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4篇
  免费   337篇
  国内免费   1246篇
安全科学   403篇
废物处理   155篇
环保管理   263篇
综合类   2357篇
基础理论   593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912篇
评价与监测   173篇
社会与环境   181篇
灾害及防治   159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212篇
  2021年   215篇
  2020年   219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184篇
  2017年   184篇
  2016年   191篇
  2015年   232篇
  2014年   295篇
  2013年   355篇
  2012年   340篇
  2011年   300篇
  2010年   292篇
  2009年   266篇
  2008年   234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为探讨原始和铁改性生物质炭对污染土壤中砷(As)和铅(Pb)生物有效性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利用As-Pb复合污染水稻土进行水稻盆栽试验,分别在土壤中施加3%(质量分数)的原始法国梧桐枝条炭(法桐炭)、铁改性法国梧桐枝条炭(Fe-法桐炭)、原始猪炭(猪炭)、铁改性猪炭(Fe-猪炭).试验结束后测定土壤pH、有机碳等理化性质、土壤养分有效性、土壤有效态As和Pb、稻谷中As和Pb的含量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Fe-法桐炭对土壤中As的钝化效果较好,降幅为39%;施用猪炭对土壤中Pb的钝化效果较好,降幅为19%;Fe-法桐炭的施用使稻谷中As含量降低了80%.施用两种原始生物质炭后,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Chao1、Shannon)和OTUs总数均显著)增加(p<0.05),但相较于原始生物质炭,施用铁改性生物质炭均提高了土壤中优势菌群的相对丰度,且两种铁改性生物质炭处理土壤中的优势菌属为Actinobacteria_unclassified、Gaiellales_unclassified和Nocardioides.冗余分析表明,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组成与土壤pH和有效态As关系密切.因此,施用生物质炭可以通过改变土壤pH和降低As胁迫等性质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综上所述,经过铁改性处理的法桐炭更适用于As污染土壤修复,而原始猪炭是一种比较理想的Pb污染土壤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982.
纳米塑料作为一种新兴污染物在水中可长久稳定存在,其表面吸附的重金属对水环境产生了潜在危害.本文研究了纳米塑料聚苯乙烯微球在吸附时间、溶液pH、氯化钠溶液、锰离子、温度等不同实验条件下对铅离子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粒径为400 nm的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可快速吸附铅离子,吸附平衡时间约为30 min,吸附率达到53.30%.聚苯乙烯微球对铅离子的吸附动力学符合伪一级动力学,吸附等温线遵循Freundlich模型,吸附过程主要为非线性吸附.随着溶液pH的增加,铅离子平衡吸附量增加,静电作用是影响铅离子在聚苯乙烯微球上吸附的关键因素.增加溶液盐浓度,微塑料发生聚集,比表面积减小,吸附位点减少,铅离子的吸附量显著降低,在3.5%氯化钠溶液中,纳米塑料对铅离子的吸附率仅为7.5%.与重金属锰离子共存,可促进聚苯乙烯微球对铅离子的吸附.升高温度,纳米塑料对铅离子的平衡吸附量增加.  相似文献   
983.
基于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梳理,针对1615—1619年我国发生的重大旱、蝗、涝等群发灾害,以蝗灾为主线,复原蝗灾事件的时空演化过程,解析其发生的气候背景和社会响应。结果表明:(1)蝗灾事件呈现五年的发生发展衰亡周期,县次波动明显,1616和1617年为峰值年份;(2)蝗灾以中、高等级发生为主,核心区域为黄淮海平原,热点地区为山东、河南、安徽等;空间上呈现“北密南疏”、“北方主导”的分布格局;(3)蝗与旱、涝的空间叠加显示,旱-蝗组合集中分布于黄淮海平原及其毗邻地区,涝-蝗组合则呈零星分布,旱蝗并发的频次高于涝蝗,旱蝗关系更紧密;(4)蝗灾频发与大发伴生饥荒、疫灾,体现了灾异的时空传递与承继,且次生灾害的出现存在滞后效应;(5)在寒冷期,蝗灾与温度呈现正相关,与降水呈现负相关。  相似文献   
984.
凤阳山森林生态系统碳交换及其物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凤阳山位于浙江省龙泉市南部,为亚热带典型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受海洋性气候和季风的影响,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碳预算及其物候特征的理想之地。采用位于浙江凤阳山的涡动相关通量观测系统(EC)观测的2017年(除去9月)CO2通量数据、气象数据并结合物候模型来分析本地尺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PP)、生态系统呼吸(Re)动态特征、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影响因子及其物候特征,结果表明:该生态系统全年扮演着碳汇的角色,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E)(除去9月)为?89 g?m?2?a?1(以碳计),GPP总量为1377.75 g?m?2?a?1,Re总量为1288 g?m?2?a?1,GPP和Re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均呈单峰型,先增加后降低。GPP在不同的物候时期均为倒“U”型的变化趋势,而Re在夜间的生态系统呼吸略高于白天,且在日夜交替时刻会出现陡降现象。整个生态系统在174 d GPP增长率达到峰值0.25 μmol?m?2?s?1,达到最大恢复率;202 d的GPP增长率为0 μmol?m?2?s?1;228 d的GPP增长率最低,为?0.21 μmol?m?2?s?1,达到最大衰退率。不论是日尺度还是月尺度上,GPP和Re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为空气温度,日尺度上Re较GPP对环境因子的变化更加敏感;反之,在月尺度上GPP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比Re更加敏感。总体而言,凤阳山森林生态系统全年表现为碳汇,能够调节当地的二氧化碳浓度;生长季森林生态系统生长旺盛,稳定阶段的GPP与Re达到峰值;在不同的时间跨度上生态系统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85.
沂河4条支流浮游植物多样性季节动态与水质评价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2006年11月—2007年8月对沂河4条支流水体浮游植物展开调查. 结果表明:东汶河、蒙河、涑河和柳青河内检测到的浮游植物分别为75,67,70和80种,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细胞密度季节变化明显. 东汶河、蒙河、涑河和柳青河水体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为2.97~3.96,3.05~3.35,2.86~4.02和1.74~2.89;Margalef指数分别为2.92~4.42,2.44~4.03,3.07~5.38和1.23~2.76;Pielou指数分别为0.78~0.92,0.71~0.94,0.73~0.89和0.48~0.90. 4条支流的细胞密度分别为1.54×107~5.69×107,0.28×107~12.64×107,0.97×107~3.19×107和4.17×107~9.96×107 L-1. 综合水质评价结果:东汶河和蒙河为β-中污型—寡污型,涑河为β-中污型—清洁型,柳青河为α-中污型—β-中污型. 水质从优至劣排序为涑河>东汶河>蒙河>柳青河. 东汶河和涑河为温度制约型,蒙河和柳青河为温度和营养盐制约型.   相似文献   
986.
大型底栖动物生物评价指数比较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耿世伟  渠晓东  张远  林坤德 《环境科学》2012,33(7):2281-2287
采用不同生物指数评价河流健康,结果往往有差异,如何识别各种生物指数的关系和适用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太子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研究,比较了5种大型底栖动物生物指数评价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5种指数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但由于健康等级划分标准差异,造成不同指数的健康评价等级存在一定差异.同时分析了不同指数对不同类型人为活动影响的敏感性,研究其在河流健康评价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太子河流域中,BI指数与土地利用类型和溶氧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对这两类的干扰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FBI指数对酸污染和氨氮污染具有较强的指示作用;ASPT指数与耗氧相关的水质指标有较强的负相关;B-IBI指数与总氮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可较好指示氮污染,而且B-IBI指数与其他类型人为干扰活动均呈显著的相关关系,对土地利用和水质污染也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综上所述,大型底栖动物BI指数和ASPT指数应该分别适用于评价流域土地利用和水化学指标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而B-IBI可用于评估多种类型人为干扰活动.  相似文献   
987.
植物耐受和解除重金属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总结了植物细胞及分子水平对重金属耐性和解除其毒性的途径.植物通过避免增加细胞内敏感位点毒物浓度来解除重金属毒性.其途径主要有:一方面通过菌根化、细胞壁吸收及根系分泌物的螯合作用减少根系吸收重金属进入细胞质;另一方面通过体内调节机制解除重金属毒性和提高耐性,主要通过一系列膜蛋白对进入细胞质内的重金属排出细胞质外、隔离于液泡中,或将重金属转变为无毒性形态挥发入大气,或通过细胞质内的植物螯合素、金属硫蛋白、有机酸、氨基酸、多胺等对重金属螯合,解除重金属毒性;同时植物还可以在重金属胁迫下产生热休克蛋白修复胁迫伤害的蛋白质.本文提供了涉及植物重金属解毒和耐性广泛的观点和证据.  相似文献   
988.
三氯卡班被认定为一种新型的环境污染物,可能对动植物和人体产生危害,为探究三氯卡班的有害作用机制,选择C57BL6小鼠作为载体,利用分子生物学和报告基因方法考察了三氯卡班对肝脏的作用,同时利用代谢组学技术考察三氯卡班对血浆内源性代谢物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氯卡班是核受体CAR的激活剂,可以提高肝脏CYP2b10的m RNA表达。同时血浆主要的内源性代谢物也产生了显著性变化,血浆中的脂肪酸比例都呈下降趋势,肉毒碱与乙酰肉碱的比例都呈上升趋势,花生四烯酸与肌酸的比例都呈上升趋势,这都与核受体CAR被激活密切相关,由此说明利用代谢组学技术能够全面地反映三氯卡班所造成的对机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9.
濒危植物疏花水柏枝种子萌发的生态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疏花水柏枝Myricaria laxiflora分布于我国三峡从宜昌至重庆段长江干流的消落带,分布区十分狭小.三峡工程兴建后,疏花水柏枝将失去绝大部分的生境而成为濒危物种.通过设置一系列控制实验测试了土壤水质量分数,温度和土壤类型对疏花水柏枝种子萌发的生态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土壤水质量分数、温度和土壤类型对种子萌发率都有显著影响.其中种子萌发率随土壤水质量分数增加而增大,土壤水质量分数达到饱和程度时萌发率达到最大值;高温条件下的种子萌发率高于低温,种子萌发率在21~27℃达到最大值;种子在河沙基质上萌发好于在沙土基质上.结合分布区萌发季节的环境条件分析,土壤水质量分数是限制该物种分布于消落带的关键作用因子.据此就该物种的种群保护与重建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90.
地表水中微量氯代芳烃和硝基取代芳烃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云  沈幸  鲜啟鸣  邹惠仙  孙成 《环境化学》2005,24(4):463-466
建立了固相萃取、毛细管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内标标准曲线法定量分析地表水中十三种氯苯、硝基氯苯和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法对这些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在62%-101%之间,变异系数在3%-27%之间,方法最小检测浓度在0.01-1.31μg·1-1之间.应用本方法对太湖水中的氯代芳烃和硝基取代芳烃化合物进行了三次采样分析,定量重现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