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4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372篇
安全科学   135篇
废物处理   55篇
环保管理   105篇
综合类   887篇
基础理论   230篇
污染及防治   231篇
评价与监测   103篇
社会与环境   125篇
灾害及防治   9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521.
重金属污染是水体沉积物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研究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赋存形态,探索水体中重金属的来源,可以为水体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提供理论基础。采用BCR三步连续提取法对鄱阳湖枯水期表层沉积物中As和7种重金属元素(Cd、Co、Cr、Cu、Ni、Pb和Zn)的赋存形态进行了研究,并基于重金属风险评价代码(Risk Assessment Code, RAC)方法评估了鄱阳湖表层沉积物中的As和7种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鄱阳湖表层沉积物中As、Co、Cr、Cu、Ni和Zn主要以残渣态的形式存在(6160%~8518%);Pb主要以残渣态(5097%)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4102%)为主要的赋存形态,其可提取态所占比例为4903%,具有较高的二次释放潜力;Cd的赋存形态主要以弱酸提取态(4160%)和铁锰氧化态(2719%)为主,其可提取态所占比例高达7749%,潜在生态风险较大。RAC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表层沉积物Cd的生态风险整体上位于高风险,需要加强对鄱阳湖Cd污染的关注。所有站点Cr的弱酸提取态所占比例均低于1%,表明鄱阳湖Cr污染的生态风险为无风险,As、Ni和Pb属于低风险,而Cu、Co和Zn位于低风险至中等风险  相似文献   
522.
排水对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土壤中化学元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生态试验站为研究基地 ,选择典型采样点 ,对排水沟土壤、沼泽土壤、沼泽化草甸土壤 (共有 6个采样点 ,2 8个样品 )进行测试 ,分析土样中主要离子 (HCO3- 、Cl- 、NO3- 、SO4 2 - 、Ca2 +、Mg2 +、K+、Na+)含量、重金属 (铁、锰、锌、铜 )含量、营养元素含量、有机质含量以及土壤pH值 ,研究沼泽排水对沼泽土壤中的化学元素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排水使沼泽土壤丧失大量的化学元素  相似文献   
523.
系统地研究了华东地区中强震前地震活动参数的演化特征 ,尤其是追踪研究了中短期阶段各参数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华东地区中强震孕育中短期阶段 ,有不少地震活动性参数图像出现明显的变化 ,如C值、D值、Mf 值和b值在中期阶段存在的大面积异常区开始出现明显的收缩甚至消失 ,这种变化是地震孕育过程进入中短期阶段的重要标志。未来主震往往发生在收缩区边缘或异常消失区 ,若当消失区再次出现小片异常 ,则该异常区是未来最为值得注意的危险区 ,而且时间上很可能进入短临。再如地震算法复杂性AC值由超出 1倍均方差的峰值下降、广义分维Dt由正常值下降并出现超过 1倍均方差的低值异常 ,也是地震孕育过程进入中短期阶段的判据。由于地震孕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在实际工作中需应用多种参数扫描结果进行综合判定 ,以便于缩小异常区 ,提高中短期预报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524.
廊坊市的地震基本烈度为 8度 ,同时受中远场和近场地震影响。具有背景地震烈度较高而高烈度地震发震概率较小的特点。本文研究了根据廊坊市地震动加速度参数特点进行的框架结构隔震建筑设计方法与实例  相似文献   
525.
兰州市大气降尘中正构烷烃的分布特征及源解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集了2005年春季兰州市不同功能区大气降尘样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样品中的正构烷烃。结果表明,降尘中正构烷烃主要有2种类型,一种是后峰型,以C29为主峰碳,大于C25正构烷烃具有明显的奇偶优势,碳优势指数(CPI)为1.25~1.40;另一种是双峰型,分别以C29,C20,C19,C15为主峰碳,在C25或C27后有明显的奇碳数优势,CPI为1.26~2.35。研究区内不同区域降尘中正构烷烃分布有明显的变化,相对清洁区正构烷烃分布为后峰型,主要来源于燃煤、高等植物的不完全燃烧。工业区、商业区、商业居民混合区正构烷烃分布属于双峰型,既有高等植物蜡的输入,也有汽车尾气、石油化工的输入,且人为源的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526.
基于道路交通噪声990 h监测数据,对英国CRTN模型中源强计算模型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理论计算与实测结果之间平均仅相差0.57 dB(A),CRTN源强预测模型在中国可以可靠地预测道路交通噪声。  相似文献   
527.
乌江中上游水体营养状况底栖硅藻指示性属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首次对乌江中上游底栖硅藻和水环境因子间关系进行系统定量研究。对底栖硅藻和水环境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总磷是影响底栖硅藻属种分布的第一显著因子。利用加权平均回归方法,计算出底栖硅藻属种对总磷指标响应的生态最佳值和忍耐值,提取出的Nitzschia frustulum(Kütz.)Grun.、Nitzschia fonticola Grun.、Nitzschiapalea(Kütz.)W.Sminth、Surirella angusta Kütz.Nitzschia amphibia Grun.等17种硅藻是乌江中上游河流富营养化发生的指示性属种。而Achnanthes minutissima Kütz.、Cymbella affinis、Diatoma vulagaris Bory、Navicula protracta(Grun.)Cleve等9种硅藻是乌江中上游中营养化水体的指示性属种,对较低营养水体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底栖硅藻指示性属种的提取对富营养化河流的治理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为用硅藻监测、评价水质和建立河流水质监测体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28.
绿色屋顶径流水质监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国内外绿色屋顶径流水质监测发展状况,并从绿色屋顶径流收集、降雨场次、监测指标、径流水质和污染物传输的影响因子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基于水量和水质管理,从几何尺寸、土壤类型和厚度、植被和维护等方面阐述了绿色屋顶在城市排水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揭示了绿色屋顶需要开展长期的监测和研究,绿色屋顶径流水质监测逐渐向采样自动化和分析自动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29.
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的气溶胶产品研究云南省气溶胶光学厚度(AOT)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时间尺度上,区域月平均AOT没有明显的增长趋势,年平均值大约为0.19,反映了人为活动排放进入大气的气溶胶没有明显的增加;月平均AOT的变化呈双峰分布特征,2个峰值分别出现在3、8月,AOT大约为0.35±0.08和0.31±0.05,5月出现明显的谷值(0.20±0.03),AOT减少的原因可能是该地区降水增多,大量的降水可以清除大气中的气溶胶粒子,最小值常出现在1月或12月,AOT大约为0.09±0.02。在空间上,云南省AOT普遍较低,年平均值的空间分布为0~0.4,低值区出现在西北部的迪庆州、怒江州和丽江市;AOT高值区分布在云南省的南部和东北部地区,3月AOT值最大可达0.80以上,南部和北部差值达到0.60以上,8月AOT的高值区主要出现在中部的玉溪市红河州北部、玉溪市和昆明市。云南省AOT北高南低分布格局的原因主要是北部地区人为气溶胶排放较少,另外,由于地形的影响,北部地区风速较大,气溶胶停留在大气中的时间较短,AOT较小。  相似文献   
530.
建立了气相色谱法(G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水中苦味酸的分析方法,并对2种方法进行比较。GC法检出限为0.000 4 mg/L,线性范围为0.0~0.050 mg/L,加标回收率为92.3%~94.1%,相对标准偏差为4.6%~8.9%。HPLC法检出限为0.02 mg/L,线性范围为0.10~5.00 mg/L,加标回收率为93.7%~96.5%,相对标准偏差为1.3%~2.0%。2种方法相比,GC法灵敏度较高,可用于痕量分析,但操作烦琐,不能有效地将苦味酸与硝基酚类干扰物分离;而HPLC法虽然灵敏度较差些,但简单、快速、稳定性好、准确度高,可有效地将苦味酸与硝基酚类干扰物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