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0篇
  免费   665篇
  国内免费   1901篇
安全科学   703篇
废物处理   168篇
环保管理   473篇
综合类   3790篇
基础理论   788篇
污染及防治   681篇
评价与监测   283篇
社会与环境   348篇
灾害及防治   232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335篇
  2021年   344篇
  2020年   393篇
  2019年   258篇
  2018年   279篇
  2017年   335篇
  2016年   251篇
  2015年   377篇
  2014年   392篇
  2013年   460篇
  2012年   526篇
  2011年   510篇
  2010年   460篇
  2009年   398篇
  2008年   397篇
  2007年   375篇
  2006年   326篇
  2005年   201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根据对城市生活垃圾不同的处理方法,并结合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提出了中小城市应按其实际情况采用适宣本地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相应方法。  相似文献   
992.
993.
大坝下游河段的河流生态径流调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了分析大坝工程对河流径流情势的影响,以三峡大坝下游河段的宜昌站为例,计算了三峡坝下河段的生态水文季节、生态需水和其它径流情势特征参数。计算结果表明,长江宜昌江段枯水期为1~3月份、副汛期为4~6月份和10~12月份,而洪水期为7~9月份;枯水期、副汛期和洪水期的最小生态需量占同期来水总量分别为24%~27%、30%~50%和30%~45%;适宜的生态需水在枯水期、主汛期分别占同时期来水总量为30%~42%、50%~70%;四大家鱼和中华鲟产卵、繁殖期内的适宜生态流量范围分别为 6 540~12 700 m3/s 和 16 300~9 130 m3/s,大约占同时期来水总量的50%~70%;涨水次数平均值分别为5.3和3.4,落水次数平均值分别为50和5.1等,这为三峡水库在四大家鱼和中华鲟产卵、繁殖期内的调度提供了保护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4.
长期有机物循环对红壤稻田养分及水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长期有机物循环的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有机物循环利用对红壤稻田养分供应及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目的是了解长期有机物循环利用后土壤养分含量变化、水稻生长特性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有机物循环明显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并使土壤养分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上。有机物循环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全N、全P和全K及其有效部分的平均含量分别比无循环处理提高了445%、347%、175%、94%,特别是碱解N,速效P和速效K含量提高显著,有机物循环处理比无循环处理提高达469%、452%和347%。有机物循环利用提高了水稻分蘖数和叶面积指数,使水稻群体的透光率减少。有机物循环处理平均单叶净光合速率比无循环处理高68%,蒸腾作用比无循环处理高50%,最终表现为干物质积累量及稻谷产量的增加。对长期有机物循环利用后的红壤稻田养分指标与水稻生长指标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后发现,土壤中速效P及有机质含量的增加是促进水稻生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5.
针对水中三价砷As(Ⅲ)毒害大、难去除的问题,本研究采用FeSO4/K2FeO4组合处理方式以恒温浸润法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制备获得原位铁氧化物载铁活性炭(AFPAC),利用负载的铁氧化物的吸附性能,耦合活性炭的吸附和有效的固液分离功能,实现了As(Ⅲ)的高效去除.结果表明,当AFPAC投加量1g·L-1时,对初始质量浓...  相似文献   
996.
长三角城市工业碳排放及其经济增长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IPCC国际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的参考方法对长三角16个城市2005~2009年的工业碳排放进行核算,具体分析比较16个城市的化石燃料的碳排放量、工业碳排放强度、工业碳排放变化率等影响因素,并通过关联性分析和脱钩分析对比城市工业碳减排现状与发展趋势,得出:(1)2009年长三角工业碳排放量达到20 979.79万t,其中煤炭消耗产生的碳排放量占主导,达到95.25%;(2)2005~2009年长三角16个城市的平均工业碳排放强度从1.25t/万元降低到0.88t/万元,上海的工业碳排放水平一直保持较低水平,江苏8个城市的工业碳排放强度较为接近,浙江省的7个城市工业碳排放强度差异明显;(3)长三角地区的碳排放强度与工业经济强度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4)工业增加值与工业碳排放量脱钩分析显示上海等13个城市落在弱脱钩区域。  相似文献   
997.
于2011年5~7月和10月在长江干流宜宾江段进行了鱼类资源调查。共采集到鱼类62种(亚种),隶属于4目10科40属,其中19种为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鲫(Carassius auratus)、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e)、中华沙鳅(Botia superciliaris)、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铜鱼(Coreius heterodon)、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鲇(Silurus asotus)等为宜宾江段优势种。对主要经济种的体长体重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渔获规格较历史数据下降明显,单船日捕捞量亦有减少,长江宜宾段的渔业资源呈现衰退的趋势。作为向家坝蓄水前最后一次对宜宾江段的鱼类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可以为分析向家坝水库蓄水对长江上游鱼类的影响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998.
中国西部能源及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脆弱且恶劣,但能源及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能源及矿业开发已经成为其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本文力图从西部能源及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促进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视角,综合辨析出西部地区能源及矿业开发引发的地质环境及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主要包括土壤污染与土地破坏、水资源污染与短缺、矿区大气污染、噪声污染以及采矿诱发的各类地质灾害和生态环境破坏等.文章认为: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和能源开发等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环境及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增强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确保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是西部地区提高能源资源保障能力的现实选择,也是转变发展方式、建设“两型”社会的必然要求.为此,本文对西部地区能矿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主要包括:大力推行绿色发展,极开发绿色新能源;加强资源管理与污染控制,建立、健全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体系,健全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市场准入制度设立绿色门槛,继续整合小矿山;加强西部资源型城市与沿海地区的区域融合,减少资源开发的负外部性,破除“资源诅咒”;借鉴国际上“责任矿产开发倡议”,提高能源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益相关者的参与能力;统筹协调资源税费、地方发展基金,明确资源税的调节作用,健全利益分配机制,设立绿色发展基金;加强能矿资源开发全过程的第三方独立监管,在能源及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实行有效透明的监管等.  相似文献   
999.
Climate change has become widely accepted as a challenge that humans will face in the not-too-distant future.Mountain ecosystems and their inhabitants are among the most vulnerable to climate change.This paper seeks to explain migration drivers in specific mountain regions in the context of climate change based on Foresight’s conceptual framework.A climate change sensitive field named Shangnan County in southern Shaanxi Province is chosen as the case study area to investigate local migration drivers.A serie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is employed in the case study including participant observation,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and focus group discussions.The evidence of survey suggests that migration decisions are not only shaped by macro factors in aspects of environmental,economics,demographic,social,politics and psychological,but also influenced by placed-related barriers and facilitating mechanisms and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1000.
生态沟渠和生物滞留池因其良好的径流污染控制能力和生态效益,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但单一的生态沟渠或生物滞留池在农村径流污染控制中常存在氮磷去除效果不稳定和基质易堵塞等问题.将两者串联构建组合系统,利用生态沟渠预处理去除部分污染物,可降低生物滞留池污染负荷和减轻基质堵塞;同时在生物滞留池中设置淹没区并添加天然载体碳源提升系统脱氮效果.研究了载体碳源、降雨强度和干湿交替等条件对生态沟渠-生物滞留池组合系统控制农村径流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稻草和木屑两种天然载体碳源分别将生物滞留池段的TN去除率提升19.9%和20.4%.模拟降雨强度从小雨增至大雨时,外加碳源组合系统COD、 NH+4-N、 TN和TP去除率平均下降17.0%、 16.8%、 20.4%和17.2%,其中生态沟渠段对4种污染物的去除贡献平均降低16.3%、 13.0%、 24.2%和22.1%.干湿交替运行可提高系统的污染物去除效果,相较连续进水,干旱3周后木屑组TN平均去除率提升12.3%.微生物群落分析结果显示,木屑组和稻草组生物滞留池样品的α多样性高于对照组;投加载体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