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3篇 |
免费 | 69篇 |
国内免费 | 15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94篇 |
废物处理 | 6篇 |
环保管理 | 39篇 |
综合类 | 352篇 |
基础理论 | 42篇 |
污染及防治 | 23篇 |
评价与监测 | 32篇 |
社会与环境 | 19篇 |
灾害及防治 | 1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41篇 |
2021年 | 46篇 |
2020年 | 39篇 |
2019年 | 26篇 |
2018年 | 30篇 |
2017年 | 39篇 |
2016年 | 19篇 |
2015年 | 35篇 |
2014年 | 33篇 |
2013年 | 24篇 |
2012年 | 31篇 |
2011年 | 33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44篇 |
2007年 | 24篇 |
2006年 | 27篇 |
2005年 | 27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01.
为准确判断煤燃点,提高煤自燃灾害防治能力,依据热爆炸理论,结合煤自燃过程放热曲线,将煤自燃升温过程中微分热流曲线上第1处极小值点作为煤的燃点,计算煤着火前后放热过程动力学参数变化.结果表明:随升温速率增加,煤自燃反应放热过程逐渐向高温区域移动,煤燃点逐渐增大,反应的活化能逐渐减小;同一升温速率下燃点之后煤的活化能增大;... 相似文献
602.
在V2O5-WO3/TiO2催化剂上负载碱金属氧化物(K2O,Na2O),通过BET,XRD和SEM等方法对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不同含量碱金属氧化物对催化剂脱硝活性、N2O生成率和SO2氧化率的影响.结果发现,较大含量的碱金属对催化剂微观结构有一定影响.碱金属氧化物与催化剂表面V物种的结合生成部分碱金属盐(如KVO3),改变了催化剂的表面结构,使催化剂中有效活性位的数量大大降低,从而导致催化剂活性降低.两种碱金属氧化物对催化剂的毒性顺序为K2O〉Na2O. 相似文献
603.
604.
中国PM2.5污染空间分布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细颗粒物(PM_(2.5))污染具有危害性强、覆盖范围大、空间分布不均匀的特点.本研究以2015年中国PM_(2.5)监测站点数据为基础,尝试结合空间分析的方法,对PM_(2.5)污染空间分布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首先以省级行政区划为基本单元,选取Moran's I指数和局部自相关指数(LISA)分析PM_(2.5)在国家尺度上的分布特征.然后利用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模型(OLS)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分析PM_(2.5)浓度的空间分布和各项社会经济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GWR模型比OLS模型更好地揭示出PM_(2.5)浓度分布和各项因素之间的关系.PM_(2.5)浓度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以京津冀为中心的高浓度聚集区向四周逐渐递减,在广西、四川等南部省份形成低浓度聚集区的空间分布结构.另外,森林覆盖率和人均电力消费量与PM_(2.5)浓度显著负相关,人均私家车保有量和PM_(2.5)浓度显著正相关,其中人均私家车保有量是对PM_(2.5)浓度影响最大的因素. 相似文献
605.
606.
607.
对河北省近岸海域1989~2014年间发生的赤潮灾害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全省赤潮灾害发生的频次及累计面积呈现上升趋势;每年的5~10月是赤潮灾害的发生期,其中5~6月是赤潮频发期;秦皇岛市、黄骅市附近海域是河北省赤潮灾害的多发海域,也是深受赤潮灾害危害较为严重的海域;甲藻门引发赤潮灾害的比例较大,尤其夜光藻引发的赤潮灾害的次数最多;有毒赤潮生物种较多,达12种;新的赤潮生物种抑食金球藻引发的赤潮灾害扩散快,影响面积大,持续时间长。建议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陆源污染物超标排放;加强海水养殖业的科学管理,控制养殖废水的排放;加大对抑食金球藻引发赤潮的机理、快速检测与识别方法的研究,减少或避免赤潮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608.
针对现有活性污泥检测方法过程繁琐、耗时长、检测结果滞后的局限,提出了光偏转快速检测法.在污泥负荷为0.33KgCOD/(kg MLSS·d)、水力停留时间为15h的印染废水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系统中,投放粒径4mm、具有20μm微孔结构的聚乙烯醇(PVA)凝胶小球以负载微生物,并在小球达到稳定状态后,对其表面处因外界溶液与微生物代谢产物交换产生的浓度梯度变化,借助光斑分析仪进行光偏转检测,同时测定与光偏转检测结果相对应的15h后的出水COD及COD去除率.连续10个月的检测发现,小球中富集的主要为细菌,当进水COD由91.95mg/L增至519.4mg/L时,小球的光偏转值从229.51μm增加至299.97μm,COD去除率从16.03%提高至66.99%;当DO浓度为1.5mg/L~5mg/L时,小球光偏转值在DO=4mg/L时增至最大为309.3mg/L,对应状态下COD去除率增至最大为61.18%;在pH值为6~9时,小球光偏转值在pH=7时增至最大为293.96μm,对应状态下COD去除率也达到最大值为64.83%;当重金属Cr3+浓度增至50mg/L时,微生物活性逐渐受到抑制,小球光偏转值在Cr3+浓度为20mg/L时降至269.7μm,随后随着Cr3+浓度的增加,微生物细胞受损,胞内物质溶出,小球光偏转值有所增大,对应状态下COD去除率从52.5%持续降低至25.73%.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快速获得活性污泥代谢状态变化信息,且依据特定条件下小球光偏转值变化能够预测随后印染废水COD的去除效果.利用三维荧光光谱初步探究了微生物代谢引发光偏转的机理,发现参与微生物代谢的主要有机物为酪氨酸、芳香类蛋白及色氨酸. 相似文献
609.
610.
为了研究天津市中心城区污水泵站恶臭排放特征,分别在夏、秋、冬3季对4座泵站的进水格栅和出水口进行采样,采用3点比较式臭袋法分析臭气浓度,采用冷阱富集-GC/MS技术分析恶臭物质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污水泵站6个点位共检出包括烷烃、烯烃、芳香烃、卤代烃、含氧烃、有机硫以及无机气体在内的7类50多种物质,其中无机气体和含氧烃是主要成分。污水泵站广泛存在的污染物质共8种:苯、甲苯、乙苯、甲醛、乙醛、甲硫醇、氨和硫化氢,其中硫化氢、甲硫醇和甲醛的浓度较高。污水泵站各季节的恶臭污染都较严重,实测臭气浓度基本上都超过2000,H2S、甲硫醇和乙醛对恶臭污染贡献比较大,其中H 2S是最主要的致臭物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