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76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157篇
基础理论   52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31.
珠江干流河口水体有机氯农药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34,自引:11,他引:23  
珠江干流河口6个水样均检出有21种有机氯农药(OCPs).OCPs的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洪、枯季珠江干流河口水体中OCPs总量(颗粒相和溶解相)分别是9.7~26.3ng/L、41.7~122.5ng/L;珠江干流河口水体中∑六六六和∑其它OCPs的浓度(>>)∑DDTs的浓度.OCPs含量的季节变化明显,枯季水体中OCPs的含量明显高于洪季的含量.OCPs的含量和分布表明,珠江干流河口沿程存在不同的OCPs化合物输入,特别是东江网河区OCPs的输入对狮子洋水体中OCPs含量的影响较为突出,这种非点源污染特性在洪季表现更为突山.  相似文献   
132.
洪季珠江三角洲水系烷基酚污染状况研究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27  
对夏季珠江三角洲河流及珠江口表层水中溶解态的壬基酚(NPs)和辛基酚(OP)的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流样品中除珠江正干平洲水道口、沙湾水道口及西江虎跳门处NPs值较高分别达98.84、129.82和164.98 ng/L外,其他地点均为<20~40ng/L;伶仃洋及近海表层水NPs含量较低为<10~14ng/L.OP值以澳门内港处最高为8.54ng/L,另外在白鹅潭、沙湾水道口和虎跳门处分别为2.89、2.44、2.12ng/L,其余采样点均低于检测限2ng/L,伶仃洋及近海表层水样OP值低于检测限1ng/L.  相似文献   
133.
分子结构在腐殖酸对菲吸附行为中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连续碱提取具有不同结构组成特征的腐殖酸级分,考察了分子结构在腐殖酸对菲吸附行为中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腐殖酸中元素碳、表观分子量以及脂肪碳含量的增加,腐殖酸对菲的吸附能力和吸附的非线性特征都呈增强趋势;相反,随着腐殖酸中元素氧和芳香碳含量的增加,腐殖酸对菲的吸附能力和吸附的非线性都逐渐减弱,这主要与结构中极性官能团所连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134.
不同类型的原煤对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与解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干酪根的非均质性与其吸附解吸行为间的关系,采用平衡法研究了菲和1,3,5-三氯苯在3种不同干酪根类型的煤上的吸附与解吸行为.结果表明,菲和1,3,5-三氯苯的吸附解吸等温线均表现出较强的非线性和解吸滞后.吸附解吸行为上的差异可能与干酪根的结构和性质的非均质性有一定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35.
深圳市空气中多氯联苯污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于2001年春季使用大流量采样器对深圳市气相和颗粒相空气样品进行采集,分析其中的多氯联苯(PCBs)的含量和分布,计算出PCBs的氯数分布和气 固两相之间的分配,并将所得结果与国外的同类研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深圳市空气中PCBs的质量浓度处于中等污染水平;与国外同类研究相比,深圳市空气中颗粒相PCBs的质量浓度贡献远高于其他地区的对应值;lgKp与lgPL0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深圳市空气中的PCBs接近气 固分配的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36.
参照美国环保总局(US EPA)标准方法,应用高分辨率气相色谱-高分辨率质谱仪对广州市大气颗粒物中的二噁英进行分析和检测.结果表明,广州市大气总悬浮颗粒中二噁英的浓度较高.由于受工业活动的影响,广州市荔湾区二噁英的浓度最高,其平均浓度(毒性当量值)为12777fg·m-3(430.5fg Ⅰ-TEQ·m-3).  相似文献   
137.
环境中合成麝香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介绍了合成麝香的分类与生物毒性,综述了环境中合成麝香的分离富集技术及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指出合成麝香化合物具有较强的生物富集能力和一定的毒副作用,我国应对环境中合成麝香的污染状况开展监测和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138.
地质吸附剂对萘的吸附与解吸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振荡平衡实验方法对萘在地质吸附剂上的吸附和解吸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萘在地质吸附剂上的吸附与解吸均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和解吸滞后现象,这种吸附与解吸特性可能与地质吸附剂的内部结构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结构的刚性、还原性和芳香性越大的地质吸附剂,对萘吸附和解吸的非线性愈强,解吸滞后愈明显.  相似文献   
139.
几种有机废气吸收液对甲苯吸收效果的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潇  晏波  傅家谟 《环境工程学报》2013,7(3):1072-1078
采用自行设计的吸收装置,对比研究了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几种有机废气吸收液(二乙基羟胺、聚乙二醇400、硅油、食用油、废机油、0#柴油)对模拟甲苯废气的吸收效果。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吸收液种类、废气中甲苯浓度等条件能够对甲苯废气吸收效果产生显著影响。随着吸收时间的延长,吸收液对甲苯的吸收率逐渐降低,直至达到动态饱和。随甲苯废气中甲苯浓度的增大,吸收液的有效吸收量减小,而饱和吸收量则增大。在相同实验条件下,二乙基羟胺对甲苯的有效吸收量与饱和吸收量均最大,其次是食用油、机油、0#柴油,而聚乙二醇与硅油吸收效果最差。本研究结果为合理选择甲苯废气的高效吸收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0.
电子垃圾焚烧排放的二噁英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电子垃圾焚烧产生的二噁英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在E1和E2采样点分别采集9个大气样品.E1周围分布大量的电子垃圾焚烧点,E2则位于E1南9 km处,周围无其他明显的二噁英排放源.所采样品用同位素稀释法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E1和E2大气样品中二噁英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27.37、22.37 pg/m3,平均毒性当量浓度分别为8.777、1.305 pg I-TEQ/m3.八氯代二苯并呋喃(OCDF)、八氯代二苯并二噁英(OCDD)、七氯代二苯并呋喃(1,2,3,4,6,7,8-HpCDF)和七氯代二苯并二噁英(1,2,3,4,6,7,8-HpCDD)对2,3,7,8位氯代的二噁英的总浓度贡献较大,而五氯代二苯并呋喃(2,3,4,7,8-PeCDF)则对总毒性当量浓度贡献最大,其贡献率超过40%.在E1和E2两个采样点,二噁英在气相中的比例均随着氯原子取代数的增加而降低.两采样点相似的二噁英分布模式和气固分配,说明E2大气中二噁英主要来自于E1电子垃圾焚烧产生的二噁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