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1篇
废物处理   11篇
综合类   48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3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水葫芦强化预处理-两相厌氧生物处置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葫芦强比预处理后再进行两相厌氧生物处理,其平均产气量可达134L/kg鲜水葫芦,较之单纯两相厌氧处理,产气量提高40%;气体中甲烷含量为75.1%左右;系统出水CODCr320mg/L左右,SS在40mg/L左右.在系统稳定运行过程中,产酸相处于酸化状态.  相似文献   
72.
采用混凝沉淀-双层滤料过滤-陶瓷膜过滤组合工艺去除丙烯酸丁酯废水中浊度物质。结果表明,废水pH值、混凝药剂投加量、混凝沉淀水力条件不仅对丙烯酸丁酯废水混凝沉淀出水和双层滤料过滤单元出水浊度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后续陶瓷膜过滤单元膜污染均具有重要影响。双层滤料过滤出水浊度与陶瓷膜污染阻力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双层滤料过滤出水浊度越高,陶瓷膜污染阻力越大。废水pH在7.0~10.0范围内、混凝药剂PAC或PAM投加过量、废水流量过高都会造成双层滤料过滤出水浊度偏高,导致陶瓷膜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73.
循序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处理造漆工业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序间歇式废水生物处理工艺(SBR工艺)集进水、厌氧、好氧、沉淀于一池,改变其运行程序不仅可去除有机物,还能达到脱氮除磷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工艺的运行周期为22h(其中进水1h,进水和厌氧搅拌6h,好氧14h,沉淀及排水各2h),进水COD浓度在1000—4000mg/L时,COD去除率为84%以上,最高达96%。另外,水文还分析了有机物的去除特点。  相似文献   
74.
铁铜内电解处理二步湿法腈纶聚合单元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铁铜内电解法处理二步湿法腈纶聚合单元废水,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优条件为pH 3、搅拌转速600r/min、铁量为300g、硫酸铜的量为10 g、反应时间90 min.在此情况下,COD去除率达到70%,出水B/C值由0.2提高到0.57.降解反应符合四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在有机物去...  相似文献   
75.
曝气生物流化床反应器(ABFT)是一种能高效处理含酚废水的生物膜反应器,处理过程中填料表面附着生长着大量丝状真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反应器填料表面生物膜种群结构,结果表明,主要丝状真菌种群为克氏地霉.利用苯酚惟一碳源培养基分离出一株具有苯酚降解能力的丝状真菌PHE-1,并进行了形态、18S rDNA序列分析和降解效率...  相似文献   
76.
对比了二维电极与三维电极对丙烯酸丁酯生产废水的处理效果,考察了三维电极条件下废水初始COD浓度、曝气强度、极板间距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并研究了丙烯酸丁酯生产废水中特征污染物的去除过程.结果表明:三维电极对丙烯酸丁酯生产废水COD的去除率明显高于二维电极;三维电极电流效率和能耗受污染物浓度影响较大,污染物浓度越高,电流...  相似文献   
77.
全自养生物脱氮新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际研究较热的自养亚硝化、自养反硝化和全自养脱氮新工艺,有节省外加碳源和能耗低的特点,尤其适合于低碳氮比(C/N)类氨氮废水的处理.介绍了这些工艺的原理和特点,并展望了它们的研究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8.
以腈纶废水的进水pH值、海绵铁投加量、铁碳质量比及反应时间为考察因素,COD去除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方案构建与拟合响应曲面模型,分析了此4个独立因素及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预处理工艺,即当进水pH为2,海绵铁投加量为35 g·L-1,铁碳质量比为0.5,反应时间为75 min时,COD去除率可达29.59%,回归模型的预测值为29.68%,该模型可靠。并考察了预处理对生化系统的影响,在进水COD均值923.09 mg·L-1条件下,最终出水浓度为232.89 mg·L-1,去除率为74.77%,较单独生化处理提高25.49%。  相似文献   
79.
亚热带次生常绿阔叶林优势种间的竞争效应与竞争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邻体干扰模型及其野外工作方法,初步研究了缙云山亚热带次生常绿阔叶林优势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大头茶(Gordonia acumenata)和白毛新木姜子(Neolitea aurata var. glauca)3个种群间的竞争效应与竞争反应.结果表明(1)种内竞争效应排序为马尾松>大头茶>白毛新木姜子;(2)种间竞争效应排序为白毛新木姜子>马尾松>大头茶;(3) 种间竞争反应排序为大头茶>马尾松>白毛新木姜子;(4)白毛新木姜子与大头茶之间的竞争强度最大,达到1.05;大头茶与马尾松之间的竞争强度最小,仅为0.32. 表3 参8  相似文献   
80.
采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P&T-GC/MS),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LLE-GC/MS)等方法对丙烯酸装置废水中主要特征有机污染物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研究了废水和各主要特征污染物的三维荧光特性。结果表明,废水中共检出有机酸、苯系物、酯、醛、醇等24种有机污染物,其中含量较大的有乙酸55.13%,丙烯酸23%,甲醛21.81%,甲苯0.03%,4-羟基-2-丁酮0.02%,丙烯酸甲酯0.01%,正丁醇0.01%。丙烯酸废水中含有3个荧光峰,区域IV内的荧光峰(λex/em=290/355 nm)主要由废水中高浓度的丙烯酸产生,区域V内的2个荧光峰(λex/em=390/495 nm,λex/em=295/480 nm)由水中的腐殖质产生。丙烯酸抑制了甲苯、甲醛、乙酸等3种荧光物质对丙烯酸废水荧光强度的贡献。4种荧光物质的荧光基团影响力大小:碳碳双键+羧基> 苯环> 羰基> 羧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