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56篇
安全科学   37篇
废物处理   33篇
环保管理   41篇
综合类   300篇
基础理论   75篇
污染及防治   189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1 毫秒
261.
大气颗粒物样品中主量和痕量元素的直接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一种新的标样制备方法,用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直接定量分析由微孔滤膜抽滤所吸附和收集的大气颗粒物中主量和痕量无机元素.具有快速、简便、准确和经济等特点.  相似文献   
262.
试验采用气升式反应器,接种实验室自行培养的排硫硫杆菌种,在进水pH值为7.0±0.2,温度控制在30±2℃条件下,研究了以ORP为控制参数在硫化物生物氧化成单质硫过程中的应用,并考察了pH和污泥硫负荷对ORP及硫化物生物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硫化物去除率和硫酸根生成率均随ORP的降低而下降,不同容积负荷下,控制合适的ORP均可得到单质硫的最大生成率;当ORP为-380~340 mV,pH为7.85~8.63,污泥硫负荷为8.4 kg S/(kg MLSS·d)时,反应器运行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263.
李刚  邹声华 《环境工程》2008,26(5):25-27
揭示翻车机翻卸物料的产尘机理,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机模拟,分析翻车机翻卸物料时产生的气流及其分布。详细介绍翻车机粉尘污染治理的新思路、新方法。结果表明:采用通风喷雾降尘方法对于翻车机粉尘综合治理更为有效。将该方案应用于某钢铁企业的翻车机粉尘治理中,取得了良好的降尘效果,实现了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64.
不同种类有机肥施用对稻田CH4和N2O排放的综合影响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以麦茬稻田为对象,研究基肥施用不同有机肥对稻田CH4和N2O排放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施用对稻田CH4和N2O排放的季节变化模式无明显影响,但影响其排放量.与施用化肥(化肥处理)相比,施用菜饼+化肥(菜饼处理)促进CH4和N2O的排放,其季节排放总量分别增加了252%和22%;施用小麦秸秆+化肥(秸秆处理)和牛厩肥+化肥(牛厩肥处理)明显增加CH4排放,增加量分别为250%和45%,同时却减少N2O排放,分别减少18%和21%;施用猪厩肥+化肥(猪厩肥处理)降低CH4和N2O的排放,分别降低4%和18%.对CH4和N2O排放的综合温室效应分析表明,菜饼和秸秆处理的全球增温潜势(GWP)约为化肥处理的2.5倍,牛厩肥和化肥处理基本持平,但施用猪厩肥可减少10%~15%.各处理的GWP从高到低依次为菜饼、秸秆、牛厩肥、化肥和猪厩肥.单位产量的GWP以秸秆处理最高,菜饼次之,牛厩肥比化肥处理略高,猪厩肥处理最低.从本生长季来看,猪厩肥的施用对于实现环境效益与生产效益的协调发展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65.
西湖底泥对水中苯胺、苯酚的吸附性能及机理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研究了杭州西湖5 个不同采样点底泥对水中苯胺、苯酚的吸附性能及机理,初步探讨了pH和振荡时间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西湖底泥中有机碳含量较高(5.66% ~11.90% ),对水中苯胺的吸附作用及其去除率与底泥的有机碳含量成正相关(= 0.998);对苯酚的吸附作用及其去除率与底泥的比表面积成正相关(= 0.942).  相似文献   
266.
净水剂在滇池蓝藻清除部分应急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大观河和滇池内外草海结合部使用云环一号及其加强型净水剂清除蓝藻,结果表明除藻见效快,无毒副作用,成本低廉。本文介绍了实施条件、实施过程、实施效果及其经济评估。  相似文献   
267.
乙酸钠为碳源时进水COD和总磷对生物除磷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阮文权  邹华  陈坚 《环境科学》2002,23(3):49-52
研究了乙酸钠为碳源时,乙酸盐和总磷浓度对循序间歇式生物除磷工艺运行效果的影响,以及含高浓度乙酸盐废水不能有效除磷的原因结果表明:COD<600mg·L-1时,随着COD/TP值的增大,总磷去除率提高,COD/TP<50时,磷的去除率提高显著,但当COD/TP>50时,磷的去除变化不大;进水乙酸盐浓度过高(COD>600mg·L-1)使除磷效率逐渐下降,COD>1000 mg·L-1会使生物除磷系统完全崩溃;研究发现除磷效率的下降是由于过多的乙酸盐从厌氧段进入了好氧段,引起丝状菌的增殖、污泥膨胀,导致聚磷菌被洗出.  相似文献   
268.
双室和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及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可分为双室和单室燃料电池.简述了双室和单室MFC的工作机制,综述了双室MFC中阳极(材料)、阴极(材料)、分割材料和单室MFC中"二合一"、"三合一"型以及无膜型电池的特点,比较并分析了双室和单室MFC在构型上的优缺点,以及两者在内阻、功率密度和库仑效率等方面产生差异的原因,展望了MFC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69.
氯酚类化合物(CP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水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这类化合物具有环境稳定性、生物累积性和生物毒性,因而其在水环境中的生态毒理效应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水体中存在最普遍的酚类化合物主要有2,4-二氯酚(2,4-DCP),2,4,6-三氯酚(2,4,6-TCP)和五氯酚(PCP)。本文对近几年来这3种典型氯酚类化合物的水生态毒理学研究进行了总结,主要包括它们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氧化损伤、发育毒性、内分泌干扰、遗传毒性、致癌性、免疫毒性、细胞毒性以及复合毒性的效应和机制,同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270.
River waters in China have dual contamination by nutrients and recalcitrant organic compounds. In principle, the organic compounds could be used to drive denitrification of nitrate, thus arresting eutrophication potential, if the recalcitrant organics could be made bioavailable.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potential to make the recalcitrant organics bioavailable through photocatalysis. Batch denitrification tests in a biofilm reactor demonstrated that dual-contaminated river water was short of available electron donor, which resulted in low total nitrogen (TN) removal by denitrification. However, the denitrification rate w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by adding glucose or by making the organic matters of the river water more bioavailable through photocatalysis. Photocatalysis for 15 min increased the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of the river water from 53 to 84 mg·L-1 and led to a 4-fold increase in TN removal. The increase in TN removal gave the same effect as adding 92 mg·L-1 of glucose. During the photocatalysis experiments, the COD increased because photocatalysis transformed organic molecules from those that are resistant to dichromate oxidation in the COD test to those that can be oxidized by dichromate. This phenomenon was verified by testing photocatalysis of pyridine added to the river water. These findings point to the potential for N removal via denitrification after photocatalysis, and they also suggest that the rivers in China may be far more polluted than indicated by COD assay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