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6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103篇
基础理论   44篇
污染及防治   49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21.
以某焦化类大型污染场地苯污染土壤为例,针对S1(单一用地)、S2(多种用地)、S3(考虑建筑设计)3种暴露情景,分析不同情景下场地土壤中苯污染的暴露途径并进行健康风险评估. S1情景下的苯致癌风险为9.2×10-5. 在S2情景下,规划的5个分区中仅E区(居住用地)苯的致癌风险(4.3×10-4)高于可接受水平(1.0×10-6), 考虑到各功能区累积致癌风险,则E区高污染可导致其他4个功能区〔A区(商业用地)、B区(城市绿地)、C区(居住用地)、D区(商业用地)〕的累积致癌风险(分别为6.5×10-6、2.2×10-6、7.3×10-6、2.2×10-5)均高于可接受水平,表明单一用地会低估污染物聚集区的风险. 在S3情景下,A、B、C区土壤中苯的致癌风险(分别为1.2×10-7、2.7×10-7、2.5×10-7)均未超过可接受致癌风险水平;D区由于污染土壤被完全清除,不存在健康风险;E区开发后由剩余土壤产生的苯致癌风险为2.7×10-5,D区受E区影响产生的累积致癌风险(1.5×10-6)高于可接受水平. 进一步分析表明,场地的用地规划与建筑设计等因素将影响风险评估中关键参数(包括污染源浓度、水文地质参数、暴露参数、受体参数等)的取值,从而影响风险评估结果;此外,各功能区之间的风险影响也不容忽视. 对于大型污染场地,结合用地规划进行暴露情景分析与风险评估更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22.
包晓莹 《四川环境》1991,10(2):66-70
本文从六个方面对影响冷原子荧光测汞灵敏度和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便更好地应用冷原子荧光测汞法。  相似文献   
123.
四种金属离子对CHBr_3和小牛胸腺DNA间结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CHBr3与离体小牛胸腺DNA(ctDNA)间的相互作用,以及Cu2+、Co2+、Cd2+、Mg2+4种金属离子单独或共存时对CHBr3与ctDNA结合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金属离子与CHBr3、ctDNA均能发生基态络合反应,络合物的生成导致体系的紫外吸收峰强度和形状改变,使ctDNA-溴化乙锭体系的荧光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猝灭;向CHBr3-ctDNA-溴化乙锭体系中分别或同时加入4种金属离子后,Cu2+、Co2+、Cd2+可减弱两者之间的结合,减弱顺序为Cu2+Co2+Cd2+,Mg2+可加强两者之间的结合,4种金属离子同时加入后出现不同于4种金属离子单独加入时的中间类型.据此推断,CHBr3可能主要是通过嵌插作用与ctDNA碱基结合,金属离子对CHBr3与ctDNA结合的影响主要取决于金属离子与DNA的碱基和磷酸基团间结合的相对亲和比.  相似文献   
124.
汽车生命周期全过程存在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汽车全生命周期过程产生的污染物情况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以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汽车制造、运行、报废的生命周期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涉及到环境问题,当汽车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其制造、运行、招废后各阶段所产生的污染物可能会超出有限的环境所能承受的容量,将给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巨大困扰。  相似文献   
125.
在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下,企业呈现出不同的行为模式,选择差异性目标和决策成本构成了企业的决策过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强化了企业所面对的市场竞争,而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是具有内在动力机制的市场化行为。  相似文献   
126.
汞对水花生愈伤组织生理及超微结构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Hg胁迫对水花生致密型愈伤组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活性氧水平、抗氧化酶活性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Hg施加浓度的增加,总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叶绿素a/叶绿素b逐渐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升后降,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逐渐下降趋势;同时,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均呈逐渐上升趋势.电镜扫描结果发现,Hg胁迫破坏了细胞膜系统,特别是对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造成了较为严重的不可逆的损伤,所观察到的核膜破裂方式主要是超量分泌膜泡.Hg对水花生愈伤组织的致死浓度范围为20~40μmol·L-1.  相似文献   
127.
垃圾焚烧飞灰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作为危险废物的垃圾焚烧飞灰,系统介绍了国内外对其进行处理处置的现状,从水泥固化、高温稳定化及化学药剂稳定化几方面进行了论述。在总结目前国内外飞灰资源化利用途径的基础上,介绍了其4类再利用途径:建筑材料制作(水泥、混凝土、陶瓷、玻璃和玻璃陶瓷),农业利用(土壤改良剂)、岩土工程应用(道路、筑堤)和其它(吸附剂),并对以后的处理方向作了阐述,为飞灰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8.
以无锡市滨湖区工矿废弃地复垦用地为例,研究土地废弃地复垦下土壤质量情况.通过对土壤总氮(TN)、总磷(TP)、重金属等指标的监测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监测样点土壤pH处于中性或偏碱性,土壤保肥能力明显不足,工矿复垦用地土壤pH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呈较为显著的线性负相关.(2)工矿废弃地复垦用地土壤TN、TP在较低水平,与土地用地类型有关.复垦为园林用地的样点土壤TN、TP含量高于复垦为耕地的样点.土壤TN含量与土壤质地有关,与土壤CEC呈一定程度的平行关系.(3)局部重金属含量超出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l5618-1995)一级保护区的标准,Ni污染最高,其次为Zn.复垦为园林用地对土壤质量有较大的改善.表明开展研究区域的土地生态修复相当必要,工矿废弃地宜先复垦为园林用地,再结合实际改造为目标用地.在无锡太湖保护区,应该以蓝藻的充分利用和现有的植物修复方法为手段,进行土地生态修复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9.
利用GC-MS测定了新乡市地表水中15种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分析了其组成特征,并通过安全阈值(MOS10)法评价了新乡市地表水中PAHs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新乡市地表水中PAHs的含量为369—4248 ng·L,与国内其他河流相比,污染水平较高.PAHs的组成以3环和4环为主,分别占总量的41.3%和40.3%.新乡市地表水中单种PAHs对水生生物的生态风险大小依次为蒽(Ant)菲(Phe)芘(Pyr)苯并[a]芘(Ba P)荧蒽(Flua)芴(Flu)苊(Ace),其中Ant和Phe的暴露浓度超过影响10%水生生物的概率分别为30.2%和10.4%,具有潜在生态风险;Ace、Flu、Flua、Pyr和Ba P的暴露浓度超过影响10%的水生生物的概率分别为0.85%、1.96%、4.26%、6.71%和5.69%,生态风险较低.联合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新乡市地表水中∑PAH7等效浓度超过影响10%水生生物的概率为43.7%,大于任何单种PAHs对水生生物的生态风险,主要河流的生态风险从大到小依次为金堤河(56.6%)共产主义渠(43.0%)天然文岩渠(16.4%).  相似文献   
130.
基于2003年、2004年和2007年3年内共采集的155个气溶胶样品的分析测试,探讨了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区气溶胶中可溶性离子的组成及年际变化特征,并对其可能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气溶胶可溶性离子平均浓度为2.759μg·m-3,化学组成以NO-3、SO2-4、Ca2+和CO2-3为主,冰川区大气环境呈碱性.可溶性离子总质量浓度年际变化特征为2007年2004年2003年,主要离子组成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但单一离子浓度变化不尽相同,其原因主要与沙尘活动的强弱有关.Ca2+、Na+、Mg2+、CO2-3和Cl-主要可能来自陆源矿物,而NO-3和NH+4很大程度上以人为源为主;并且发现,SO2-4和K+可能同时受陆地源与人类活动来源的影响.通过气团轨迹聚类分析得出,冰川区大气主要受来自西南方、西方及西北方3个方向气团的控制,这些气团均经过伊犁河谷或阿拉山口到达冰川区,其中,在距地面2000 m以下高度传输的气团会带来大量的沙尘物质,影响冰川区大气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