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5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244篇
安全科学   82篇
废物处理   54篇
环保管理   70篇
综合类   334篇
基础理论   103篇
污染及防治   225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23篇
灾害及防治   3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01.
Three-dimensional polypyrrole/chitosan nanocomposite monoliths are fabricated by polymerization of pyrrole in chitosan aqueous solution. The static polymerization of pyrrole monomer and the cross-linking of chitosan by glutaraldehyde occur simultaneously, resulting in the self-assembly of polypyrrole/chitosan nanocomposite aerogel monolith. The addition of methyl orange and glutaraldehyde and the static reaction play key roles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self-standing aerogel monolith. The as-prepared monolith with larger specific surface area exhibits much better adsorption capability for Cr(VI) removal in comparison with that prepared without the addition of glutaraldehyde. The adsorption process and adsorption isotherms are found to well follow the pseudo-second-order and Langmuir models,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 this polypyrrole/chitosan nanocomposite monolith is stable and recyclable. About 73.5% of the initial adsorption capability is kept after eight adsorption–desorption cycles. The polypyrrole/chitosan nanocomposite monolith can be a promising candidate for the efficient removal of Cr(VI).  相似文献   
602.
中国社会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统计指标体系由15大类,1000多个指标构成,适应于多层次、多角度、多目的的社会发展需要,在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实践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03.
基于熵权法和 PSR 模型的佛山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20项评价指标,运用PSR模型构建了广东省佛山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和综合指数法测算佛山市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结果表明:①佛山市2004年至2011年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总体上有下降的趋势,由2004年的0.5108下降到2011年的0.2452,说明佛山市土地生态安全总体呈下降趋势,由预警进入重警状态;②研究时间段内佛山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总体较差,2004年至2011年一直处于有警状态,土地生态系统正面临着资源、环境和人类的威胁和挑战。  相似文献   
604.
The aim of this experiment was to determine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soil profile concentrations and diffusion effluxes of methane in a rice–wheat annual rotation ecosystem in Southeastern China. We initiated a field experiment with four treatments: ambient conditions (CKs), CO2 concentration elevated to ~ 500 μmol/mol (FACE), temperature elevated by ca. 2°C (T) and combined elevation of CO2 concentration and temperature (FACE + T). A multilevel sampling probe was designed to collect the soil gas at four different depths, namely, 7 cm, 15 cm, 30 cm and 50 cm. Methane concentrations were higher during the rice season and decreased with depth, while lower during the wheat season and increased with depth. Compared to CK, mean methane concentration was increased by 42%, 57% and 71% under the FACE, FACE + T and T treatments, respectively, at the 7 cm depth during the rice season (p < 0.05). Mean methane diffusion effluxes to the 7 cm depth were positive in the rice season and negative in the wheat season, resulting in the paddy field being a source and weak sink, respectively. Moreover, mean methane diffusion effluxes in the rice season were 0.94, 1.19 and 1.42 mg C/(m2·hr) in the FACE, FACE + T and T treatments, respectively, being clear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K.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elevated 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 and temperature could significantly increase soil profile methane concentrations and their effluxes from a rice–wheat field annual rotation ecosystem (p < 0.05).  相似文献   
605.
环保标准是实施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技术依据, 是开展环境管理、环境执法工作的有力抓手。环 保产业是促进清洁生产和污染减排,实现达标排放的有效措施。环保标准对环保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 响,是环保产业发展的动力,为环保产业挖掘潜能、拓宽空间、提供指导,同时又与环保产业相互依 存。强化环保标准对环保产业的促进作用,应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综合考虑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序推 进环保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工作。  相似文献   
606.
铅低积累大豆的筛选及铅对其豆中矿物营养元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筛选和培育铅低积累作物品种已被用来降低铅流入到人们的食物链中.本实验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16个选定的大豆品种在两个铅处理(500和1500 mg·kg-1)下的生长反应,并评估其对铅的耐性.结果表明,在两个铅处理(500和1500 mg·kg-1)下,大豆中Pb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其平均值分别为0.19和0.27 mg·kg-1.在两种Pb梯度处理下富集系数的范围分别为0.003~0.014和0.002~0.012.16种大豆品种的富集系数在两种Pb梯度处理下均小于0.02,且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明大豆吸收的Pb主要积累在根部.大豆品种:垦丰16号、绥农28号、中黄35号和黑河35号被发现符合低铅积累大豆品种的标准.这4个品种的大豆被进一步用于评估Pb和其他矿质营养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如Ca、Cu、Fe、Mg、Mn和Zn.土壤中Pb含量会影响大豆对微量矿物营养元素的吸收,表现为土壤中高剂量Pb能抑制大豆对Ca、Cu、Fe、Mg和Zn的吸收,同时增加其对Mn的吸收和积累.  相似文献   
607.
生态用地分类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现有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对土地的生态属性考虑不足,导致生态用地分类缺乏统一的标准,生态用地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基于此,该文尝试对生态用地分类体系进行初步研究,以期为生态用地的科学管护,国土空间格局的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提供科技支撑。在总结借鉴国内外学者有关生态用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对生态用地概念进行了界定,在剔除《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的非生态用地基础上,采用“逆向递推”方法将生态用地合并归类:根据生态用地的概念、内涵和划分依据,将剔除非生态用地后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的二级地类归为35个生态用地三级地类;根据人类活动对生态用地影响范围和程度的不同而导致发挥的生态功能强弱的差异,将生态用地三级地类合并归类为14个二级地类;基于“人类活动-生态用地”影响反馈机理,将生态用地分为原生生态用地、半人工生态用地和人工生态用地3个一级地类。随后,为使生态用地分类系统在生态用地管理与生态建设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生态用地分类实现了有效衔接。最后,作者建议借鉴国内外对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相关研究,考虑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等视角来建立相关定量化的系统科学的生态用地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608.
黑素皮质素受体-1(MC1R)在鱼体中对黑色素细胞的分化及迁移起主要的调控作用,而且在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中表现出不同功能。本研究对黄颡鱼表皮黑色素细胞的培养条件进行探索,并在此基础上对MC1R基因进行克隆,为后续研究黄颡鱼黑色素异常的细胞及分子机理研究提供基础。结果表明,黄颡鱼表皮黑色素细胞在27 ℃培养条件下,72 h开始贴壁生长,培养基中添加20 %小牛血清培养效果比添加10%小牛血清好。MC1R基因克隆方面,黄颡鱼MC1R基因全长为936 bp,编码312个氨基酸,与剑尾鱼(Xiphophorus maculates)、孔雀鱼(Poecilia reticulata)、条斑星鲽(Verasper moseri)、海鲈(Dicentrarchus labrax)、大菱鲆(Psetta maxima)等5种鱼类MC1R基因的同源性分别为97%、96%、90%、90%、90%,系统分析结果显示,黄颡鱼MC1R基因在进化树上的位置与黄颡鱼的分类所处位置基本吻合。证明黄颡鱼表皮黑色素细胞原代培养的条件为:27℃,添加20% 小牛血清,所克隆基因为黄颡鱼MC1R基因。  相似文献   
609.
在溢油事故应急处置中,消油剂的使用备受争议。为探究消油剂和溢油对海洋底栖模式生物海胆(Hemicentrotus pulcherrimus)复合毒性效应,通过WAFs(Water-accommodated fractions)和CEWAFs(Chemically enhanced water-accommodated fractions)的96 h暴露实验,测定海胆肠和性腺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随油水配比浓度的增加,4种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酶活性峰值均极显著高于海水对照组水平(P0.01)。肠中4种酶活性最大诱导倍数均高于性腺。相同暴露浓度下,CEWAFs组4种酶活性诱导程度均高于WAFs组。消油剂对照组和海水对照组间4种酶活性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610.
为评估聚乙烯醇生产中精馏残渣组分及其环境污染风险,为此类危险废物的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采集华东某聚乙烯醇生产企业的精馏残渣,分析其重金属以及有机污染物含量,并评估其环境风险。研究结果表明聚乙烯醇精馏残渣主要来自生产环节中的醋酸乙烯精制工段,残渣中的有机物组分主要为醋酸及其他有机酸类,其中醋酸的相对含量达到63.47%;残渣中的重金属主要包括Zn、Ni和Cr,其含量分别为404 537 mg·kg-1,8 654 mg·kg-1和5 084 mg·kg-1。环境风险评价的结果表明残渣中有机物污染物引起的环境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而重金属污染严重,同时有很高潜在生态风险。精馏残渣中的主要环境污染风险因子为醋酸、Zn和N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