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14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48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原则和政策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近年来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一些政策措施的分析,论述了基本的法律原则和当前所采取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结果表明,国家通过加强立法、增加投入,实施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和实施重点流域污染防治计划、重点海域碧海行动计划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沿海经济建设和海洋产业开发给海洋环境带来的压力,近岸海域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初步控制,局部海域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指出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市环境基础没施建设滞后、工业污染防治水平不高、海上污染事故应急能力不足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2.
城市排水的点源污染是引起黑臭水体的重要原因之一,该研究借助多元监测体系获得的水质数据,结合InfoWorks ICM-Delft 3D耦合模型及差分进化算法(DE)构建了污染溯源模型。以中山市某区域为研究对象,验证了耦合模型与DE算法对污染溯源的有效性。研究表明,连续排放污染源的位置、流量、污染物浓度的溯源精度较高,相对误差均在±0.12的范围内,并且污染溯源精度随着污染源流量增大而下降;随着污染流量增大,瞬时排放污染流量与浓度溯源的相对误差逐渐减小,模型对高流量污染事件的溯源精度较高。该模型体系的构建和应用为城市排水点源污染的溯源提供了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63.
为了解PCBs在生态系统中的分布,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对受PCBs污染地区的土壤、底泥进行实际环境样品的调查。在底泥和土壤样品中测定近50个同属物的含量,并对其分市规律进行了探讨。指出在实际环境样品中PCBs的同属物分布和工业产品有明显不同。通过不同深度底泥样品测定,证明PCBs在底泥中的渗透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64.
黄磷诱发氧化水中苯酚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衍生化气相色谱法和GC/MS对黄磷诱发氧化水中苯酚的降解产物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并初步探讨了反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黄磷诱发氧化条件下,苯酚首先氧化成中间产物,然后进一步降解,反应的非挥发性产物以羧酸为主。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下,苯酚去除率可达95%以上,降解表现一级反应特征。文章还探讨了苯酚的起始浓度、磷和酚的比例及温度对苯酚去除率和降解深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5.
活性炭催化臭氧氧化法处理奥里油加工废水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曲险峰  郑经堂 《化工环保》2006,26(3):222-225
用活性炭作催化剂,对奥里油脱水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催化臭氧氧化处理,研究了活性炭加入量、pH和空气进气流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所处理的200mL废水,在活性炭加入量为10g、pH为9、进气流量为0.12m^3/h的最佳反应条件下,反应30min时,COD去除率可从单独臭氧氧化的不到10%提高到60%左右。降解的效率依赖于溶液的pH;初始COD越高,对臭氧的利用率越高。重复使用7次后,活性炭对COD的去除率没有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66.
煤燃烧过程中,铬会挥发到大气中,污染环境.选取淮北临涣煤,利用温控电阻炉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室内燃烧实验,采用逐级提取方法分析原煤及燃烧产物中铬的赋存形态,研究不同燃烧温度下煤中铬的迁移和释放特性.结果表明,煤燃烧过程中铬的释放率基本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且不同温度下铬的释放强度不同.铬在900℃后释放较快,主要是由于高温下铁锰氧化矿物中的铬发生剧烈的氧化分解,导致铬的释放.随着燃烧温度的升高,可交换态铬、碳酸盐结合态铬、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铬、有机物结合态铬和残渣态铬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迁移和转化,1000℃时,5种形态铬都出现了明显地减少,表明铬发生了从固相到气相的迁移.这一结论为研究煤中铬在燃烧过程中的迁移转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7.
同时用板材的加工硬化指数n值与各向异性系数r值对极限翻边系数K_(f,c)和极限胀形系数K_(b,c)的定量预报作用和公式;K_(f,c)=1/((1+r)n+1),K_(b,c)=(1+r)n+1.从而获得了板材拉伸类冲压成形性能用r×n去作非线性关系评定的实验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68.
玉渊潭底泥中烃类物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集玉渊潭不同深度的沉积物样品,测定了其中多环芳烃和正构烷烃的含量。结果表明5-15cm层多环芳烃含量最高,0-5cm层次之,15-25cm层最低,参照若干多环芳烃指数的计算,进行源的识别,正构烷烃含量的分布与多环芳烃类相似,多环芳烃的吸附量与沉积物中的有机碳含量呈很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9,而正构烷烃的吸附量则随沉积物粒径的减小而增高。  相似文献   
69.
黄河上游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调水量及风险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区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当地社会经济用水量很少,生态环境用水是决定调水区可调水量的关键。论文综合分析了引水坝址下游河道生态环境用水,并将其作为主要约束条件,提出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调水量。风险分析表明,该调水方案风险小,可靠性高,实施多库联合调度后,可进一步减少风险。  相似文献   
70.
由“草人驱鸟”所想到的储英才从前,某翁在池塘养鱼,常有水鸟偷食。翁生一计,立一草人于水中,披蓑衣、戴斗笠、持竹竿,酷似真人驱鸟。此法果真见效,一连数日,无水鸟偷鱼。翁自以为计成,心想以后可以高枕无忧了。不料日久,水鸟识破驱鸟者为草人,便肆无忌惮,时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