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5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412篇
安全科学   101篇
废物处理   83篇
环保管理   145篇
综合类   856篇
基础理论   284篇
污染及防治   402篇
评价与监测   59篇
社会与环境   58篇
灾害及防治   48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采用水热法合成铋基光催化剂Bi4VO8Br,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选择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来评价不同条件下合成的Bi4VO8Br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活性,发现pH 3、反应时间15 h、反应温度160℃为材料水热合成的最佳条件.考察了Bi4VO8Br在可见光及紫外光下对几种农药和增塑剂的光催化降解性能,显示了Bi4VO8Br对不易光解的含苯环有机物的可见光高活性.五氯酚的光催化过程影响因素优化结果表明,可见光和紫外光分别照射120 min和20 min,其降解率分别达到97%和99%,Bi4VO8Br表面上活性基团的捕获即空穴的氧化作用是主要反应原理.  相似文献   
172.
环氧树脂高盐废水是目前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采用混凝联合生物强化工艺:通过混凝过程进行预处理后,投加嗜盐菌进行生物强化考察盐度变化对系统降解有机物的影响以及污泥性状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废水中氯离子浓度达到驯化目标10 g/L时,系统对COD的去除率仍稳定在85%左右;以没有投加嗜盐菌的反应器为对照组,在进水COD平均浓度为550 mg/L左右,氯离子浓度由12 g/L增至21 g/L时,对照组COD平均去除率由82%降至60%以下,而投加了嗜盐菌的反应器(投加组)则仍保持在85%以上;此外,盐度的变化同时影响污泥的活性及其沉降性能,随着盐度增大,两组中的污泥活性均有所降低,但投加组的污泥活性相对较高,其污泥的沉降时间和污泥体积指数(sludge volume in-dex,SVI)值也较低.采用本工艺处理环氧树脂高盐废水,使得生物处理过程能够长期稳定运行,且能够保持较高的耐盐度和COD去除率.  相似文献   
173.
为了研究不同好氧预处理方式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产甲烷的影响,通过建立3个模拟厌氧生物反应器,研究了传统厌氧生物反应器C1、上层好氧预处理-厌氧生物反应器C2和底部好氧预处理-厌氧生物反应器C3 3种不同操作条件下的产甲烷过程.结果表明,挥发性有机酸的累积使C1始终处于产甲烷滞后阶段;而C2、C3的好氧预处理通过加快易水解酸化组分和过量挥发性有机酸的好氧降解,有效缓解了酸性抑制,产甲烷滞后时间明显缩短至10 d内.第32天C2停止上层曝气后,在27 d内甲烷浓度达到了50%以上,同时,产甲烷速率迅速上升,并在第81天可达到峰值773 mL/(kg·d).C3在第11天停止底部曝气后,虽然经过22 d的时间甲烷浓度即上升至50%,但之后产甲烷速率经历回落阶段后再次逐渐上升,在实验结束时仅达到517 mL/(kg·d).上层曝气的好氧预处理方式所需曝气时间相对较长,但其产甲烷启动快,与底部曝气相比,其后期的甲烷化过程更稳定并可达到较高的产甲烷速率.  相似文献   
174.
汶川特大地震“人的感觉”和“器物的反应”震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坤  张令心  刘洁平 《灾害学》2012,27(3):92-96,121
在汶川特大地震现场,调查收集了大量有关人的感觉和器物的反应资料,在各种文献和网上又补充收集了大量此类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总结出了各烈度区人的感觉和器物的反应典型现象;探讨人的感觉、器物的反应与烈度的关系;找出各烈度区的共性内容.旨在使我国的地震烈度表在“人的感觉”和“器物的反应”方面更便于地震烈度评定,为地震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5.
石化行业的压缩机、泵等动设备故障模式多样,故障概率的不确定性较大,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无法实现对石化行业动设备失效概率的定量评估,限制了设备安全管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基于贝叶斯网络(BN)可定量计算复杂系统失效概率的特点,利用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方法获取动设备风险事件的因果关系,将其映射为BN,并利用BN中节点...  相似文献   
176.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矿产资源大量消耗和环境严重污染的问题。许多学者认为是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惹的祸,极力倡导所有权改制。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分析,出现这种现象并不是国家所有权惹的祸,而是国家所有权的管理体制不再适应今天市场化的要求,应从管理体制和竞争方面来加强矿产资源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7.
陈侠  李瑞宁  陈丽芳  袁青彬  王利莎  刘迪 《环境化学》2011,30(10):1725-1730
运用Kondo模型,研究了在激发剂硫酸钠作用下盐石膏废渣的水化过程.盐石膏废渣的水化过程分为3个阶段,第1、第3阶段受扩散作用控制;第2阶段受相边界反应控制.分别研究了激发剂溶液浓度和温度对相边界反应阶段水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0.60 mol.L-1范围内,增大激发剂溶液浓度可使水化速率常数k增大,在12℃≤...  相似文献   
178.
采用热解重量分析法研究了废轮胎粉、炼焦煤粉(简称煤粉)及混合样的热解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废轮胎粉的热解出现三个显著的失重峰,煤粉热解仅出现一个显著失重峰。与煤粉热解相比,废轮胎粉热解开始失重温度和失重基本结束的温度相对较低,失重速率较大,且失重量较大。煤粉与废轮胎粉的显著失重存在重叠的温度区间(360~450℃),说明废轮胎粉与煤粉可以进行共热解。随废轮胎粉质量分数增加,共热解物料总失重率增加。废轮胎粉与煤粉共热解存在协同效应,在280~540℃时协同效应抑制共热解挥发分的逸出,导致失重量降低,最大失重速率峰温升高;高于540℃后,协同效应促进共热解反应,使共热解总失重率增大。  相似文献   
179.
以某钢铁厂配套大型脉冲袋式除尘器的控制系统为背景,通过具体的硬件配置、软件设计及系统结构介绍,阐述了一种基于SLC500的远程RIO控制系统解决方案,较好地实现了脉冲袋式除尘控制系统的自动运行,且实际运行效果良好.该系统具有很高的实时性、经济性和可靠性,在实际工业运用中,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0.
虚拟现实技术在安全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论述了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Reality)的基本原理、应用范围。结合大空间公用建筑火灾虚拟现实系统,提出了安全工程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结构及程序设计关键技术,给出了大空间公用建筑火灾虚拟现实系统编制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