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3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344篇
安全科学   201篇
废物处理   62篇
环保管理   154篇
综合类   956篇
基础理论   310篇
污染及防治   315篇
评价与监测   74篇
社会与环境   109篇
灾害及防治   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分析了起始细胞数对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urm )和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 )种群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种培养的情况下,不同起始细胞数量对中肋骨条藻和旋链角毛藻种群细胞数有显著的影响,随起始细胞数的增加种群细胞数有增加的趋势.按不同接种比例进行混合培养,两种藻生长均受到抑制,而且中肋骨条藻降低的程度远大于旋链角毛藻.经计算,旋链角毛藻的种间竞争能力明显强于中肋骨条藻.抑制能力是中肋骨条藻抑制能力的11倍.  相似文献   
952.
微污染水处理中生物填料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生物填料的分类,详细介绍了各类填料在微污染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了在微污染水处理中生物填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53.
通过两起浮顶油罐雷击着火事故的成功扑救案例,结合某单位浮顶油罐的管理现状,提出了整治消防设施隐患、特大型储油罐增加等电位连接点、加强应急预案实战技术演练、完善通讯设施、加强管理、提高员工责任意识、狠抓安全培训、提高职工技术素质等防止浮顶油罐雷击着火的预防措施和在事故状态下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的建议。  相似文献   
954.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的重大战略决策,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区域城乡污染物控制究竟做些什么、怎么做,本课题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从城乡工业及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布局入手,以江苏扬州市为范例,围绕生态市建设、沿江与沿河开发、乡镇水环境保护问题,对区域城乡工业及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布局进行全面认真的研究。目的是从生态市建设、污染物总量控制的角度,思考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对水体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重点关注乡镇工业园区或工业集中区、乡镇镇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布局的问题,为实现城乡区域统筹发展提供一些驾驭的能力。  相似文献   
955.
农作物种植结构与农民收入及其对环境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增收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重要环节。本文以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零溪镇大庄村第五、八、十六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自1980年实行土地包产到户以来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及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认为在本地以柑橘为主的单一类型农作物规模化经营最有利于降低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农民收入,对环境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并对其带来的环境影响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956.
仓库火灾特点、原因及防范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某地仓库火灾的统计数据,归纳总结了仓库火灾特点,得出仓库火灾的主要原因,并按照"3E对策"的原则,从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安全管理三个方面提出预防与控制仓库火灾对策.  相似文献   
957.
958.
Particulate matters(PMs) emitted by automobile exhaust contribute to a significant fraction of the global PMs. Extractive atmospheric pressure chemical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EAPCI-MS) was developed to explore the molecular dependence of PMs collected from exhaust gases produced at different vehicle engine speeds. The mass spectral fingerprints of the organic compounds embedded in differentially sized PMs(e.g., 0.22–0.45, 0.45–1.00, 1.00–2.00, 2.00–3.00, 3.00–5.00, and 5.00–10.00 μm) generated at different engine speeds(e.g., 1000, 1500, 2000, 2500, and 3000 r/min) were chemically profiled in the mass range of mass to charge ratio(m/z) 50–800. Organic compounds,including alcohols, aldehydes, and esters, were detected in all the PMs tested, with varied concentration levels for each individual PM sample. At relatively low engine speeds(≤ 1500 r/min), the total amount of organic species embedded in PMs of 0.22–1.00 μm was greater than in PMs of other sizes, while more organic species were found in PMs of5.00–10.00 μm at high engine speeds(≥ 3000 r/min), indicating that the organic compounds distributed in different sizes of PMs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the engine speed. The experimental data showed that the EAPCI-MS technique enables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PMs in exhaust, revealing the chemical dependence of PMs on the engine speeds(i.e., the combustion conditions) of automobiles.  相似文献   
959.
国外食物系统研究综述及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华  王灵恩 《自然资源学报》2018,33(6):992-1002
食物关系到国计民生,食物的高效供给取决于食物系统的高效运转。目前国内食物系统视角的研究不足,系统梳理国外研究进展对我国食物系统研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为了更好地把握食物系统的研究脉络,论文通过对国外食物系统研究文献进行研读,在总结分析食物系统研究相关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着重对食物系统的全球化与本地化、食物系统规划、食物系统的资源环境效应、食物安全与政策研究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在借鉴国外食物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研究基础和社会需求,提出未来我国食物系统领域的研究展望,包括开展不同尺度的食物系统实证研究、开展跨学科多领域的共同研究、食物系统定量指标体系设计问题研究、食物系统的利益相关者研究以及加强技术创新对食物系统的影响研究等。  相似文献   
960.
毛凌晨  叶华 《环境科学研究》2018,31(10):1669-1676
Eh(redox potential,氧化还原电位)代表土壤氧化性和还原性的相对程度,是以电位反映土壤所处氧化还原状态的指标.由于重金属易与对Eh敏感的组分发生吸附、络合、沉淀等化学反应,因此Eh的变化会直接/间接影响重金属形态从而决定其毒性和活性.Eh变化对重金属活性往往存在双向影响:①淹水环境使Eh降低,引发反硝化反应、铁锰氧化物和硫酸盐还原,使pH向中性靠拢,从而间接导致酸性土壤中游离态重金属沉淀或碱性土壤中吸附态重金属释放.②厌氧条件在使Eh发生变化的同时,会引起铁锰氧化物、有机质、硫化物的形态或含量发生改变,如铁锰氧化物还原、大分子有机质分解,分解产物与重金属离子结合增加了可溶性重金属的浓度,但厌氧条件也可以使重金属离子和硫化物产生沉淀,且还原Cr、Hg等元素,降低毒性;在氧化条件下,硫化物氧化形成硫酸盐促进了重金属释放;但铁锰离子沉淀及其氧化物形态变化形成的具有强吸附力的无定形铁锰氧化物可重新吸附游离态金属离子.这些复杂的化学变化对定量化研究Eh对重金属的影响造成困难,从而降低了Eh波动环境(水稻土、周期性覆水潮滩沉积物等)中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的准确性,也限制了通过改变Eh来原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实施.因此,需进一步对Eh诱导下土壤颗粒界面上发生的与重金属行为相关的反应进行深入研究,并开发检测分析技术,如无损伤的物理探测方法或同位素稀释技术等,建立不同土壤中Eh与重金属形态、活性的定量关系,以揭示Eh对重金属形态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