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16篇
  免费   5234篇
  国内免费   29519篇
安全科学   2620篇
废物处理   1457篇
环保管理   2468篇
综合类   38521篇
基础理论   4994篇
污染及防治   9680篇
评价与监测   2240篇
社会与环境   922篇
灾害及防治   1067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345篇
  2022年   1019篇
  2021年   933篇
  2020年   1347篇
  2019年   2383篇
  2018年   2682篇
  2017年   2804篇
  2016年   2541篇
  2015年   3100篇
  2014年   3924篇
  2013年   4476篇
  2012年   4132篇
  2011年   3783篇
  2010年   3371篇
  2009年   3450篇
  2008年   3214篇
  2007年   2993篇
  2006年   2542篇
  2005年   1829篇
  2004年   1504篇
  2003年   1349篇
  2002年   1159篇
  2001年   1041篇
  2000年   1236篇
  1999年   1061篇
  1998年   830篇
  1997年   795篇
  1996年   776篇
  1995年   652篇
  1994年   473篇
  1993年   373篇
  1992年   415篇
  1991年   316篇
  1990年   274篇
  1989年   214篇
  1988年   162篇
  1987年   81篇
  1986年   82篇
  1985年   54篇
  1984年   58篇
  1983年   43篇
  1982年   47篇
  1981年   35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3年   4篇
  1972年   6篇
  197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长江三峡区间数字流域水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全球陆地一公里基础高程GLOBE数据 ,采用Martz和Garbrecht研制的数字高程流域水系模型自动提取长江三峡万县~宜昌区间的河网水系、各子流域分水线、河网与子流域编码及河网结构拓扑关系 ,从而构成该区域的数字流域和数字水系。结果表明该模型生成的水系是可以接受的 ,与 1:10万地形图上长江三峡万县~宜昌区间的水系一致 ,这为空间分布式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必备的空间信息数据。最后 ,探讨了数字流域水系在流域生态学中的应用前景 ,构建的数字水系可为中尺度以上流域水体和水生生物的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决策平台 ,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2.
神农架主峰南坡猕猴桃种质资源调查及保护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东县北部神农架主峰南坡的送子园原始森林保护区内具有种类繁多的猕猴桃种质资源,经调查发现共分布有中华猕猴桃(A.chiensis)、美味猕猴桃(A.deliciosa)、革叶猕猴桃(A.rubricalis var.coriacea)、葛枣猴桃(A.ploygama)、京梨猕猴桃(A.callosa var.henryi)、软枣猕猴桃(A.arguta)、巴东猕猴桃(A.tetramera var.badongenisis)、紫果猕猴桃(A.arguta var.purpurea)及紫果新变型、绵毛藤山柳(Clematoclthra lanosa)10种(包括变种、变型)。简述了各种类的植物学性状和果实经济性状,种质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以及生态环境,指出由于砍伐森林和环境条件的恶化使猕猴桃资源已受到威胁和破坏,提出保护策略的重点是提高全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可持续开发利用资源;加大科技对猕猴桃资源保护支撑的力度。其主要保育措施:一是在保护区内就地进一步加强物种全面保护;二是省级以上科研单位分区建立猕猴桃后种质资源圃,对濒危物种或持有物种进行迁地保护;三是开展超低温保存技术的研究,建立种子和花粉基因库。并建立完善与国际接轨的信息数据库平台,便于国际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33.
长江三峡地区坡地发育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坡地发育是地貌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三峡地区坡地发育的研究对三峡库岸稳定性的评估和三峡移民的土地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从概括坡地发育的研究进展,阐述科学家们对坡地发育的不同看法入手,引出三峡地区坡地发育的特殊性。初步研究三峡地区的坡地发育具有分段式分进的特点,包括中山峰陡坡的剥蚀后退过程,山顶缓坡的风化剥蚀夷平的过程,上段斜坡的片流坡地侵蚀过程,下段陡坡的剥坡后退过程,山麓堆积缓坡的剥蚀过程等。通过分析三峡地区坡地的五种坡段的成因、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它们对三峡库区的稳定性和三峡移民的土地开发的影响,预测未来的三峡库岸,大部分为剥蚀陡坡,部分为崩塌滑坡陡坡,三峡沿岸城镇开发建设的重点将是库岸有坡地的防护工程。  相似文献   
34.
35.
An active capping demonstration project in Washington, D.C., is testing the ability to place sequestering agents on contaminated sediments using conventional equipment and evaluating their subsequent effectiveness relative to conventional passive sand sediment caps. Selected active capping materials include: (1) AquaBlokTM, a clay material for permeability control; (2) apatite, a phosphate mineral for metals control; (3) coke, an organic sequestration agent; and (4) sand material for a control cap. All of the materials, except coke, were placed in 8,000‐ft test plots by a conventional clamshell method during March and April 2004. Coke was placed as a 1.25‐cm layer in a laminated mat due to concerns related to settling of the material. Postcap sampling and analysis were conducted during the first, sixth, and eighteenth months after placement. Although postcap sampling is expected to continue for at least an additional 24 months,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results of the demonstration project and postcap sampling efforts up to 18 months. Conventional clamshell placement was found to be effective for placing relatively thin (six‐inch) layers of active material. The viability of placing high‐value or difficult‐to‐place material in a controlled manner was successfully demonstrated with the laminated mat. Postcap monitoring indicates that all cap materials effectively isolated contaminants, but it is not yet possible to differentiate between conventional sand and active cap layer performance. Monitoring of the permeability control layer indicated effective reductions in groundwater seepage rates through the cap, but also showed the potential for gas accumulation and irregular release. All of the cap materials show deposition of new contaminated sediment onto the surface of the caps, illustrating the importance of source control in maintaining sediment quality. © 2006 Wiley Periodicals, Inc.  相似文献   
36.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ICP-MS技术的使用特点及其近年来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进行综合阐述,并对ICP-MS技术的发展前景作出简单的评述。  相似文献   
37.
本文通过对乡镇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其环境问题的评价分析,提出乡镇工业环境管理应按本地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乡镇企业的特点,实施分区域、按行业、有重点地进行管理的防治战略。并建议我国环境管理在以城市和大工业为重点的同时,及早将乡镇工业污染防治工作放在战略高度加以重视,切实加强乡镇工业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38.
39.
论土地持续利用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在世界上有两种可持续发展思路,一种是西方发达国家的重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思路;一种是以发展为前提,保护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思路。土地持续利用的思想是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发展的。我国要保证土地持续利用,满足未来对食粮和建设的需求,应建立起同土地持续利用相适应的土地持续利用制度和土地持续利用机制  相似文献   
40.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 - In order to reveal the distribution and migration law of downwind and upwind coal cutting, total dust (TD) and respirable dust (RD) concent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