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4篇
  免费   575篇
  国内免费   1340篇
安全科学   489篇
废物处理   126篇
环保管理   370篇
综合类   2921篇
基础理论   589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690篇
评价与监测   181篇
社会与环境   232篇
灾害及防治   230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287篇
  2021年   295篇
  2020年   326篇
  2019年   249篇
  2018年   228篇
  2017年   261篇
  2016年   215篇
  2015年   284篇
  2014年   293篇
  2013年   355篇
  2012年   391篇
  2011年   350篇
  2010年   315篇
  2009年   276篇
  2008年   258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219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1篇
  193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1.
智能电能表功耗测量是一项重要的试验项目,介绍了电能表功耗测量仪和连接,着重分析了功耗测量系统软件的设计。该软件用于功耗测量数据采集,分析了其中的关键技术,给出了Lab VIEW设计框图。该软件实现了智能电能表功耗数据的自动化测量。  相似文献   
412.
项目管理是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建设项目施工组织的最基本的管理方式。针对建设项目HSE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文章从建设项目常见问题和风险的分析入手,根据新《安全生产法》(以下简称"新安法")对建设项目的要求,从6个方面分析现阶段石油天然气行业建设项目HSE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建设项目HSE管理的主要举措:加强设计源头风险防控、关键环节风险管控、专业化风险管控、施工人员风险管控、施工现场风险管控、投产后期风险管控。对如何强化建设项目全过程风险管控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13.
为保障水电厂安全运行,根据水电厂设备设施构成要素,系统分析其风险,建立涵盖水轮机及其辅助设备、发电机及其辅助设备、计算机监控系统及自动装置、电气一次设备、电气二次设备、水工建筑物及金属结构、机具与防护设施等因素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欧氏距离定义样本差异,标准化处理属性特征值,通过聚类迭代,开发水电厂设备设施风险的动态分级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水电厂设备设施故障风险在每年的第2,3季度明显大于第1,4季度,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各季度设备设施故障风险同比有增加的趋势,风险分级结果与设备设施故障的变化趋势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414.
岩溶塌陷倾向性等级的KPCA-SVM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快速、有效地预测岩溶塌陷倾向性等级,在统计分析大量观测实例的基础上,选取岩性系数、岩体结构系数、地下水系数、覆盖层系数、地形地貌系数和环境条件系数作为特征指标。利用核主成分分析(KPCA)方法在高维空间提取岩溶塌陷影响因子的主成分,将获取的主成分作为支持向量机(SVM)的特征向量,建立基于KPCA的岩溶塌陷倾向性等级的SVM预测模型。将12组观测数据作为学习样本对模型进行训练。采用回代估计法进行回检,误判率为0。利用训练好的模型对2组待判样本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经KPCA后指标个数减少,相关性降低,SVM运算的复杂度降低。用该模型所得预测结果的准确率为100%。  相似文献   
415.
近30a气候变暖对宁夏植被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灵通  宋乃平  王磊  候静  胡悦 《自然资源学报》2015,30(12):2095-2106
研究气候变暖对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活动的影响,将有助于地方政府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科学开展植被恢复和生态保护。利用1982—2013年NOAA-VHP数据,基于Mann-Kendall检验、重新标度极差分析和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等方法,研究了气候变暖对宁夏植被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宁夏近30 a的辐射亮温增温趋势明显,温度状态指数在1995年前后发生突变,由气候波动期转向持续增暖期;归一化植被指数的线性增长趋势显著(P0.01),上升幅度为0.012/10 a,植被状态指数在1990年前后发生突变,由植被退化转向持续恢复。植被状态指数与温度状态指数的相关性分析得出,在1995年之前气候变暖对宁夏植被活动的影响不明显,但1995年之后气候变暖对宁夏植被活动有明显促进作用,影响强度由强到弱依次是秋季、冬季、春季和夏季;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有两点,一是1995年为气候转向暖干的突变点,二是宁夏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实施了一系列的扬黄灌溉开发和生态治理工程,明显地改变了区域植被的分布格局与类型。  相似文献   
416.
由于垂直布置的 GIS 设备、罐式断路器及瓷柱式断路器等开关类设备安装位置较高, 现有 X 射线成像系统自带辅助装置在高度和角度上不能满足现场 X 射线成像检测需求。本文开发了一种高度、角度可调的移动式 X 射线成像系统辅助设备,并成功应用于 330 kV 瓷柱式断路器 X 射线成像检测中。应用结果表明:该装置不仅提高了 X 射线成像检测的效率,而且保证了试验人员安全性,为 X 射线成像检测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417.
将强度折减法引入到隧道围岩安全评价中,结合"浅埋暗挖快速施工双线小间距隧道、盾构下穿立交结构隧道和结构面含有节理、不规则裂隙的山体公路隧道"等工程实例,借助材料真实破坏分析软件RFPA-2D,建立每个强度折减系数下的有限元模型。模型采用了黏弹性人工边界来消除边界条件对计算精度的影响,并借助随机介质理论实现了围岩细观结构单元的非均值性和随机分布的缺陷,揭示了不同工况下隧道围岩的动态渐进破坏过程、基元相变损伤演变机理和岩体结构面破坏特征,认为隧道围岩的宏观破坏是由岩体非线性材料细观单元的非均值性造成的,计算结果借助不同折减步中裂纹发展趋势和单元破坏的数量判断隧道围岩是否失稳破坏,并计算出具有安全储备意义上的安全系数。同时,结合ABAQUS和RFPA-2D两种不同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随机介质理论和连续介质理论结合强度折减法在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中的差异。  相似文献   
418.
基于余震序列分布信息的地震极灾区快速判断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震级加权标准差椭圆法研究了基于震后短期内(24 h)余震序列判定地震极灾区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利用该方法判断宏观震中是一种比较可行的方法,不同震源破裂方式的震例利用该方法判断宏观震中的精度不同,倾滑-近倾滑型破裂方式的震例利用余震序列判定宏观震中的精度最高;2整体上看,利用该方法判断极灾区长轴方向的准确性低于利用距震中最近活动断裂判断的准确性,但对于倾滑-近倾滑型破裂方式的震例,利用该方法的准确性高于利用断层数据判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19.
辽河口粪便污染指示菌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3年分别于夏季和秋季对辽河口海域的粪便污染指示菌(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肠球菌)及环境、水化学要素进行分析,研究粪便污染指示菌在海水中的数量、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水化学指标间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选取河口地区合适的粪便污染指示菌.结果表明:夏季总大肠菌群数量在1.7×105~6.2×106CFU·L-1之间,粪大肠菌群数量在5.0×102~8.7×104CFU·L-1之间,肠球菌数量在1.0×101~2.5×102CFU·L-1之间;秋季总大肠菌群数量在5.0×102~1.1×105CFU·L-1之间,粪大肠菌群数量在4.0×102~1.0×103CFU·L-1之间,肠球菌数量在3~95 CFU·L-1之间.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肠球菌的数量变化与环境指标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特别是与盐度存在显著相关性;粪大肠菌群、肠球菌与水化学指标Si O4-4-Si、NH+4-N、TP和COD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粪大肠菌群与SiO4-4-Si和TP的相关性系数均大于0.742(p0.01),肠球菌与TP和COD的相关性系数均大于0.742.实验结果表明,辽河口粪便污染指示菌的数量在夏季高于秋季,近岸高于远海,其中粪大肠菌群和肠球菌的数量、分布特征与陆源污染物特别是氮磷的输入量密切相关,而且两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粪大肠菌群与肠球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河口粪便污染情况,建议采用粪大肠菌群与肠球菌作为河口粪便污染的指示菌.  相似文献   
420.
In China, although improvements to the pesticide registration process have beenmade in last thirty years, no occupational exposure data are required to obtain a commercial license for a pesticide product. Consequently, notably little research has been conducted to establish an exposure assessment procedure in China. The present study monitored the potential dermal operator exposure from knapsack electric sprayer wheat field application of imidacloprid in Liaoche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nd in Xinxiang City, Henan Province, China, using whole-body dosimetry. The potential inhalation exposure was determined using a personal air pump and XAD-2 sample tubes. The analytical method was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including such performance parameters as limits of detection and quantification, linear range, recovery and precision. The total potential dermal and inhalation exposures were 14.20, 16.80, 15.39 and 20.78 mL/hr, respectively, for the four operators in Liaocheng and Xinxiang, corresponding to 0.02% to 0.03% of the applied volume of spray solution. In all trials, the lower part (thigh, lower leg) of the body was the most contaminated, accounting for approximately 76% to 88% of the total exposure. The inhalation exposure was less than 1% of the total exposure. Such factors as the application pattern, crop type, spray equipment, operator experience and climatic conditions have been used to explain the exposure distribution over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body. As indicated by the calculated Margin of Exposure, the typical wheat treatment scenarios when a backpack sprayer was used are considered to be safe in terms of imidacloprid expos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