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7篇
废物处理   11篇
综合类   39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28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主成分分析法在水节霉生长水体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SPSS主成分分析法对海浪河流域水节霉生长水体水质进行评价.在12月份,对海浪河流域10个断面的水质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英雄桥和斗银河口断面污染较严重,主要污染物为氮和有机物,其余断面水质较好,基本满足功能需求;同时对水节霉惟一生长地河夹村大坝连续进行6个月的水质监测,结果表明,在冰封期的1~2月份,该断面污染...  相似文献   
22.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Satellite and reanalysis precipitation products are potential alternatives in hydrological studies, and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evaluate their...  相似文献   
23.
Investigation of demulsification of polybutadiene latex (PBL) wastewater by polyaluminum chloride (PAC)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an appropriate dosage range for latex removal. The demulsification mechanism of PAC was adsorption-charge neutralization and its appropriate dosage range was controlled by zeta potential. When the zeta potential of the mixture was between -15 and 15 mV after adding PAC, the demulsification effect was good. Decreasing the latex concentration in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from 8.0 g/L to 0.2 g/L made the appropriate PAC dosage range narrower and caused the maximum latex removal efficiency to decrease from 95% to 37%. Therefore, more accurate PAC dosage control is required. Moreover, adding 50 mg/L sulfate broadened the appropriate PAC dosage range, resulting in an increase in maximum latex removal efficiency from 37% to 91% for wastewater of 0.2 g COD/L. The addition of sulfate will favor more flexible PAC dosage control in demulsification of PBL wastewater.
  相似文献   
24.
对改进型MDATIAT(ModifiedDemandedAerationTankIntermittentAerationTank)同步脱氮除磷工艺中活性污泥在不同基质下的厌氧释磷特性进行了研究.在葡萄糖、甲酸钠、乙酸钠和丙酸钠4种单一基质中,活性污泥厌氧释磷量分别为1.58、3.55、3.04和1.86mg·L-1;释磷速率分别达到0.02、0.05、0.15和0.10mg·L-1·min-1.另外,在葡萄糖、甲酸钠、乙酸钠和丙酸钠组成的混合基质中的活性污泥厌氧释磷试验结果表明,混合基质中活性污泥释磷量和释磷速率均大于4种单一基质中的释磷量和释磷速率,分别达到8.51mg·L-1和0.31mg·L-1·min-1.  相似文献   
25.
污水海洋处置综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污水海洋(河口)处置进行了综合研究:全面提出污水排海的建议标准;首次对我国近岸海域进行污水海洋处置度分区;提出利用组合点容量进行海域污水海洋处置规划的方法;对我国污水海洋处置预处理技术作了调查分析;开发建立了污水海洋处置室内实验新技术;全面研究和建立了适用于各种情况下的数值模型。   相似文献   
26.
为确定某ABS树脂装置丁二烯聚合工段废水水质,特别是特征有机物种类,采用吹扫捕集、静态顶空、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和液液萃取等预处理方法与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定性检测出该工段废水中含有16种挥发、半挥发性有机物,主要包括烯烃、苯系物、有机腈、多环芳烃、醚、醇和胺. 废水ρ(SS)(SS为悬浮物)为540.31 mg/L;SS粒径主要分布在0.10~5.00 μm之间,可吸附水中4.83%~33.21%的对二甲苯、乙苯、苯乙烯和1,5-环辛二烯等有机物. 与生活污水不同,该工段废水三维荧光光谱图的荧光区域集中在λExEm(激发波长/发射波长)=205~285 nm/310~360 nm范围内,主要包括λExEm为285 nm/350 nm、260 nm/310 nm、225 nm/345 nm、210 nm/315 nm、230 nm/360 nm的5个荧光峰,由甲苯、靛蓝、苯乙烯、脱氢松香酸、芴、菲等苯系物和多环芳烃类有机物引起. 废水在200~250 nm之间有较强紫外吸收峰,主要由1,3-丁二烯、苯甲醛、苯乙酮、4-苯基-1-环己烯等共轭二烯、不饱和醛、酮和苯系物等有机物引起.   相似文献   
27.
负载型催化剂光催化氧化五氯苯酚钠的效果   总被引:44,自引:1,他引:44  
研究以TiO2 为基本活性组分、空心玻璃珠为载体、硅酸钠为粘合剂的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技术 .选取五氯苯酚钠 (PCP-Na)为处理对象 ,结合对催化剂比表面和晶型结构的表征 ,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筛选评价 .实验结果表明 :在适当的条件下 (二氧化钛、空心玻璃珠、40%硅酸钠溶液重量比为 4∶20∶2,650℃下烧 3h)所制备的C3型催化剂不仅光催化活性高 ,且负载牢固 ,易与水分离 .对初始CODCr=400mg·L-1,PCP-Na=10mg·L-1的反应液 ,在光照强度为 30kW·m-2下 2hCODCr去除率大于 65% ,PCP-Na去除率大于 92%.试验进一步探讨C3型催化剂投加量、反应液初始浓度、供氧量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  相似文献   
28.
活性炭吸附石化二级出水有机物去除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活性炭对某石化二级出水进行吸附研究,考察了静态和动态试验下,活性炭对石化废水二级出水COD的去除效果,并讨论了吸附前后水中有机物的组分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静态试验中,活性炭对石化废水二级出水的COD的饱和吸附量为1.1 mg·g-1,吸附速率为0.7 mg·min-1;通过动态试验得到了吸附的最佳条件,即HRT=1 h,水力负荷为0.76 m3·m-2·h-1,此时COD的去除率可达49.9%,出水COD低于50 mg·L-1.相对分子质量分级和树脂分级分析结果表明,活性炭对石化废水二级出水中相对分子质量小于5000的小分子有机物有较好的吸附效果,该组分被活性炭吸附的COD所占比例为59.72%,活性炭吸附作用对水中不同相对分子质量有机物分布影响不大;活性炭对石化废水中有机物组分的去除效果排序依次为:疏水碱性物质(HOB)疏水酸性物质(HOA)亲水中性物质(HIS)疏水中性物质(HON),对HOB和HOA的去除率可达到79%和61%,对HIS和HON的去除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29.
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16S rDNA克隆文库方法对高效同步脱氮除磷系统MDAT-IAT(modified demand aerationtank-intermit aerationtank)的IAT池中的细菌进行了多样性研究.从16S rDNA克隆文库中随机挑选59个克隆子进行序列测定(约500bp),对测序结果进行了BLAST比对.结果表明,MDAT-IAT系统中IAT池的细菌群落具有高度多样性,有55个克隆子分属6个不同的细菌类群,3个克隆子属于未知类群,优势细菌类群为Proteobacteria类群(变形菌类群),占55.17%;细菌类群优势顺序为γ-Proteobacteria类群(34.48%)、Bacteroidetes类群(似杆菌类群,20.69%)、β-Proteobacteria类群(12.07%)、Candidate division TM7类群(12.07%)、α-Proteobacteria类群(5.17%)、δ-Proteobacteria类群(3.45%)、Firmicutes类群(厚壁菌类群,3.45%)、Candidate division OP11类群(1.72%)、Planctomycetes类群(浮霉状菌类群,1.72%).用clustalx软件从测序的58个克隆子中选出32个OTU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同样表明IAT池的细菌多样性较强.  相似文献   
30.
提出了活性污泥混合液中微生物内聚磷酸盐含量的测定方法.分别考察了常温好氧、厌氧条件下,废水生物除磷试验装置内活性污泥混合液中微生物内聚磷酸盐含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结果表明,好氧条件下,微生物的内聚磷酸盐含量随时间的延长呈线性关系增加;厌氧条件下,聚磷酸盐含量随时间的延长呈线性关系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