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3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344篇
安全科学   201篇
废物处理   62篇
环保管理   154篇
综合类   956篇
基础理论   310篇
污染及防治   315篇
评价与监测   74篇
社会与环境   109篇
灾害及防治   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91.
在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的猕猴桃园上进行秸秆覆盖改进方法的试验.结果表明,旱地红壤覆盖秸秆后再覆±5-10cm,与原来单纯覆盖秸秆相比,在干旱季节表层土壤水分含量可增加1.5%,凋萎含水量出现几率减少8%,抗旱效果大大增强,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防旱措施.另外,与对照相比,深翻0.8m对改善土壤水分状况也有明显效果.不同覆盖物的试验结果表明,覆盖草本植物残体,在改善表层土壤水分状况、提高作物产量上的效果优于覆盖秸秆植物残体,建议在应用诸如玉米等稿秆作物的秸秆进行覆盖时应进行切碎处理并适当配施无机肥料.  相似文献   
892.
回顾了我国富铁土和铁铝土分类的历史。我国近代土壤分类开始于30年代;从50年代开始,我国土壤分类深受前苏联地理发生分类的影响。在地理发生分类体系中,按生物气候气候条件,热带、亚热带地带性土壤分别为燥红土、红壤、黄壤、赤红壤和砖红壤。从80年代开始,我国土壤科技工作者结合我国实际,引入了土壤系统分类。这一分类的特点是根据土壤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划分土壤类型。据此,这一区域的地带性土壤主要是富铁土和铁铝土。  相似文献   
893.
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评价体系及研究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经济、社会政策和环境影响三个角度,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决策理论和多目标分析3种评价方法以及矩阵、德尔斐法和混合优序图等数学工具,分别对上海市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所采用的不同方案进行全面综合评价,不同评价方法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均表明环境影响是相对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固体废弃物双向分离系统的建立是最优化的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案,也是今后上海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的重点以及努力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94.
畜禽养殖污水生态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论述了畜禽养殖场污水的排放特征,并提出污水治理对策。同时阐述了不同类型人工湿地系统用于污水生态处理的优势,并对人工湿地应用畜禽养殖污水资源化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895.
焚烧、水泥窑和安全填埋法处置PCBs污染物技术优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应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综合考虑环境、技术、社会和经济因素,建立了PCBs处置技术选择与评估的层次模型,分析了影响PCBs处置技术方案选择的重要因素.针对3种有较大应用前景的PCBs污染物处置技术,开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案评价.在处置对象为低浓度与高浓度PCBs污染物2种情况下,分别进行方案的优选.研究指出,环境影响是最重要的因素,在目前中国现有国情条件下,焚烧法是最适宜的PCBs处置技术.对高浓度PCBs污染物,或低浓度污染物具备经济条件或处理量较大,宜采取专用焚烧炉焚烧处置.对低浓度污染物,在不具备经济条件且处理量不大的情况下,可考虑利用水泥窑法或安全填埋法进行处置,并且参考就近处理的原则.此外,对不同技术方案的适用条件和改进措施也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PCBs处置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96.
文章优化了基因工程菌Escherichia coli JM109(pGEX-AZR)对三偶氮染料直接耐晒蓝(B2RL)的脱色条件,并考察其在SMBR中对直接耐晒蓝的脱色效果。研究表明,最佳脱色条件为:进水浓度400mg/L,初始生物量5g/L,pH7.0~8.0,葡萄糖浓度0.5g/L。在此条件下,基因工程菌在SMBR中对直接耐晒蓝的脱色率稳定在90%以上,对COD的去除率范围50%~62%。系统运行过程中,反应器内生物量稳定在3.90g/L左右;酶活力和EPS均呈现先增大,再降低,最后较为平缓的趋势;系统运行周期约为25d。  相似文献   
897.
医疗废物焚烧过程脱硫机理和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医疗废物中包括含有硫分的橡胶,焚烧时会产生SO2从而污染环境,因此医疗废物在焚烧处理时需要进行脱硫。应用HSC热力学软件计算可知,医疗废物焚烧炉内喷入脱硫剂在燃烧过程脱硫,脱硫效果最好的脱硫剂是CaO,然后是Ca(OH)2,CaCO3。综合各种因素,选用CaCO3做脱硫剂进行焚烧过程脱硫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脱硫有着重要的影响,最佳脱硫温度为830~870℃左右;随着Ca/S摩尔比的增大脱硫率增大,但增加的速度却趋于平缓,所得最佳Ca/S摩尔比为2.5。  相似文献   
898.
外部性与公共产品是环境规制的理论基础,以此为基点各国实行了包括税收、补贴、市场交易、行政强制等在内的多种规制政策,各种政策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政策效果,需据实选择。我国现行的环境公共规制体系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公共规制手段过手单一,政策效果难以保证;环境保护收费制度不完善。政策效果受限;环境保护税制不健全,导向作用不突出:排污权交易制度尚处手试点阶段,作用空间太小。为了有效实现环境保护目标,需要进一步构建并不断加以完善多元化的环境公共规制体系,即:改革环境收费制度,加强资金管理;完善现行税制,发挥税收的环保导向与激励作用;综合利用财政激励机制,扶持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全面推行排污交易制度。  相似文献   
899.
在求取襄阳中心城区重现期雨量与可抽排雨量的基础上,采用基于GIS暴雨洪涝淹没模型计算不同重现期致灾雨量的淹没水深和范围;依据城市内涝对道路的实际影响,制作城市道路内涝灾害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直观表达研究区域内不同雨量阈值的内涝灾害淹没风险分布,定量评估淹没水深、淹没范围。同时给出了城市道路内涝灾害风险区划图,结合城市道路信息,准确定位高风险易涝街区,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00.
Contributing to the worldwide biodiversity crisis are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which can lead to extirpations and extinctions of hosts. For example, the infectious fungal pathogen 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 (Bd) is associated with worldwide amphibian population declines and extinctions. Sensitivity to Bd varies with species, season, and life stage. However, there is little information on whether sensitivity to Bd differs among populations, which is essential for understanding Bd‐infection dynamics and for formulating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We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intraspecific differences in host sensitivity to Bd across 10 populations of wood frogs (Lithobates sylvaticus) raised from eggs to metamorphosis. We exposed the post‐metamorphic wood frogs to Bd and monitored survival for 30 days under controlled laboratory conditions. Populations differed in overall survival and mortality rate. Infection load also differed among populations but was not correlated with population differences in risk of mortality. Such population‐level variation in sensitivity to Bd may result in reservoir populations that may be a source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Bd to other sensitive populations or species. Alternatively, remnant populations that are less sensitive to Bd could serve as sources for recolonization after epidemic ev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