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3篇
  免费   349篇
  国内免费   926篇
安全科学   410篇
废物处理   133篇
环保管理   337篇
综合类   2055篇
基础理论   468篇
污染及防治   535篇
评价与监测   216篇
社会与环境   220篇
灾害及防治   194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168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184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232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311篇
  2011年   319篇
  2010年   265篇
  2009年   256篇
  2008年   263篇
  2007年   221篇
  2006年   224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较系统地回顾环境监理产生的背景及发展历程,阐述环境监理的内涵及实质。  相似文献   
62.
从实验室试验和工业性试验出发, 煤矸石制非烧结砖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用煤矸石和适量固化剂制成的非绕结砖经过28d自然养护后,其质量和放射性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利用煤矸石非烧砖无 技术上还是经济上都是可行和有利的。  相似文献   
63.
魏丽珍  毕勇 《环境科学导刊》2007,26(2):24-25,47
介绍了葫芦岛市生态环境现状及主要问题,分析了各种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阐述了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64.
高职高专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与社会需求相一致。除了加强就业指导之外,还应采取多种手段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教育,全方位多渠道实现毕业生与人才市场沟通,引导毕业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65.
热带假丝酵母8953菌株对苯酚的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实验室分离的一株热带假丝酵母(编号为8953)具有较强的苯酚降解能力,并可以利用苯酚、间苯二酚、联苯胺等芳烃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该菌株在48h内可完全降解约14.88mmol/L苯酚,完全降解10.63mmol/L苯酚只需要24h,其降解苯酚浓度最高可达19.13mmol/L。在pH4~9,温度20℃~40℃范围内,苯酚浓度为10.0mmol/L条件下该菌株均保持100%的降解率。该菌株降解苯酚的最适pH范围为6.0~8.0,最适温度范围为28℃~30℃,最佳接种量为1%~3%,外源添加氮源能促进酵母生长和苯酚的降解。  相似文献   
66.
微生物固定化技术与载体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分析微生物固定化的一般方法、常用固定化载体的特性 ;并通过实验研究固定化微生物颗粒处理微污染水的净水效能 ,分析载体结构对微生物固定化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7.
混凝沉淀法处理锰锌铁氧体生产废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锰锌铁氧体生产废水采用混凝沉淀法处理 ,悬浮物去除率可达 99.9% ,浊度去除率可达 99% ,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8.
概述了人工智能及其 2个主要分支 (专家系统和人工神经网络 ) ,讨论了遗传算法与专家系统集成以及神经网络与模糊逻辑、专家系统集成的必要性和集成方法 ,分别介绍了专家系统和人工神经网络在塑性加工领域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69.
袁翀  庞旭  薛勇 《环境科技》2007,20(2):27-30
采用我校自主设计研制的水浴脱硫设备,以石灰石为脱硫剂,通过模拟烟气净化冷态模型试验研究了甲酸,乙酸,已二酸,草酸作为有机添加剂对湿法烟气脱硫的影响,并讨论了其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有机酸添加剂能减缓脱硫液pH值的降低过程,能在较低的pH值时得到较高的脱硫率.实验结果为有机添加剂在湿法脱硫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0.
Effects of pH, temperature, and oxygen on the production and release of phosphine in eutrophic lake sediments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laboratory test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limination of matrix-bound phosphine was accelerated under initial pH 1 or 12. Phosphine levels could reach maximum under initial pH 10. The contents of phosphine increased with the addition of alkali under pH 4–12. The rates of phosphine production and release from lake sediments varied with temperature. 20°C was the most favorable temperature for the production of matrix-bound phosphine. Oxygen showed little effect on matrix-bound phosphine. Matrix-bound phosphine concentrations in lake sediments were concluded to be dependent on a balance of natural generation and depletion processes. Translated from Acta Scientise Circumstantiae, 2005, 25(5): 681–685 [译自: 环境科学学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