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60篇
  免费   409篇
  国内免费   3107篇
安全科学   616篇
废物处理   1297篇
环保管理   1886篇
综合类   5686篇
基础理论   4570篇
污染及防治   5035篇
评价与监测   1354篇
社会与环境   1271篇
灾害及防治   36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461篇
  2021年   385篇
  2020年   295篇
  2019年   307篇
  2018年   1740篇
  2017年   1713篇
  2016年   1572篇
  2015年   562篇
  2014年   677篇
  2013年   923篇
  2012年   1196篇
  2011年   2092篇
  2010年   1279篇
  2009年   1131篇
  2008年   1524篇
  2007年   1727篇
  2006年   523篇
  2005年   379篇
  2004年   312篇
  2003年   394篇
  2002年   408篇
  2001年   252篇
  2000年   299篇
  1999年   301篇
  1998年   245篇
  1997年   223篇
  1996年   193篇
  1995年   158篇
  1994年   120篇
  1993年   118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2篇
  1970年   1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942.
应急情况下,按照现行监测规范和大连石化公司目前配备的仪器设备条件,检测液化气、汽油、苯、丁酮、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和苯乙烯等有毒有害气体,至少需要60min;而根据文章的快速检测法,检测上述10种有毒有害气体,只需要5min,效率提高了10倍以上,完全满足应急情况下快速定性定量检测上述10种有毒有害气体的需要。  相似文献   
943.
文章在介绍油田含酸油来源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国内外关于影响含酸油脱水因素的研究进展,分析表明:含酸油pH值在6~8范围外,原油脱水率均小于85%;不同酸对原油脱水影响不同,其影响程度一般为残酸土酸盐酸;原油中酸化淤渣越多,油水界面膜稳定性越高,酸化油脱水难度越大;酸化油中亲水固体颗粒趋向于水包油型乳状液,亲油固体颗粒趋向于油包水型乳状液,固体颗粒的粒径越小,形成乳状液越稳定;酸化油中胶质、沥青质越高,油水乳状液相对越稳定。最后综述了中和预处理法、水洗法、化学破乳法、超声波辅助法以及联合破乳法对含酸油有效的破乳方法,介绍了这几种破乳方法的适用范围,并建议处理含酸油时,应先弄清影响含酸油脱水的主要因素,采用合适的脱水方法,提高含酸油脱水效率。  相似文献   
944.
湖北丹江口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是"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但受人为活动的影响,水文情势改变,保护区的湿地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的威胁。基于丹江口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现状,从合理调整保护区范围、全面加强湿地生态建设、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建立有效的湿地保护管理协调机制、加强湿地保护知识的宣传等方面,构建和谐生态,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45.
对2012年清水江流域福泉市段10个监控断面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个断面的TP污染最为严重,存在严重超标情况;通过相关性分析,氟化物、TP和NH3-N三者呈极显著相关关系,具有同一来源;根据综合污染负荷指数可知,高坪河、市化肥厂、川恒公司排口上游、黑塘桥、越都取水口5个断面能够达到III类水质的要求;根据Tomlinson污染负荷指数法,可判断福泉市水体整体处于中等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946.
小麦-玉米轮作体系农田氮素淋失特征及氮素表观平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连续6年采用渗漏计法研究了不同施氮处理下陕西关中小麦-玉米轮作区农田土壤90 cm深度处氮素(N)淋失特征和土壤-作物体系氮素表观平衡状况.结果表明:该地区农田氮素淋溶主要发生在降雨量较多的玉米季,且集中在8月和9月.监测期内,TN和NO-3-N年平均流失量分别为2.72~23.07 kg·hm-2和1.53~18.72 kg·hm-2,年流失率分别为0.65%~3.44%和0.82%~3.32%,且年总氮、硝态氮流失量均随年施氮量增加呈指数增加.氮素淋失形态中,NO-3-N比例较高,可占总氮淋失量的56.00%~81.00%,且随着氮肥用量的降低,其占总氮淋失量的比例也随之减小.可见,施氮量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淋失液中各形态氮的比例.氮素表观平衡结果显示,随着施氮量提高,氮素在土壤中的残留和表观氮盈余均呈现指数增加趋势.长期施氮条件下,土壤-作物体系氮素表观损失率的幅度为32.60%~55.20%,土壤表观残留率为-0.17%~8.20%.多年监测结果表明,优化施氮模式下,作物不仅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农田氮素淋失量也大幅降低,在节约肥料资源的同时减轻了潜在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947.
水质安全的动态超声波强化混凝除藻水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声波辐射能够破坏蓝藻气囊,在水处理工艺中达到强化蓝藻混凝沉淀的效果.然而不适当的超声处理会进一步破坏蓝藻细胞,导致胞内毒素大量释放,加重水质污染负荷.本研究为获得水质安全的超声波强化混凝沉淀蓝藻水处理方法,采用频率40~120 k Hz的超声波辐射蓝藻水,考察处理后蓝藻混凝沉淀去除效果及藻毒素释放情况.结果表明,频率68~120 k Hz、能量密度59.1~186.4 W·L-1的静态超声波作用10~15 s后进行混凝沉淀,藻类去除率达98%以上,且频率越高效果越好;然而各频率静态超声波作用5 s以上均会导致藻细胞内藻毒素释放.采用内衬吸声棉及动态超声方式,频率120 k Hz、能量密度38.5~196.6 W·L-1超声波作用7.5~30 s后,可避免胞内藻毒素释放,且能去除水中溶解性藻毒素18.7%~30.7%,混凝沉淀后藻类去除率97.0%以上,其它有机物也降低.  相似文献   
948.
949.
Despite the largely theoretical risks for human morbidity from exposure to DDT (p, p′-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 the reality that it is inexpensive and highly effective in reducing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from malaria vectors has encouraged its continued use. Here we present data indicating that domestic fowl are potentially excellent sentinel species for detecting possible human exposures to DDT. In addition to measuring residues of DDT in chicken blood or eggs, a potential alternate analyte indicative of recent DDT exposure is the definitive metabolic product DDA (2,2-bis(4-chlorophenyl)acetic acid) in feces.  相似文献   
9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