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5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37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通过对一起典型的电烬机触电事故分析,找出了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防范措施,对企业预防同类事故发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2.
在2013年2、5、6和7月份对长株潭三市的O3浓度进行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O3浓度的季节性变化明显,夏季O3浓度显著升高;受人类活动强度的影响,休息日的O3浓度比工作日高;O3的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其中,郊区浓度比城区高,工业城市的O3浓度比普通城市高;在夏季,O3更容易成为城市环境空气首要污染物。  相似文献   
73.
Pentachlorophenol could be photocatalytically reduced with superoxide radicals in aqueous solution under simulated sunlight irradiation.  相似文献   
74.
Since the concept of the osmotic microbial fuel cell (OsMFC) was introduced in 2011, it has attracted growing interests for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and energy recovery. However, forward osmosis (FO) membrane fouling resulting in a severe water flux decline remains a main obstacle. Until now, the fouling mechanisms of FO membrane 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of biofouling layer in the OsMFC are not yet clear. Here, the fouling behavior of FO membrane in OsMFCs was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 thick fouling layer including biofouling and inorganic fouling was existed on the FO membrane surface. Compared to the inorganic fouling, the biofouling played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ouling layer. Further analyses by the 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 (CLSM) implied that the growth of biofouling layer on the FO membrane surface in the OsMFC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Initially, microorganisms associated with ß-D-glucopyranose polysaccharides were deposited on the FO membrane surface. After that, the microorganisms grew into a biofilm caused a quick decrease of water flux. Subsequently, some of microorganisms were dead due to lack of nutrient source, in the meantime, polysaccharide and proteins in the biofouling layer were decomposed as nutrient source, thus leading to a slow development of the biofouling layer. Moreover, the microorganism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biofouling layer, and further studies are needed to mitigate the deposition of microorganisms on FO membrane surfaces in OsMFCs.
  相似文献   
75.
将铜纳米线(Cu-NWs)和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作为添加剂,通过相转化法制备了具有高亲水性和高导电性的Cu-NWs/RGO/PVDF导电微滤膜,将其作为膜阴极放入MFC-MBR耦合系统中且连续运行120 d,研究了其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及抗污染性能。结果表明,Cu-NWs/RGO/PVDF膜与水的界面作用自由能为28.49 mJ·m-2,欧姆内阻和活化内阻分别为1.18Ω和2.82Ω,说明其具备优良的亲水性和导电性。与对照系统(C-MBR)相比,MFC-MBR耦合系统出水水质更优,系统中SMP和LB-EPS含量更低,膜污染速率更低。利用XDLVO理论结合表面元素集合法对MFC-MBR耦合系统中膜污染机理进行了分析,发现MFC-MBR系统中膜与SMP、LB-EPS和污泥絮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能更低,从而降低了膜污染速率。  相似文献   
76.
根据长株潭24个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国控点数据,分析了CO、SO2、NO2、O3、PM10和PM2.5常规六项污染物不同月份的变化规律,并对首要污染物O3和PM2.5不同时期、不同时段的变化规律以及达标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PM2.5和O3浓度的季节性变化大,O3浓度夏季高、冬季低,PM2.5则正好相反;在一天当中,昼间的PM2.5浓度低于夜间;在城市之间,长沙市PM2.5的日均浓度和O3浓度明显高于株洲和湘潭市。上述结论将为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7.
用臭氧氧化处理镀镍漂洗废水中的有机物,主要考察pH、臭氧投加量、废水初始COD浓度、温度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对反应机理进行初步的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废水的COD去除率随pH的增大而升高,比较适宜的pH为6~7;适当地增加臭氧投加量有利于提高COD去除率;在一定温度范围(15~35℃)内,提高反应温度有利于废水中有机物的降解;当臭氧投加量为20 mg/(min·L),对于初始COD为56 mg/L、pH 6.5的实际镀镍漂洗废水,在25 ℃的条件下氧化100min,出水COD降至10mg/L,COD去除率达到82%;在臭氧氧化镀镍漂洗废水的反应中,部分有机物的降解是在Ni2 的催化下由臭氧分解生成氧化能力更强的自由基来完成.臭氧氧化可作为镀镍漂洗废水处理回用的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78.
采用PVDF中空纤维微滤膜处理某纺织印染厂二级生化出水,研究了膜污染控制及清洗方法。结果表明,合理的膜通量是控制膜污染、保证膜寿命的关键,采用31 L/(m2.h)左右的通量有助于膜污染的控制。氢氧化钠与次氯酸钠可分别用于日常维护清洗与恢复清洗,通过循环正洗不仅能满足清洗要求,且药剂使用量也小于反洗方法,每吨产水清洗用碱费用仅0.06元。化学清洗后再水力正洗,能进一步提高清洗效果。  相似文献   
79.
通过获取2016年长沙市连续在线观测得到的PM10、PM2.5、NO2、O3、CO和 SO2逐时浓度资料,对工作日、周末、节假日(尤其是春节)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进行对比分析,长沙市2016年6项污染物均表现出一定的"周末效应"现象,周末日平均浓度均低于工作日及全年的日平均浓度,其中PM2.5最为明显;PM10和PM2.5浓度均星期一最高,星期六最低,CO和 SO2浓度周末也均处于相对最低水平,NO2和O3在周末的平均浓度略低于工作日水平或与其持平。国庆假期,由于城区人口、车辆减少,长沙大气环境质量相对较好,而春节假期,由于受到烟花爆竹集中燃放的影响,PM10、PM2.5和SO2浓度远超过全年平均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人类活动对污染物浓度及大气环境质量变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