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58篇
  免费   563篇
  国内免费   3008篇
安全科学   804篇
废物处理   644篇
环保管理   877篇
综合类   5107篇
基础理论   2008篇
环境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3518篇
评价与监测   612篇
社会与环境   503篇
灾害及防治   352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70篇
  2022年   506篇
  2021年   468篇
  2020年   412篇
  2019年   353篇
  2018年   456篇
  2017年   490篇
  2016年   479篇
  2015年   537篇
  2014年   717篇
  2013年   1077篇
  2012年   793篇
  2011年   841篇
  2010年   656篇
  2009年   628篇
  2008年   668篇
  2007年   663篇
  2006年   515篇
  2005年   379篇
  2004年   340篇
  2003年   370篇
  2002年   309篇
  2001年   396篇
  2000年   317篇
  1999年   267篇
  1998年   213篇
  1997年   209篇
  1996年   179篇
  1995年   138篇
  1994年   146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14篇
  1975年   13篇
  1973年   9篇
  1972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微电解法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微电解法处理印染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对含有直接、活性和硫化染料的印染废水,COD去除率可达70%以上,脱色率可达90%以上.得出了电压、停留时间与处理效率和能耗之间的关系.试验说明,微电解法处理印染废水是一种高效、低耗、经济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22.
海域有机污染物优先排序和风险分类模糊评判系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提出了对区域性有机污染物优先排序和风险分类和定量评判系统:模糊评判系统。该评判系统以反映污染物的毒性,暴露水平和环境化学性质的7项碜数为指标,通过指标参数的标准化及模糊运算,获得有机污染优先排序和风险分类的定量结果。  相似文献   
223.
烟气脱硫(FGD)工程设计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飏 《上海环境科学》2000,19(5):216-221
在国家实施“总量控制”和“两控区”的重要环境保护政策下,烟气脱硫(FGD)工程提到了可持续发展的议事日程,实施FGD工程是投资大、直接经济效益不显著的环境工程。因此在全面论述实施FGD工程的设计框架,即各设计阶段应考虑的几个重大因素和必须遵循的一系列规则基础上,着重对目前国内外主要的FGD工艺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评述,提出选择FGD工艺的8条重要原则。供重大决策参考和推动环境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24.
中德中小学环境教育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环境教育的概念出发,较系统地阐述了中德在中小学环境教育方面的异同,进而从认识,观念、科技,管理等角度提出了我国在实施中小学环境教育时可借鉴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25.
江苏省丹阳市水稻土自然生产潜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借助作物生长模型与模糊数学的方法对江苏省丹阳市的两种种植制度的土壤自然生产潜力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模拟的小麦/玉米-晚稻种植制度的气候生产潜力比小麦-单季稻高3000kg/ha 左右。指出丹阳的小麦生产应以挖掘、提高土壤自然生产潜力为主,而单季稻的生产则应以提高品种的气候生产潜力为方向。  相似文献   
226.
227.
We have devised and evaluated a rapid screening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numerical aberrations of chromosomes13, 18 and 21 in chorionic villus cells. We used non-radioactive in situ hybridization (ISH) with three chromosome-specific probes on overnight-attached mesenchymal cells from chorionic villi. A blind study was performed of 47 karyotypically normal samples, one triploid sample, two samples trisomic for chromosome 21, and two samples from a fetus with putative mosaicism (46/47, +21). All samples were hybridized with the chromosome 18- and 21-specific probes. Thirty samples were additionally hybridized with the chromosome 13-specific probe. The test could be completed within 3-4 days of sampling. In samples disomic with respect to the probed chromosomes, an average of 2 per cent (range 0-9 per cent) had three hybridization signals. By contrast, in the samples trisomic for the probed chromosome(s), 57 per cent (chromosome 13), 51 per cent (chromosome 18), and an average of 74 per cent (55-86 per cent) (chromosome 21) of the nuclei exhibited three signals. In the putative mosaic samples, the number of nuclei with three chromosome 21-specific signals ranged from 41 to 69 per cent. We conclude that this technique rapidly and clearly distinguishes between normal and trisomic/triploid samples, and consequently may be of use in future prenatal diagnosis.  相似文献   
228.
229.
本研究从生态学观点出发,根据土壤缺乏微量元素的临界值指标,探究了四川盆地土壤微量元素的生态类型,按其土壤供给有效态微量元素的丰缺程度,将本区土壤微量元素分为五种生态类型:严重缺乏、缺乏、适中、丰富和很丰富。统计结果表明,四川盆地各类土壤的微量元素生态类型特点为:有效硼含量很低,普遍严重缺硼;有效锌含量亦低,近半数土壤缺锌;多数土壤有效锰含量丰富,仅少部分土壤供锰不足;有效铜和铁的含量丰富。  相似文献   
2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