术"式地一揽子解决老少边穷地区脱贫问题、退耕还林问题、森林分类经营及生态效益补偿问题、产业的"双转移"问题、主功能区规划中"限制开发区"的生存机制问题、各种企业的高碳能源"碳排放"问题,以及国家层面的新能源基本替代及最大幅度的节能减排之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87.
RNA沉默是植物抵御病毒侵染的一种防卫机制,病原来源的抗性(pathogen-derived resistance,PDR)被认为是通过RNA沉默起作用的.转化的核酸片段在基因组中的位置、长短和不同排列结构等均影响RNA沉默的效率.用全长马铃薯X病毒(PVX)CP基因构建非翻译的正义、反义和反向重复结构转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渗入法瞬时表达测试了这些转基因对RNA介导抗性的诱导效率和有效性.结果表明,反向重复的PVXCP是更为有效的RNA沉默诱导因子,同时也证明让目的基因在受试植物中瞬时表达,在转化植物之前能比较快速地检测转基因的表达情况以及表达产物的功能,从而节约时间和资源,并减少盲目性.图3表2参21  相似文献   
188.
生态承载力研究进展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从生态承载力角度研究区域资源-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今生态学、地理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领域之一。在调研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阐述了承载力的起源、演化与发展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对生态承载力的概念、研究方法、研究趋势及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等进行了评述。生态承载力内涵可以概括为“特定时间、特定生态系统自我维持、自我调节的能力,资源与环境子系统对人类社会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支持能力以及生态系统所能持续支撑的一定发展程度的社会经济规模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今后生态承载力研究的发展方向是:研究对象趋向多元化,研究领域呈现交叉综合趋势;生态脆弱带将继续成为研究的热点地区;研究重点将继续向动态模拟化方向发展;新方法、新技术手段将不断应用于生态承载力研究。  相似文献   
189.
采用线管式介质阻挡反应器对低温等离子体循环降解甲苯进行研究,考察了吸附存储量、循环背景气体及不同催化剂成分对吸附态甲苯降解效果及副产物的影响,并进行了催化剂XRD分析及降解产物FT-IR分析。结果表明,氧气为循环背景气体时甲苯降解效果比空气时好。FT-IR分析显示催化剂的加入可使甲苯充分降解,显著提高COx产率、CO2选择性,减少副产物O3、N2O排放量。相同条件下,单组分催化剂对应COx产率依次为:Ce > Mn > Ag > Co,CO2选择性依次为:Ag > Mn > Co > Ce。双组分催化剂Mn/Ag、Ce/Ag可同时保持较高的COx产率和CO2选择性,氧气背景时COx产率分别达到80%、82%,CO2选择性均达到99.7%以上。空气背景时,Co对N2O的抑制效果最好,3组分催化剂Mn/Ag/Co、Ce/Ag/Co在保持较高的COx产率和CO2选择性同时可有效抑制N2O。  相似文献   
190.
本文通过不同芳纶织物与改性环氧树脂复合实验,优选出适用防弹防刺材料的增强体,并最终制备出防弹防刺材料。实验表明材料满足GA141-2010《警用防弹衣》、GA68-2008《警用防刺服》3级标准要求,且轻质、柔软、舒适,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