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0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68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01.
采用超声波提取,气相色谱分析法,调查了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几种耕作土壤和珠江主要支流,西南涌上、中、下游沿岸耕作土壤中的多氯代有机污染物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土壤中多氯代有机污染物(CBs、BHCs和DDTs)均有不同程度检出,其含量大小因所处区域、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而异;西南涌上、中、下游耕层土壤中多氯代有机污染物的含量呈递减趋势,主要受灌溉水质的影响;污染物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特征与其亲脂性相关,脂溶性强的污染物的含量随剖面深度的加深而减小,脂溶性弱的污染物的含量随剖面深度加深而升高;供试土壤中部分污染物的同系物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2.
鉴于当前地质勘查单位安全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和管理现状,为提升地质勘查单位有效防控风险的能力,在对比分析地质勘查单位现行安全管理模式与双重预防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在地质勘查单位建立双重预防体系的建议,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级管控、实施安全风险公告警示和建立完善的风险分级管控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并给出实施双重预防体系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3.
在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对于"源"和"汇"的认识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大气汞收支不平衡的问题使得植被在汞循环中的作用日益凸现;开展植被在大气汞收支中作用的研究有助于为全球汞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本文首先概述了植被中汞的来源和影响因素及其与大气汞的源汇关系;进而重点论述了植被参与大气汞收支的主要方式:凋落物沉降、生物质燃烧和植被表面与大气汞的动态交换,并阐述了植被在大气汞污染监测中的应用;最后在总结我国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4.
马伟  王章玮  郭佳  张晓山 《环境科学学报》2019,39(11):3611-3617
在我国东部沿海城市两个采样点上对不同来向气团中非甲烷挥发性有机物(NMVOCs)的组成特征进行了观测研究.采用离线方法(苏玛罐采样、三级冷阱预浓缩、GC-FID分析)进行样品测定;利用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轨道模型(HYSPLIT-4)模拟计算气团后向轨迹.结果表明,观测期间总非甲烷挥发性有机物(TNMVOCs)浓度的变化范围为4.31×10~(-9)~68.97×10~(-9)(体积分数,下同),主要受工业活动、溶剂和液化石油气使用影响;不同来向气团的NMVOCs组成特征有明显差异,陆地气团的NMVOCs浓度高于海洋气团,途经工业较发达地区的气团其烯烃、芳香烃和烷烃占比较高,受机动车排放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5.
植被主要通过叶片气孔吸收大气气态单质汞,森林植被是大气汞重要的汇.量化森林生物质汞库对了解全球汞循环至关重要.为揭示森林乔木层(乔木层分为树干、树叶、树枝、树根和树皮)、灌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凋落物层分为未分解层(Oi)、半分解层(Oe)和已分解层(Oa))汞含量和汞库分配,本研究选取黑龙江省凉水自然保护区小兴安岭原始林阔叶红松林、次生原始林云冷杉林和次生原始林白桦林3种原始林开展植物和凋落物汞含量和汞库调查.结果表明,乔木层各组织中汞含量遵循树皮 > 树叶 > 树枝 > 树根 > 树干的规律,云冷杉林乔木层汞含量总体上高于阔叶红松林及白桦林乔木层汞含量.凋落物中汞含量排序为Oa > Oe > Oi,原始林阔叶红松林凋落物汞含量高于次生原始林白桦林凋落物汞含量,但低于次生原始林云冷杉林凋落物汞含量.进一步估算生物质总汞库发现云冷杉林、阔叶红松林和白桦林分别为212、192和163 μg·m-2.乔木层地上部分是森林生物质汞库的主体,其树皮汞库占总汞库的37.4%~43.5%,灌木层和草本层仅占总汞库的1%左右.本研究可为进一步评估森林生态系统在大气汞循环中的作用及预测森林火灾发生时生物质燃烧汞释放潜势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6.
小集水区酸化过程观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贵阳市近郊一封闭的小集水区设置了环境酸化过程试验场.本文介绍了试验场中观测点的布置、各项观测的方法和要求、经过长时间的观测和试验,取得了从酸沉降开始,穿过树冠,渗入土壤,最后进入地面水的全过程中各个环节化学行为和互相影响的可靠数据,由此得知贵州省酸性黄壤对酸化的缓冲能力不强,即容易发生酸化,并且有毒铝离子容易释放等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07.
沈镭  张再利  贾晓珊 《环境科学学报》2006,26(12):2000-2007
首先利用含硫的温泉水,经一系列培养、分离和纯化得到了氧化亚铁硫杆菌(T.f)和氧化硫硫杆菌(T.t).然后,将2种菌投加至一定浓度的硫代硫酸钠,观察2种菌在不同溶解氧浓度下的生长情况和溶液中各种硫化合物的浓度变化.结果表明,T.f利用硫代硫酸钠的速度比T.t快,生长周期也比T.t长,但单个T.f细胞的代谢能力较T.t差;T.f和T.t利用硫代硫酸钠的代谢产物主要为硫酸根离子、连四硫酸根离子、二氧化硫和单质硫.2种菌对硫代硫酸根离子的代谢主要通过4条途径进行.提高溶解氧浓度能显著加快2种菌对硫代硫酸钠的利用速度.  相似文献   
108.
厌氧附着膜膨胀床反应器内生物颗粒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厌氧附着膜膨胀床(AAFEB)反应器是近几年开发的新型高效的厌氧消化工艺。在这种反应器内,厌氧微生物被固定在载体上,形成一定厚度和活性的具有生物膜结构的生物颗粒。这样,可以持留高浓度的厌氧活性污泥,使污泥滞留时间(SRT)与水力滞留时间相分离,不受其限制,为AAFEB高效稳定地运行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9.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composting proces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compost quality have been explored by evaluating the efficacy of various additives, inoculating with specific microorganism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various biosurfactants. The magnesium-aluminum silicate attapulgite is a low-cost potential composting additive, but its effects on aerobic composting are unknown.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attapulgite application on compost production and quality during the aerobic composting of chicken manure. Addition of attapulgit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temperature (p < 0.05) while it reduced compost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and seed germination indices (GIs) throughout the process. Its addition enhanced nitrate concentrations, promoted organic matter degradation, increased seed germination indices, and accelerated the composting process. Interestingly, attapulgite addition did not increase the population of 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attapulgite is a good additive for the composting industry.

Implications: We investigated the addition of two forms of attapulgite during aerobic composting of chicken manure to determine their effects under strict composting environmental parameter control. Our results provides primary evidence that attapulgite may have potential for application in the composting industry.

All treatments showed no increase within the first 15 days. However, emissions increased for all treatments within 15–45 days, reaching approximately 6300, 2000, and 4000 mg/m2 from the control, artifactitious attapulgite, and raw attapulgite treatment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10.
应用分子生态克隆技术,直接对A/O反应器所驯化培养的厌氧脱氮除磷微生物样品进行主要功能菌群的分子生态学鉴定。通过克隆文库的序列分析,发现驯化培养后厌氧污泥样品中的优势菌群主要是Azospirillum和Selenomonas两个属。这一结果表明,厌氧反应器中的某些红螺菌科和氨基酸球菌科的微生物,可能是在厌氧条件下对氮磷同时降解起关键作用的功能菌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