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8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441篇
安全科学   58篇
废物处理   75篇
环保管理   72篇
综合类   508篇
基础理论   209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460篇
评价与监测   53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3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571.
Residues of dinotefuran and its metabolites, 1-methyl-3-(tetrahydro-3-furylmethyl)urea (UF) and 1-methyl-3-(tetrahydro-3-furylmethyl)guanidine (DN), in apple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a “QuEChERS” (quick, easy, cheap, effective, rugged, safe) pretreatment and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Limits of detection (LODs) and quantification (LOQs) of dinotefuran, UF, and DN in apples were 0.011–0.960 and 0.037–3.200 μg/kg,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recoveries of dinotefuran, UF, and DN in apple ranged from 70.0 to 83.6% with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less than 13%. A formulation of 20% water-dispersible dinotefuran granules was sprayed at 1–1.5-fold the recommended dose 3–4 times on apple trees. Total terminal residues of dinotefuran in apple were less than 2 mg/kg, which is the maximum residue limit (MRL) set by Japan. When following the recommended application guidelines, dinotefuran is unlikely to present significant health concerns to the Chinese population because the risk quotient (RQ) is less than 100%. This work could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safe use of dinotefuran and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maximum residue limit of dinotefuran in apple in China.  相似文献   
572.
通过对我区废水处理设施运转情况的调查分析,得出废水处理设施运转效率低是由于设计水平低,施工质量差,设备管理不善及领导不重视等原因所致。  相似文献   
573.
高效降氰菌群的构建及降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筛选到的降氰菌中构建出了优于单一菌种降氰活性的复配菌群CNR.研究了该复合菌群的生长条件,探讨了温度、pH、接种量、氰化物初始浓度及降解时间等因素对CNR降氰的影响.研究表明,复配菌群CNR适应碱性环境,可降解高浓度氰化物(CN-11 000 mg/L),并对金属氰化物和脂肪族腈具有极强的降解能力.在有氧、pH 11、33 ℃和接种量10%条件下.含CN-11 000 ng/L培养液经60 h降解后,CN-1浓度降为0.49 mg/L,降氰率高达99.96%,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74.
粉煤灰加气混凝土颗粒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污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不同气水比、水力负荷条件下,应用粉煤灰加气混凝土颗粒曝气生物滤柱进行生活污水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加气混凝土颗粒填料表面更易于形成硝化菌生物膜;兼顾处理效率与运行经济的最佳组合的气水比为2,水力负荷为30.72 m3/(m2·d).有机负荷保持在8.04~10.08 kg COD/(m3·d)之间,COD和NH3-N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74.2%和92%,出水COD、NH3-N平均浓度分别在60 mg/L和1 mg/L,达到GB18918-2002一级A标准,粉煤灰加气混凝土颗粒可以应用于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污水工艺.  相似文献   
575.
灭菌预处理污泥及其滤液产氢发酵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剩余污泥中的固态物质包含大量的蛋白质和多聚糖等有机质,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潜力的生物制氢原料。灭菌预处理的剩余污泥会释放出大量的有机质,真空抽滤后去除掉污泥中固态物质得到滤液。将预处理污泥与滤液分别作为底物,接种产氢菌Pseudomonas sp. GZ1后产氢发酵。测定2种不同底物发酵反应过程中氢气的产量,以及底物的变化(SCOD、可溶性蛋白质、总糖、pH值)。实验结果表明,利用预处理后的污泥滤液作为底物能够有效提高氢气产量。滤液发酵的产氢量达到了4.44 mg H2/g COD,比预处理污泥直接发酵提高了近3.3倍。本实验证明污泥中的固态物质在发酵过程中能释放出更多的营养物质,但实际上并不能被产氢菌有效地利用产生更多的氢气,并对其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76.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火研究进展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耀庄  唐毓  曾志长 《灾害学》2008,23(1):102-107
火灾高温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材性有显著影响,极易造成结构损伤、破坏甚至倒塌。在大量阅读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从建筑火灾发展过程研究、钢筋混凝土结构在火灾中的行为研究、钢筋混凝土结构抗火设计方法的研究、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损伤评估和加固方法的研究等4个方面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抗火研究进行了论述;总结了目前国内外钢筋混凝土结构抗火研究的主要进展及成果;指出了结构抗火研究尚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对结构抗火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77.
小麦-玉米轮作期土壤排放N2O通量及总量估算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对小麦-玉米轮作期周年的N2O通量进行了测定和总量估算,分析了N2O通量与土壤温度、地温、气温、降水和施氮量的关系。由实验获知,华北平原栾城农业生态系统实验站的农田N2O通量(N)为10.6-24.2μg/(m2·h),相应的全年排放总量(N)为0.93-2.11kg(hm2·a)。施用尿素的农田排放N2O量约占化肥施用量的0.54%,施用有机肥和化肥的农田排放N2O量占总施氮量的0.70%。  相似文献   
578.
国外二恶英污染及其控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从二恶英的危害性,二恶英与垃圾焚烧,垃圾焚烧二恶英的控制,二恶英排放标准,炼钢产生的二恶英污染和炼钢生产中二恶英的控制几方面叙述了国外二恶英污染及其控制方法,并对我国开展该方面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79.
分级燃烧中固体吸附剂对痕量金属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一维煤粉燃烧炉上进行了烟煤添加不同吸附剂的分级燃烧试验.试验过程中保持总的空气过剩系数a为1.20,分级风量占总风量的20%,炉内温度为1100℃左右.试验发现分级燃烧会增加亚微米颗粒排放,不利于对痕量重金属元素的控制,尤其对挥发性大的元素(如Cu和Ni)影响越明显.热力学计算也表明不同气氛下痕量元素的形态变化过程有很大差异,还原气氛下痕量元素会生成不稳定的次氧化物和还原性产物.固体吸附剂对煤中重金属的排放具有吸附作用,并且不同的吸附剂对不同的痕量元素的吸附效果各不相同,不分级时,对Co,Cr,Ni元素来说,高岭土的吸附效果最好;对Be元素,灰质白云石效果最好;CaO则对Cu元素的吸附效果最好.而在分级情况下,对元素Be,Cr,Ni,灰质白云石的效果最好;对Co和Cu,高岭土的吸附最好.  相似文献   
580.
应用灰色模型(G,M)预测软土路基沉降量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讨论了灰色系统理论在软土路基沉降量预测中的应用 ,以京珠高速公路灵山实验段沉降观测数据为例 ,建立了沉降量灰色预测模型 ,并与三点法、双曲线法的预测结果以及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 ,结果表明 ,灰色预测模型的预测沉降量与实际沉降量更接近。最后分析了用灰色模型进行预测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