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4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368篇
安全科学   51篇
废物处理   53篇
环保管理   90篇
综合类   502篇
基础理论   194篇
污染及防治   310篇
评价与监测   28篇
社会与环境   34篇
灾害及防治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探讨了在非水相硝基苯污染含水层的条件下,其在含水层中的迁移及释放规律。迁移规律表明,非水相硝基苯并非在含水层中直接进行垂向迁移,而是一方面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含水层下部迁移,另一方面在地下水流的作用下随地下水同向运移,整体表现为随地下水流的侧向运移,并最终迁移至含水层底部。释放规律表明,非水相硝基苯在含水层迁移的过程中会向地下水大量释放,释放出的硝基苯在水流的作用下随地下水同向运移,污染源及迁移至含水层底部的非水相硝基苯均存在再次释放。  相似文献   
82.
化工园区空气中非甲烷总烃与挥发性有机物的定量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美国环保署(EPA)推荐的TO14/15方法和自动监测测定了某化工园区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以及非甲烷总烃,测定结果显示化工园区空气中非甲烷总烃与VOC的定量关系可以通过有效碳质量浓度建立,即非甲烷总烃有效碳质量浓度和VOC有效碳质量浓度之和相等。并藉此定义总有效碳解析度(R)以表征空气自动监测选定项目对空气有机污染的覆盖率指标,计算结果表明该空气自动监测选定的11项指标平均可表征该区域空气有机污染的71%。  相似文献   
83.
研制了一种喷射式线-筒放电反应器,在室温条件下进行了降解实际空气流中甲苯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反应器能够有效降解甲苯,但不同的通气方式对甲苯降解率有显著影响,验证了该反应器设计的合理性。同时证明,通过流场控制可以提高甲苯降解率。电场方向与气流方向一致则强化降解,两者方向相反则弱化降解。当电压为34kV时,正脉冲和负脉冲的甲苯降解率相差高达42.5%。当电压小于火花放电电压时,甲苯降解率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升高;当电压过大时,电极间发生火花放电,甲苯降解率不升反降。小电压时,小电容放电的甲苯降解率较高;但随着电压的增大,大电容的优势得以体现。甲苯降解率随气流中甲苯初始浓度的升高而降低;随气体流量的增大而降低;环境湿度过大时,甲苯降解率下降,并且甲苯氧化不完全,有CO生成。  相似文献   
84.
近年来,由于疾病、污染、海洋温度上升以及人类的过度利用,珊瑚礁正面临着致命的毁灭.为了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迫切需要收集和分析数据,找出影响珊瑚礁生存的主要因素.数据挖掘技术可用于复杂系统的行为建模和预测,将数据挖掘算法与珊瑚礁生态系统数据相结合,构建生态数据挖掘平台,为预测珊瑚礁的生长趋势提供决策支持.针对海洋数据多源性、多态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提出改进的数据挖掘平台,并详细论述了数据源层、ETL工具层和数据仓库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85.
污染土壤淋洗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岱  周婷  袁世斌  李娜  董微 《四川环境》2010,29(5):103-108,113
本文介绍了淋洗修复技术和淋洗装置在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中的应用,对有机物、重金属及放射性核素污染土壤淋洗修复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和评价,还探讨了淋洗修复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6.
Chemical and microbial methods are the main remediation technologies for chromium-contaminated soil. These technologies have progress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there is still a lack of methods for evaluating the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quality of soil after different remediation technologies have been applied. In this paper, microbial remediation with indigenous bacteria and chemical remediation with ferrous sulphate were used for the remediation of soils contaminated with Cr(VI) at two levels (80 and 1,276 mg kg?1) through a column leaching experiment. After microbial remediation with indigenous bacteria,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water-soluble Cr(VI) in the soils was reduced to less than 5.0 mg kg?1. Soil quality was evaluated based on 11 soil properties and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method, including fuzzy mathematics and correlative analysis. The chemical fertility quality index was improved by one grade using microbial remediation with indigenous bacteria, and the biological fertility quality index increased by at least a factor of 6. Chemical remediation with ferrous sulphate, however, resulted in lower levels of available phosphorus, dehydrogenase, catalase and polyphenol oxidase. The result showed that microbial remediation with indigenous bacteria was more effective for remedying Cr(VI)-contaminated soils with high pH value than chemical remediation with ferrous sulphate. In addition,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was proven to be a useful tool for monitoring the quality change in chromium-contaminated soils.  相似文献   
87.
将碳纳米管固定化制成多孔疏水性导电薄膜构建电化学阴极还原体系,实现过氧化氢在阴极的原位产生。电极特性研究表明,电极在较宽的电压范围内均具有较好的活性。考察了阴极电位、电极成分、氧气流量和电解质浓度对过氧化氢原位产生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经过120 min后过氧化氢达到66.17 mg/L,并探讨过氧化氢原位产生的机理。在此基础上考察原位过氧化氢氧化工艺下对亚甲基蓝的脱色效果,并分析其脱色机理。  相似文献   
88.
采用离子交换膜电解技术处理铜冶炼过程产生的含氯及重金属的废酸。考察了废酸处理工艺、电解温度、电解时间、电流密度和催化剂的添加等条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先沉淀重金属后脱氯的废酸处理工艺,氯离子和铜离子的去除效果均较好;当以钛盐为催化剂时,在电解温度为40 ℃、电解时间为2.0 h、电流密度为825 A/m2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处理后废酸中的氯离子质量浓度为0.22 g/L,氯离子去除率为98.59%,铜离子质量浓度为0.45 g/L,铜离子去除率为95.08%,其他重金属大部分也得到有效去除。净化后的废酸可回用至铜冶炼的生产过程中。  相似文献   
89.

Introduction  

Effluent organic matter from biolog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is composed of degradation products and 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s (SMP). Protein, polysaccharide, humic acid, and DNA were major biomolecules of SMP.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effects of SMP as microbially derived precursors on disinfection byproduct formation and speciation in biologically treated wastewater. In addition, there has never been any attempt to directly chlorinate the major biomolecules of SMP.  相似文献   
90.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Chlorine-containing organic waste (COWs) is a big threat for the waste incineration because of the dioxin generation and equipment corro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